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这片天,是我想要伸手触及的远方,周围迎合着远山通透的绿,大片的云朵惬意而眠,与山为伍,与天融合,构成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
[1]
“青山绿水,自与今朝长是醉。绿水青山,得道之人本要闲。”锦儿依在青山脚下,看着这碧波如洗的天空,不觉轻声念出元代王哲写的这首诗。
念完轻轻笑出了声,什么时候自己也学着古时那些老头儿了,下次再来手里便也要提着酒过来了,顺便约上三两好友对饮,晚上还能对月高歌一曲。
这里山高水长,少了分喧嚣,多了分静谧。对她这个生性有着洁癖的人来说:整洁的环境和干净的卫生是她对生活最基本的要求,只是在这里,好像她这个要求需要一降再降。但她也并不恼,既然来了,该享受的还是要好好享受的。
生在江苏的她,见多了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现如今面对这四处可见的青山绿树和伸手便能触及的蓝天白云,顿觉新鲜和对自然的敬畏。来往的行人大声说笑,她其实听不懂她们在说些什么,但看她们笑得那么开心,便也跟着她们一起笑。
这种发自内心的笑令她愉悦且放松,以前她一直觉得一个人愿意对你笑,心里肯定是愿意接受你并且想要真心待你的,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与人接触中,她明白:这个世间并不是对你笑的人就是对你好的,那些话说的动听笑得一脸真诚的人,在另一个地方却又是另一种模样,次数多了,自己便也麻木了,心里痛恨着,却也强颜欢笑着。
人就是这般被岁月磨平了棱角的吧,渐渐的再也不是那个一言不合就拍案而起,遇见不顺就随处发泄的人了。学会了克制和约束自己,便也算是成长了!
[2]
以前上学的时候,每到毕业便有一张又一张的同学录在班级到处飞,一沓又一沓的放在每个人的书下,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偷偷在下面写同学录。每当写到梦想的时候都要纠结一下,到底将来当个什么好呢?
记得那时她最喜欢写东西了,大言不惭的对别人说:“只要给我一首歌或者给我一幅画,我就能写出一篇文章来!”教语文的班主任也对她说:“你的文笔不错,好好练练,将来当个作家!”她奇怪的问:“老师,你不是说我写的文章都在无病呻吟吗?”老师义正言辞的回她:“因为让你写记叙文,你总喜欢写抒情散文!”锦儿:“……”
她喜欢看别人写的同学录,像窥探了某一个人的隐私般得意洋洋,好像自己掌握了他们的现在与未来。关于梦想写的最多的便是环游世界了,当时觉得这个梦想是最简单的,而如今,对于这样的梦想,却是最难能可贵的。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去环游世界?又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却又舍不下辛苦打拼出来的事业而一味的忙碌到身心俱疲劳累至死?
在繁华中择一处静谧,在空闲时选一处山水,下班后可以放心的做自己,不必曲意逢迎,也不必束缚身心,放假时可以背起小包,踩着舒服的鞋子悠闲的走在心中想去的旅途上,戴着墨镜拿着单反,面带微笑轻装上阵,手机关机不管是与非就已经是大部分人的心愿了。
毕淑敏老师在《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里面说:“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中的路径、山峦与田野吧,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沉淀灵魂,以便于找回自己最初的模样,不迷失不盲从才能走得更远!
[3]
曾经这片天,是锦儿想要伸手触及的远方,周围迎合着远山通透的绿,大片的云朵惬意而眠,与山为伍,与天融合,构成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
她喜欢这样安静的抱着膝盖看着近在咫尺的蓝天白云,很美很美,仿佛下一秒自己就要幻化成一朵云随风而去,所有的烦恼皆在此刻烟消云散,嘴角亦会扬起如孩童般的微笑。那一刻,她忘记了另一端的繁华,只想静静的融入这样的世界,单曲循环没有歌词的曲子,几分钟的时间,饱满却具有生命力量的旋律,让她寻回了最初的自己。
晚风吹来,凉爽而舒适,清新的空气灵动而欢快,张开双臂可以拥抱整个世界。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峦与天近乎融为一体,就算黑幕降临,也掩盖不了这个地方独有的美。静谧的夜里可以听到外面虫鸣和狗吠,更加衬得房间里的温馨和安静。
“就算生活吻我以痛,我也要报之以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支撑着她要微笑的面对世界,即便困难也要微笑,因为那是让她走向更好世界的垫脚石。
来到这个地方,她对自己说:“陈锦儿,既然生活吻你以痛,那你便含笑接受,只是不要再一味地报之以歌,你要带着伤口与生活融为一体,从此,再也不要接受生活给的摆布,把所有的磨难变成你要生活下去的一部分!在别人看不见的山水之间消化掉这些令自己烦愁的事,无纷无扰的继续阳光且乐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