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息在田园

作者: 樱子漫笔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15:01 被阅读184次
诗意栖息在田园
——漫谈李世明先生的田园诗词
麻城/樱子

李世明先生网名伤逝,因其姓名与唐太宗李世民谐音,故被诗友们戏称为"皇上"。他真诚、乐观、豁达,且酷爱诗词,笔耕不辍,在古典诗词王国里坚守了三十多年,一直坚持读诗、品诗、教诗,乐此不疲,其精神让人感动。多年以来,他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讴歌自然风光及农村生活的诗歌,在麻城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世明先生是麻城市乘马白石河村人,他生于斯,长于斯,养于斯,所以对白石河就有一种深深的情感,也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他不仅发现了白石河的美,也发掘了白石河的美,他的诗作情牵乡土,魂系家园,从而让他的栖息之地——白石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所喜爱。当然,白石河也成就了他,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石桥阡陌、晨曦落日、狗吠炊烟也赋予了世明先生性灵。他纳其精华,滋其养分,从而让自己的诗词得以深厚、得以升华。


从小就植根于白石河,从童年一直到盛年,世明先生从来就没有远离过。这里有他的快乐与艰辛,坎坷与梦想,打拼与淡定。他从清贫中一步步走来,诗词成了他精神上的支柱,支持着他越过一道道波澜,逐渐走向平和,走向富足。这也让他更加热爱生活,痴情诗词。他执着地坚守,努力地奋争,襟怀也就更加宽阔了,终于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放浪于形骸又超然于尘世的"渔翁"形象。


下面,我就从世明先生的诗词里撷取20余首带着泥土芬芳的田园牧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一点粗浅感悟。

一、主题鲜明,热爱自然,讴歌盛世的美好;热爱生活,抒写劳动的荣光。

长期生活在灵山秀水的白石河,长期的耳濡目染,世明先生于山水田园便有了一种默契,加上他心有灵犀,善于裁剪和提炼,因而其所见所感的都是故里情怀,家乡风物,他情不自禁地把这些感悟抒发出来,没有一丝的矫揉造作。


世明先生对自已的家园充满了感恩和赞美,也倾注了他最朴素的情感。他笔下的家也是自己心中的家,更是他心灵中的世外桃源。他为此抒写,为此抒情,为此抒怀。笔随心走,情在笔中。他的作品平白晓畅,格调温馨,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兼字句灵动,遣词准确。如"回春大地福相连,谁人不惜好华年"(《浣溪沙·结彩张灯喜上元》),"世盛欣逢耕有乐,春浓恰是醉无眠。依然锦绣农桑地,又见丰饶尧"(《七律:即景抒怀》),"欣喜清平世,毋须作卖翁"(《烧炭》)等,都写得生动传神,感情丰沛。


一生与土地打交道的世明先生,以耕种为主,他勤劳,肯吃苦,善耕耘。因此,对土地和粮食就有了深刻的感悟。他把劳作的辛苦和收获以及精神上的欢愉融合起来,一起写照,一起讴歌。使其作品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美,读来令人赞赏不己。如《一剪梅·春耕》中写道:"暖日和风正种田,忙也成欢,累也成欢。"《西江月·今日农忙》写道:"奔犁响水正拋秧,新绿田间舒畅。""此生恬淡喜农桑,今岁丰收在望。"在这些作品里面,我们与其看到的是一幅劳作的场景,不如说是看到了一个热爱乡土、辛勤耕耘的昂奋形象,读来倍感亲切。


世明先生还可以说是当代农民的典型代表,也是乡村能人之一,他懂经营,善种殖,在种田之余,还把白石河水库经营得有声有色。那一大片水域,就是他主宰的天地,他在这里养鱼,喂食,巡视,起网。日子过得既繁忙,又充实。生活在他的笔下变得轻盈浪漫。如《夏夜扳罾》中写道:渔火悠悠入夜悬,三更过后不曾眠。几回收得湖心月,唯把清辉载满船。《冬日水上行舟》写道:借得晴光泛碧渊,一篙点碎水中天。莫言夕照舟难载,已把云霞披在肩。艰辛的生活在他的笔下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陶醉。此外,山村的广场舞、农家乐、农民建筑工也成了他创作的对象,他满腔热忱的为他们呐喊,呼号,聚焦小人物,关注底层人物,这既是灵感的召唤,更是良心的呼唤。


