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途乐连载小说历史.地理.人文
伊朗 我们漂洋过海才相遇(4)

伊朗 我们漂洋过海才相遇(4)

作者: 007写了自己的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7-04-09 09:48 被阅读0次

    古列斯坦皇宫里不允许游客拍照,所以里面的几许豪华无法带出景色与大家分享。

    古列斯坦在巴扎附近,如果从巴扎出来的地方合适,横穿马路过来,再走两百米就是皇宫了,离地铁站也近。出来后,已经一点多。路边吃了点小吃,就去了古列斯坦皇宫。

    这里的伙食干的难以下咽。没有热水没有汤,只有果汁和冰冻的饮料。

    据说可口可乐是伊朗唯一一个允许进口的帝国主义国家饮料品牌,所以可口可乐的汽水处于垄断地位。

    如果从巴扎出来对自己的位置b,问几处路人,就找到了宫殿入口。

    伊朗的景点不像国内旅游景点那样醒目又标新立异,只要到达景区,老远就能看到各种大门,标牌之类。如果以国内旅游景点的印象来与伊朗相对比,这里的景点会让人失望很多。因为在这里,景点几乎没有任何外饰,入口跟马路上大街小巷的居民区进某家的院子没什么两样,看不到豪华也见不到奢侈。

    交了15万里亚尔的门票费,进了宫殿。进门时,服务员递给的一个小册子与价格表,上面列着里面各处分景点的价目。全部参观完需交纳90万里亚尔。

    伊朗景点的收费本国与外国差别挺大,国内游客只需国外游客的几分之一的费用即可参观。对外国游客保持高昂的价格是当地政府创收的一种形式。

    听了服务员的建议,交了30万看主宫殿。

    几年前,这里或许不像现在这样,价格没有现在这么高。近些年随着帝国主义对伊朗制裁的逐渐减去,伊朗的旅游业慢慢有条不絮的有了发展。之前没有收费的地方现在有的也收费了,没有保护的地方也开始慢慢保护起来了。算是经济发展中的进步。

    古列斯坦王宫又叫玫瑰宫,位于德黑兰,是比较古老的历史遗迹之一。进门看过去一目了然,有好几个建筑形成一个建筑群,最初它是建造于萨菲王朝塔赫玛斯普一世时期,是一座王室宫底。

    眼前参观的这座有历史记载是建造于1865年。

    在巴列维王朝(1925年至1979年),也就是现在政权之前得王朝,古列斯坦王宫被用作正式的接待宫室,参观王宫里面二楼,可以类似于王族用于接待的大厅,贵族坐在中间的大椅子上,两侧分别会客,类似于中国皇帝上朝的宫殿。据记载,最隆重的仪式是礼萨汗和巴列维父子的加冕典礼。

    这座王宫由11个宫殿组成,花15万参观的只是其中之一。里面几乎所有的宫殿都建造于卡扎尔王朝时期,各个宫殿位置不同格局不同,用途也各有所异。具有特色的几座宫殿进去参观有的都要另行收费,如中文翻译出来的明镜殿、大理石殿、钻石宫、通风楼等,他们组合起来呈一个回字形一样连接在一起。通风楼正在维护,尽管去时是正午时分,劳作的供人们仍站在架子上叮叮当当。

    主宫殿出来

    路过通风楼就可以到明镜殿,宫殿颇具伊朗风格,里面从圆形穹顶到墙壁四周全部由小块的镜子镶嵌期内,光线照进来,宫殿里面闪闪发光,就像整个屋子堆满珠宝,耀眼又惊艳。

    王宫的主墙壁上挂着几副画家克马尔穆鲁克创作的名画,配合走廊很多国家18、十九世纪出品的各类陶瓷,一排排流光溢彩呈现眼前,使宫殿上升了一个艺术性档次。

    在国外不管哪里的国家博物馆,很多时候都能看到中国的文物。祖国古文几乎物散遍五洲四洋。令人骄傲。

    这里皇宫一样也保存些中国古代留下的器具,陶瓷与桌椅之类。陈列在宫殿之内,陶瓷下面标注“FROM CHINA”。看着这些几个世纪前的古存,联想丝绸之路的各国通商繁荣场面,眼前不禁会产生一幕幕浮想,这些是足足的世界商业发展的见证。

