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嬴云凉
那个叫林奕含的女人,我是不认识的。我只知道写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女作家,只知道在大好年华便香消玉殒的女作家。我只知道那个文学造诣极深却无法在文学中找到寄托的女作家。
众所周知,林奕含是自杀离开了这个世界。试问:究竟要怎样的绝望才会自杀?

或许只是一念之间,或许早有预谋。看林奕含身前最后留下来的视频的人都能模糊感觉,“思琪终将走向毁灭”只是一个伏笔,真正的高潮便是林奕含的离世。即便到了最后。林奕含都在追问:文学是不是更让人巧言令色?文学是不是一种虚伪?
而这一切都源于一起强暴事件。林奕含在采访视频中也曾说道:她无力也无意去改变什么,事情会依旧发生,很可能在台湾,在此时此刻依旧在发生。

为什么林奕含要遭受这般无妄之灾?为什么林奕含默默地承受不该她承受的痛苦直至死亡?为什么在林奕含死后会有人问“她的老公知不知道她曾被强暴过”、“为什么她的老公还会娶她”?
倘若这是一个男人,在他的幼年与林奕含遭遇相同的事,试问:倘若这个男人死了,会不会有人问同样的问题?
我想更多的人只会想不明白他为什么选择死亡?
这便是普罗大众眼中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为什么女孩子遭遇强暴得不到应有的、正确的对待?为什么女孩子在遭遇强暴之后却只能默默忍受?为什么女孩子无法正视被强暴后的自己?为什么女孩子被强暴竟会成为一种普遍?为什么这个世界对女孩子如此残忍?
林奕含虽说自己无力也无意改变什么,但写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她便将话题抛出、她便将我们的视线放在我们未曾直视的现状。
当然强暴并不只在中国存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发生这类事件。悲剧总在身边。
由克里斯丁·斯图尔特主演的电影《不在沉默》便是讲述女主角在一次聚会被强暴,由于事发当时没有将事情说出,从那天开始便再也无法对别人说出。被强暴后的女主角报警,由于报警在聚会上的一些朋友从此与她反目,没有朋友的安慰、无法对父母诉说,就这样默默地承受,但她比别人幸运,终究从“魔障”中走出来。
只是有多少人可以如此的幸运,有多少人最终可以走出来。更多的人有的是女主的沉默,有的是和女主相同的迷茫与无助。
印度是强暴案多发的国家,如果你去看印度统计的强暴案发生的频率,你会惊讶何以至此。为什么女人会被如此蹂躏?而在印度如果强暴后报案通常是得不到解决,只因为在那个国家女性没有社会地位,女性没有话语权。
无论是在中国、美国、印度还是其他任何国家,女人会被看作低男人一等的生物。在求职中,很多公司会说明不要女性,而这时候女性通常的做法便是默默忍受,纵使反抗也没后结果。
有这么一群人,她们为女性发出声音,她们为女性争取地位,她们为女性的平等而奔波,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女权主义者或者女性主义者。每一位女权主义者都只是在争取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地位,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女性主义者在大多数时候被世人所误解,世人皆以为女性主义者是想要“凌驾”与男权之上,殊不知她们只是为了平等。
在悼念林奕含之际,希望众人可以看到这个世界女性仍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女性的地位还待改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女性主义者,都应该为改善女性的地位做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贡献。

不要让悲剧一直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