最让人感佩的是世明先生写的古风《东山行》,他以东山所见所闻为经,以游踪为纬,纵情书写麻城木子店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读来酣畅淋漓,激情满怀。

二、形象鲜明,景象清新,意境恬淡宁谧,富有浓郁的田园特色。

世明先生有许多作品是描写自己客观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诗词,去感悟他的内心,接识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这是一个勤劳奋进的形象,一个对生活充满挚爱的形象,一个忠厚真挚的形象。触之可感,思之可佩。如《南楼令·上元》中的"佳节酒千盅,诗心醉意浓。"《我为栗农》中的"五鼓捞鱼卖,凌晨售栗回。"《雨日釆蘑菇》中的"入林惊野雉,拔草现蘑菇。"《越溪春·初雪到农家且将前日煮熟狗肉,呼朋餮食怡牙。温酒数杯才下肚,酣畅醉桑麻。"《逗外孙偶得》中的"童趣盈门慰岁华,天伦有乐渐抽芽。"等等,诗中的诗人情绪饱满,开朗达观,传递出一种昂奋向上的情绪。


他的诗词格调清新,色调明净清澈。漫步在他的诗词里,我们仿佛可以与山水对话,与自然亲近。这里既有云淡风轻,又能傍烟依柳,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曼妙神秘,勾魂摄魄。如“阳和律动平湖旷,翠黛堤边涨。杜鹃声里日西斜,隐隐绿杨深处有人家。”又如“香风十里醇如酒,泛起花心不自持。”再如“氤氲多日雨,山色渐苍枯。楂果如珠串,松针似毯铺。”等等。这些诗词把一幅幅恬淡繁忙、丰富多彩、和谐幽美的田园生活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淡泊而脱俗。那种对田园景色的挚爱漫溢在字里行间,让人感动。


月亮和酒,是诗家的终生伴侣,月亮是思乡思亲之物,世明先生诗词中有不少写到月亮的句子,如"几回收得湖心月""清风明月结为邻""一船星月载无声",除了月是故乡明这样的情愫,世明先生心底潜藏的那份宁静和安详,也时时在笔下浮现。他感叹生计的艰辛,心灵的孤独,但绝不能消磨他的意志。他能够与月为邻,与星为伴,以诗词为挚友,心灵也就格外充实,格外平静,也就无法泯灭他对生活的向往。

三、蜜意浓情是乡愁,诗的重心在故乡。

白石河水库是世明先生生活的主要场景,这里是他的衣食父母,也是他人生的重要舞台,更是他精神上的伊甸园。这里有轻舟、荷花、岭树,有星星点点、鹧鸪声声。这里有辛劳、有担忧;有漫游、有畅想;有收获、有喜悦。因此,白石河就构成了世明先生创作的重要主题,他为此反复吟咏,乐此不疲。他用诗词记录着寻常日子,抒发着人生的感悟,表达着对故土的依恋。


诗人的岁月是辛劳的,年复一年的劳作,年复一年的重复,单调而寂寞。但诗人总能在忧苦中觅欢欣,在空寂中寻诗意。夜巡水库、清晨卖鱼成了他生活的一种常态,多少次孤独出巡,多少次风吹雨打,他都能甘之如饴。他在这里漫游,在这里畅想,在这里升华。可以说,世明先生不是在摇船撒网捕鱼,而是和山水田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的生活既是一幅清新秀丽的风光画,又是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虽有"肥鱼虽味美,谁解鬓先秋""诗家不识渔夫苦,捏个逍遥快活名"的诘问和酸楚,但勤勉度春秋,可以说是世明先生一生的写照。正是因为勤劳,正是因为坚持做好份内事,所以他才有收获。他收获的不只是生活的富裕,更是精神上的富足。诗再浪漫,必然要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来源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爱生活,是诗光璀璨的精髓。

