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1
一场细雨从天而降,毫无预兆。昨天还是酷暑难耐,今天却已是丝丝凉意。六月的雨,竟似春雨般缠绵,淅淅沥沥,连绵不绝,从清晨下到了深夜。
窗外是寂静的夜,我在窗前独坐着,享受着这属于我的静夜,也享受着这黑暗。只是今夜的黑暗却有些与众不同,因为有雨的陪伴,你总感觉到,外面的夜不是沉寂的,除了雨的滴滴答答声之外,还有生命的律动。
试想那道旁的一棵棵树,昨日还曝晒在夏日的似火骄阳下,今天却沐浴在蒙蒙雨雾里,那一片片叶子,一定使出了浑身解数,张开每一个细胞,恣意享受着雨的安抚;结实的树干,在风雨的洗礼中,也将变得更为坚强。雨中那拔节的草,伸展的叶,无一不代表着生命。等到雨过天晴,夏日蓬勃的生命力将会更旺盛的展现出来。
我在黑暗里沉沦,放飞我的思绪。暗夜无边,我的思绪亦无疆。我想那广阔的田野里,此时此刻,该是怎样的场景。夏日初出的庄稼在风中摇摆着,秧田里汪满了水,汪汪的没过了秧苗,小青蛙在田里呱呱的叫,似乎在唱着丰收的前奏曲。
秧田中央,那个红帽子的稻草人,耷拉着塑料做成的衣服,没精打采的。风雨带走了他短暂的生命力,两只曾经轻盈的袖子,在雨中怎么也摇摆不起来。一阵风过,发出哗啦啦的声音,羞得稻草人低下了头。
稻田不远处,那条铁道上,有晚发的列车呼啸而过。长长的汽笛声,又在这寂静的雨夜里,惊醒多少无眠人的梦。那些盼归的旅人们,怀着一颗焦急的心,望着回家的方向,眼神里充满期盼,心中充满渴望。
哦,这一夜,因雨而无梦。
许是夜已深,白天的喧嚣都归于宁静,天地间唯有雨的“沙沙”声,雨滴掠过高空的云,掠过树叶,掠过黑暗,从高处一泻而下。涤荡了尘埃,也涤荡了人的心灵。
杯子里的茶淡了,我无声无息地起身,为自己添满一杯温水,又在这静夜里坐下,我不愿意出声,实在是因为我不想打扰自己。
于是很自然的,想起童年时代,听过的那一场场的雨。
2
小时候,家里住的是老式的四合院,东西方向偏长,南北向短,院子的大门向南而开,进门要下六七级石头台阶,台阶左手,是一眼古朴的水井。说古朴,是因为没有人能说出,它究竟是什么时候挖成的,爷爷说,我们这个院子,从他的爷爷的爷爷起,就在这儿住,算来至少已经有六七辈儿了。
井口不大,仅容水桶通过,周围用几块青石铺成,井口上盖着一块石板,薄厚相宜。许是年代久远,那青石被人们来往汲水的脚步磨的光溜溜的,泛着蓝幽幽的光。青石板的缝隙里,长着一层青苔,苍翠碧绿,不高不低。
院子的东西是正房,南北是厦子房,典型的关中农村的格局,住着祖父和他的兄弟们几大家人。偏东北角的地方,留着一个流水的出口,我们这里,称之为“水道口”。
我们家的水道口,有些特别,它不仅仅是一个出口,因为它是从北边那间厦子房的下面穿个正过,换句话说,长长的水道由石头砌成,房子是修在水道口上的。这样的设计非常合理,合乎院子的走向,一到下雨,整个院子里的积水全部哗哗地流向水道口,幼时的我,常常不顾祖母的阻挠,不惜弄湿鞋子,也要在雨里站在水道口,弯下腰,看看这“哗啦哗啦”的水究竟流到什么地方去了。
又或许,撑着黑布伞,站在廊檐下,看着雨水在院子里积成四四方方的一大块,雨水是清的,看得清水底青色的方砖,周围房檐上的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滴滴答答落下,在四方的水面上,开出一朵朵花来。
我常常在这样的雨中自失,看着水面上的水花出神,那一朵朵美丽的花,落地的时候,伴随着“吧嗒吧嗒”的声音。刚刚落下,还没有来得及看得更清楚,就已经消失,化为一滴水,融入到雨水的大阵营中去了。倏忽之间,流出了院子,再也寻它不见。我的幼小的心,因了这倏忽不见的水花,平添了几分哀愁。
偶尔也有欢乐的记忆。那一定是在西院的小姑姑放了学以后,她寻出一张纸,三下两下折成一艘小船,拉着我,跑到廊檐下,任断了线的珠子打在我们身上,小心翼翼的把船放到水里。那艘船从院子西边顺流而下,在水流中起浮前行,我们便不舍的追着,一直追到水道口,最后看它被大水吞没,流向远方。
遇到雨小的时候,情况要好一些,小船在水里慢慢悠悠的飘着,我俩在旁边慢慢悠悠的跟着,走着。最后的最后,它还是流出水道口,不见了。
可是那慢慢悠悠的童年时光,又可曾在我听雨的空儿里,慢慢悠悠的愿意留下?
3
今夜,仍是我一人,独坐在空寂的楼里,寂寥的听雨。
周围一个人也没有。
纵然是有,在这深深的雨夜里,怕是早已进入了梦乡。独留下我一人,孤独,寂寞,却又无处诉说。
不觉想起蒋捷的《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我想,我倒不一定有他的如许哀愁、家国之痛,唯一相通的,也许是听雨的心境。童年时不懂雨,还要说自己因雨而哀愁;听懂已然中年,听的唯独是一种心境。就像今夜,我在不惑之年,又一次的聆听一场雨,只有自己知道,此时的自己,已经不是用耳朵来听,而是用自己的心灵。
世事纷繁复杂,需要删繁就简,各种喧嚣充斥于耳,需要有所选择。我们要在这个尘世行走,没有捷径可走。
不二的法门,就是洁净自己的心,听雨,听雪,听一朵花开的声音,听草木拔节的毕剥,听风穿松林的怒吼,听兽过冬夜的窸窣。
惟其如此,我们的内心才会变得宁静澄澈,清明如华,如晴朗夜空中的一轮明月,穿梭于云朵与云层之间,而游刃有余。
穿林打叶的声音,在深夜里又急促起来,隐隐有些睡意袭来。
想来,在这样夏日的雨夜里,沉沉睡去,也是幸福的。
雨声在我心里,渐渐的小了,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