    看到祖国的东西放在人家陈列馆,心里蛮有自豪感。当然,被掠夺去的文物不算。

    宫殿中跟一个欧美导游听了一段宫殿的讲解,有那么三五句听的明白。噌听是我们在外面经常干的事。

    导游走了之后,自己跟着人群参观。历史的东西,驻足细看,会感觉到它的时代气息和沧桑感,这种沧桑感会督促人重新阅读历史,反过来又

    让人对创造历史的英雄心怀几分敬畏。

    在王宫的广场上,被来游玩的当地人拉去合影留恋,拍完便欢欣而去。

    很多当地人出来游玩以家庭为单位,三五个七八个在一起,有说有笑氛围融洽欢乐。网上所言恰是,伊朗人喜欢拍照。同一个家庭合影完,很快另一个家庭就上来要求与你合影,无论男女老少。走了一批又一批,乐此不疲。

    这是我第一次在外面体验到拍照受欢迎的滋味。大家不在乎你相貌,围上来与你合影,让我这个长得不怎么样的人觉得有些得意洋洋,在其他国家,我这长相,这种事情几乎没有在身上发生。

    那些围上来的可爱小朋友,真后悔没有带个拍立得过来,合影之后送他们一张合影照,应该是此时此景中非常好的礼物。

    上午在巴扎附近还买了个自拍杆,MADE IN CHINA,这是我来伊朗干的第一件蠢事,长又占地方。虽然上面写的是英文和波斯文,价格已是国内的两三倍。

    第一次用自拍杆。

    这个东西给自己拍照,确实方便。不知道是不是不熟练,自己拍起来总感觉不自然,不像他们女孩,每个人都能拍的好看,无论是角度还是颜值。

    拿着杆子横竖试了好几张,拍不出什么满意的,连景物拍起来都有点失落。不会用感觉起来就觉得买的不值得。

    不过在宫殿里,每每拿起自拍杆,总会有人上来要求合影,还真是满足了我那颗当时膨胀到无限量的虚荣心。

    说来巧得很,只隔了一夜,参观皇宫玩出门是一外地在门口遇见了那群出发前约伴的驴友,女的打扮的花枝招展,其中一个男的,墨镜提在鼻梁上,相机架在胸膛前,架子足足的,他们正堵在门口与另外两个中国小伙子聊天。

    世界很大,有时我们擦肩而过都发现不到彼此,有时候这个世界又很小,不期而遇时大家又能遇上。

    一眼就识别出那个跟我一起聊天的女子,她在问两个国内来的小伙子去另外一个地方大概怎么走,然后一起翻起地图。聊着路线。另外三驴友一男二女,在一边自己各玩各的,拍照或者拿着相机翻着照片。

    我想喊一声他们,因为意外的遇见,或者开心跑过去说:“哇,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真的是太巧了”。

    可是走到门口时,我抱起门口树荫下的柱子,没有作声。只是像见到熟人一样微笑着静静听他们聊天。

    我不知道这反常动作是出于自己什么心态:是想站在那里等他们发现,然后期待他们惊讶一声,说“呀好巧大家在这也能遇到!”?;还是只想当个旁观者,看看他们聊然后再目送他们走。自己都不清楚。

    他们聊到最后,女子问两个小伙子最近的地铁站怎么走。两个小伙子犹豫有些答不上来。我指着门外跟他们说:

    “从门口出去直走,两百米左右往右拐,然后直走一百五十米大约,左手边那个就是个地铁站。

    女子抬起头,朝我看了看,像不认识似的,客气地跟我说了声谢谢。

    我本以为她看到我会跟我一样觉得很惊讶,在德黑兰这么大城市我们也能遇到,因为这着实不太容易!

    可是结果与想的不一样。

    介绍完线路之后,四个驴友转过身径自朝着地铁方向走去。

    场景让我感到意外。

    按理说异国他乡见到熟人,应该感到亲切和友好才是,他们就这么转身离开了。

    然而即使不是熟人,单是在国外能够见到同胞至少也可以说上几句寒暄话,况且还是给他们定过酒店指过路的同胞。

    我不敢相信四个人中一个都不认识我,可是事实是他们真的像不认识一样走开了。

    想起发前三个月大家一起在网上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得火热,在朋友圈还互粉互赞的,什么你喜欢文学我也喜欢文学你喜欢拍照我也喜欢拍照,聊得跟相见恨晚似得。

    我抱着柱子,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那些远去的背影。看着看着,我突然间感觉自己有点不好意思,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好在他们走远了,走的时候没把眼前这两小伙子一起带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伊朗 我们漂洋过海才相遇(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fd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