四、写法灵活,语言清新,诗风恬静清朴,呈现出物我两忘的境界。

1.古典美与现代美融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世明先生的诗风尚古,隐然有"陶谢王孟"之风,也有杜甫的"沉郁顿挫"之态。给人总体感觉是恬淡,闲适,内敛、节制,还有一种豁达和洒脱。他在写法上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景中含情,而且描写的景物逼真,意境优美。如《月夜捕鱼》中的"顺风撒下银丝网,鱼满藤筐月满舷"饱含的是丰收的喜悦。《晨起看门前荷田偶得》中的"香风十里醇如酒,泛起花心不自持"抒写了对美景的陶醉。再如《吊无名烈士墓》中的结句"我今试作无名祭,遍野山花放欲燃",景中融情,预示革命之火的巨大威力。又如《春夜巡水库》中的前四句"悄趁三更月,轻摇一叶舟。孤身融夜色,白水浣星眸"的叙写让我们想象到:静悄悄的夜晚,月上三更,一个人的行走,一叶孤舟,水在月色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连天上的星星也因水的浣洗,眼眸更加清澈。可见巡视水库这一艰辛的劳动在诗人笔下是多么的愜意!画面很美,但有隐隐的痛,谁不想在夜晚静静地休息,但世明先生能吗?人们只知鱼肥味美,可又有谁知道鱼肥味美背后的辛劳和辛酸呢?它是护鱼人历经岁月的沧桑染白了鬓发才得来的呀!这样的灵魂和思想已经让读者有触动,有顿悟,这无论如何就是可敬佩的。我以为,没有阅尽人间春色,历尽人生沧桑诗风不可能这样淡泊旷达至真淳朴。


2.情感语言丰富,擅长运用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如用典、联想,比喻、拟人、设问等

世明先生学养较深,对古诗词有很深的积淀,这在当今乡间诗人中屈指可数。他还兼任中华诗词学校的副校长,那是全国性的诗词社团,高手如云,能在其中脱颖而出,一定得靠实力。


他的田园诗中艺术手法娴熟,除借景抒情与融情于景的自然转换外,用典、联想、描写,比喻、拟人、设问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随心所欲,准确生动。如"画中垂钓客,或是武陵人""不是桃源,胜似桃源",这句中的"武陵人,桃源"就是用典,大家心知肚明,知道是指以捕鱼为业的安宁和乐的生活描绘。又如描写与联想的运用:"此生恬淡喜乐桑,今岁丰收在望",春天正是播种耕作的季节,而世明先生已联想到秋后的丰收。再如"细雨初收绿满川,槐花似雪柳如绵""画图堆墨晚妆浓,且把四围烟色抱怀中""谁把苍生翻作蚁?祝融煮沸藕花天"。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句的逼真性,形象性。

当然,世明先生田园诗题材还可以更加广泛,格调还可以更加高昂,为时代吟唱、为热土抒怀,还可以多视角展示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全方位反映新时代农民的幸福生活。我期待世明先生有更多精彩的诗词呈现,用传统诗词去照亮新农村建设中最靓丽的风景。


