2019年1月5日
星期六~天气:睛
亲子日记~172
昨天下午,我们级部的家委会议上,有一环节是“无领导”式的分组讨论,我们小组讨论的议题主要内容是:“家校沟通”。这是家校合育中的重要环节。
作为学校的家委会成员,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起到连接学校与家庭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家校沟通。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与家长或多或少地都会出现失误,沟通交流无非就是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那么身为老师,应本着平等、互相尊重的前提,坦诚与家长进行交流。与家长沟通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交流中应注意技巧与方法。教师和家长的地位是平等的,交流时要尊重家长,用语要恰当,要正确使用肢体语言。要以热情、关心、委婉、含蓄的语气与家长谈话,如果再加上幽默和风趣,就更能使气氛融洽、和谐而轻松。
此外,孩子的情况也是他们的隐私,批评孩子时要顾及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和面子,可以找个相对私密的地方,和家长静下心来谈。除了提高自己,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缺点、家庭基本情况,有了准备,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言之有物,信息量越多,就越能在沟通中占主导地位,也方便引导整个沟通的过程。沟通前的充分准备,还能让家长认识到教师对孩子的重视,感受到教师工作的细致、认真、负责。教育学生注意方法,要关爱学生,理解学生,走进学生内心,发现学生所长,不做一些违背师德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
身为家长,要明确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去评判老师,认为老师存在不足之处,或对学校有意见有想法,可以先私下找老师沟通,相互理解和尊重,注意方式方法。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交流群或学习群中不要传递付能量的信息,避免大事、小事直接与校长对话,逐级交流反应。多明确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对孩子以人格影响人格,以身示范、以身示教。注重自身修养,因为孩子就是你的影子。在生活中要多关心孩子,哪怕再忙,孩子回家时,也要多聆听孩子的心里话,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陪伴是最好的礼物。对一般的家庭作业,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养成按时专心完成作业的习惯;对于动手操作型的作业,或是社会实践,能放手让孩子动手实践,让孩子们在不断地“试错”中历练自己。
老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关系是换位思考,老师和家长之间目标一致,相互尊重信赖,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所以说,为了更好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老师像老师,父母像父母,学生才能像学生!
奎文实验初中17级3班翟婧婷爸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