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到中国文化,一提到中医,很多人就想到阴啊阳啊什么的,直接让人懵圈了......
我也曾看过不少中医教材和一些“名人砖家”的讲座,也的确有点越听越糊涂的感觉,因为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人在讲的时候,要么说成空洞的哲学理论;要么说成了片面的“物质属性”;要么举的例子太多,最后跟着例子跑了:)
那可不可以简单明了一点的来说明呢?
这个还真不太好说,因为各人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不一样,很多时候“开口即是错”啊!那小古医就勉为其难的大概说说吧:)
很多人说“阴阳”是我国古代先哲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一种抽象的概念,这话对,但也不对,因为“阴阳”并不是空洞的哲学概念,而是有实际内容的。
“阴阳”的前面还有“无极”、“太极”这些,这些是对整个宇宙时空的形态和数理变化的一种描述,更加深奥难懂,非一般语言所能描述,这里就暂且不提,简单说说阴阳好了。
“阴阳"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前文提到的“宇宙能量”作用于物质、星球运转起来后,会形成的一种物质,能量的消涨平衡。阴与阳就是描述这种”消涨平衡“不同状态的两大基本属性。
而五行“金、木、水、火、土”则是阴阳两种基本属性催生出来的,阴阳多少的不同态势展现。不是片面的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形态属性。物质形态只是结果,更重要的是催生出结果的“能量形态”。
很多人在讲的时候,比喻着比喻着,最后把这阴阳组合的五种形态,要么放到到“纯能量的角度”,要么“纯物质的角度”去了,这都是有失偏颇的。当然,为了便于理解”中医“的内容,我们主要得记住阴阳五行是能量表现的五种形态即:阴消阳长,阳极生阴,阳消阴长,阴极生阳,阴阳平衡。
放到生活中如何来理解呢?
这个有很多专家名师都有讲过,大家可以多多参考,除了书本的学习,更要多留心生活,多观察大自然,用心去体验感悟。
比如“阴阳”它是相对的概念,放到实物上,太阳即是阳性的能量,地球则是阴性的能量,早晨太阳开始上升,阳性能量也越来越足,阴性能量则越来越小,过了午时极限状态后,则阴性能量开始回升,阳性能量开始消退,这个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纯阴或纯阳的单独状态。
放到四季的变换也是一样,生长收藏的几种状态。春天是“木性”,万物开始生长,阳气开始向上增长;夏天,阳气继续增长,则过度到“火性”,能量最足,也是万物生长最快的季节;这时阴气则刚好相反,阳气往上去了,则地面下阴气越足,这个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体验,每到夏天我家那口古井的水就是凉的,外面越热,井水越寒凉。
秋天,能量上升到极点的时候又开始回落,能量过渡到“金性“,开始肃将,果实成熟,也是自然界丰收的季节;到了冬季,过渡到”水性“,能量已经逐步降入地下,封藏起来,所以这时候外面越冷,古井里的水反而是温热的。
要理解这些也并不是那么难,关键是要有心,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要回归自然,以自然为师,不能背道而行!
作者简介:
医家小古,道医学派传承人,古中医,人体运动康复医学研究者,惟一多维健康管理体系创立者,惟一多维健康研习社发起人。潜心传统文化,崇尚无为而治的健康理念和生活观。(个人微信:714715085)。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医家小古”,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