李世明(伤逝)/田园诗词择录:

~~~~~~~

月夜捕鱼:
霜冷平湖起淡烟,轻篙点碎水中天。
顺风撒下银丝网,鱼满藤筐月满舷。
浣溪沙·结彩张灯喜上元:
结彩张灯喜上元,携妻抱子逐花船。眉心蕴笑尽欢颜。
降瑞金猴魔自灭,回春大地福相连。谁人不惜好华年。
忆江南·步韵苏东坡《忆江南·春未老》
春正好,窗外日斜斜。时雨曾浇三鼓梦,
和风还送一庭花。溪畔是吾家。 

居有乐,岁岁种桑麻。心底情怀难替代,
静中生息足堪夸。无复此年华。
即景抒怀:
细雨初收绿满川。槐花似雪柳如绵。
一溪碧水柴门绕,百亩青荷燕子穿。
世盛欣逢耕有乐,春浓恰是醉无眠。
依然锦绣农桑地,又见丰饶尧舜天。
一剪梅·春耕:
细雨初收绿满川。村又炊烟,柳又吹绵。
一溪碧水绕门前。荷叶圆圆,紫燕翩翩。
暖日和风正种田,忙也成欢,累也成欢。
太平歌罢醉流年,不是桃源,胜似桃源。
虞美人·春游白石河水库:
阳和律动平湖旷,翠黛堤边涨。
杜鹃声里日西斜,隐隐绿杨深处有人家。
轻舟荡起鳞波细,光影云山替。
画图堆墨晚妆浓,且把四围烟色抱怀中。
西江月·今日农忙:
布谷一声日暖,平川十里荷香。奔犁响水正抛秧,新绿田间舒畅。
赤脚不因业贱,蓬头只是农忙。此生恬淡喜农桑,今岁丰收在望。
晨起看门前荷田偶得:
五月芙蕖初满池,青衣粉脸绝尘姿。
香风十里醇如酒,泛起花心不自持。
雨日水库归来:
云缠岭树青衫湿,雨打荷田绿浪翻。
杨柳岸边闲短棹,鹧鸪声里叩柴门。
今日高温:
白云无影鸟无言,草木焦黄势欲燃。
谁把苍生翻作蚁?祝融煮沸藕花天。
浣溪沙·无题
曲曲清溪泛碧光。柔柔紫雾绕红墙。田间稻穗正垂黄。
偶到石桥吹竹笛,常迎远客访山乡。几人扶醉过莲塘?
无题:
五鼓捞鱼卖,凌晨售栗回。
归来呼隔壁,酣睡尚如雷。
乡村即景:
浅水河滩青草鲜,黄牛背上鹭鸶眠。
牧童欲问藏何处,树下猫身正捕蝉。
雨日釆蘑菇:
氤氲多日雨,山色渐苍枯。
楂果如珠串,松针似毯铺。
入林惊野雉,拔草现蘑菇。
满载归来问,煲汤有酒无?
浣溪沙·逗外孙偶得:
童趣盈门慰岁华。外孙两个足堪夸。天伦有乐渐抽芽。
五十光阴何处觅,一丝孝善不曾差。夕阳如火煮香茶。
越溪春·初雪到农家:
风舞院门堆落叶,初雪到农家。玉龙解甲潇潇处,水渐凝、千朵梨花。云树枝头,炊烟户外,时有啼鸦。
堂中炭火烹茶。香气透窗纱。且将前日煮熟狗肉,呼朋餮食怡牙。温酒数杯才下肚,酣畅醉桑麻。
冬日水上行舟:
借得晴光泛碧渊,一篙点碎水中天。
莫言夕照舟难载,已把云霞披在肩。
南楼令·上元:
月色满晴空,烟花灿九重。一双双、倩影摇红。锣鼓旱船喧闹处,盈笑语,漾春风。
佳节酒千盅,诗心醉意浓。望冰轮、岁岁相逢。抹去眉间尘与土,云梦远,水天同。
春夜巡水库:
悄趁三更月,轻摇一叶舟。
孤身融夜色,白水浣星眸。
露重衣衫湿,风寒睡意稠。
肥鱼虽味美,谁解鬓先秋?
浣溪沙·无题
曾把流光指上环。藤萝架下送秋千。花衣花裤正韶颜。
额上风霜疑似刻,掌中儿女已成年。教人能不忆从前?
游传统村落东垸村:
相约东垸访逸民,白云播雨洗车尘。
桐花带露倚芳径,竹笋含香染客身。
曲巷似闻天外语,澄塘结就汉时邻。
松亭更是怡人眼,世态闲观物自新。
吊无名烈士墓:
又是萋萋芳草天,松擎翠盖护谁眠?
幽幽故国三千里,默默残碑九十年。
黄土当初凝热血,春风此日托啼鹃。
我今试作无名祭,遍野山花放欲燃。
注:位于乘马岗镇白石河村的捉马山下,青松翠柏掩映中,长眠着大革命时期牺牲的一位红军排长,现在几乎被当地人遗忘。
临江仙·无题
坐看湖山真似鉴,无边芳草茵茵。轻舟一叶往来频。画中垂钓客,或是武陵人。
占得桃源多少载?身如莲碧生根。清风明月结为邻。荆衣含暮雨,赤足踏朝云。
水调歌头·夫子河扁担坳上农家乐
路弯盘九曲,石峻入重霄。
灵峰分处,双肩谁可得平挑?
闻道寨中天马,自古扬蹄未去,回首恋松涛。
东望迎朝日,南俯听春潮。
筑云居,悬酒肆,竞风骚。
农家有乐,含笑挥手话渔樵。
生态自然养殖,绿色园中瓜果,丰硕喜眉梢。
未饮人先醉,扶客共登高。
夫子河采风之游静山寨:
朝来夫子镇,夕向静山行。
塔影衔斜照,岚烟染旧城。
石盟沧海约,翠滴鹧鸪声。
欲效仙人卧,尘缘怅莫名。
夏夜扳罾:
渔火悠悠入夜悬,三更过后不曾眠。
几回收得湖心月,唯把清辉载满船。
初夏随笔:
昨日雷霆雨,今看飞絮天。
风轻摇碧树,水暖起晴烟。
立夏农耕少,流云草色鲜。
明君无税赋,四野有闲田。
秋夜巡水库:
夜泊湖心问几更?一船星月载无声。
诗家不识渔夫苦,捏个逍遥快活名。
烧炭
冬闲无所事,烧炭楚山中。
窑火焚荆木,烟囱现祝融。
精华今日得,寒夜合家烘。
欣喜清平世,毋须作卖翁。
我为栗农:
育成一树费经年,嫁接修枝魂梦牵。
愿得辛劳求硕果,谁知栗贱不余钱。
鹧鸪天·写给农民建筑工:
异乡漂泊饮风沙,工棚习惯度生涯。
搅拌声里迎朝日,喧闹街头看物华。
远儿女,弃桑麻。一身疲倦梦爹妈。
年年腊月归途晚,闪烁霓虹不是家。
山村广场舞有感:
彩袖红衣笑扎堆,崭新功放摆高台。
曾经好赌农家妇,今日翩翩舞起来。
鹧鸪天·无题
世住卾东年复年,崎岖久困出行难。
旅游重启通天下,马路新修到眼前。
原生态,白云天,民风淳朴代相传。
溪边办起农家乐,事业方兴好梦圆。
儿童节随笔:
儿童节里忆童年,割草挑柴赖瘦肩。
青菜粗粮和水煮,油星几滴也垂涎。
东山行
东山有约喜眉头,二月春风载我游。
溪水浮光原似玉,鹃花带露亦含羞。
路转峰回尘不起,逶迤村庄云雾里。
百灵唱处下车来,扑面清香环袖底。
徐行皆是釆春人,今日将身入画屏。
红杏林中佳丽笑,绿杨堤外晓烟生。
石鼓楼牌知何处,池塘草坪过前门。
闻道毕升生此地,后山书院岂无根。
圣贤朝罢复登山,也学时人拜顶冠。
山如峭壁须牵手,路似羊肠或可攀。
晴日高悬汗自涔,绝顶登临手摹云。
当年冠带多垂范,石上虬松卓不群。
小憩松荫兴未已,又转林泉三五里。
发际时沾出岫云。崖边拾得仙人履。
仙人指路本萦纡,初识浪岩行未虚。
几世修来禅若定,一声佛号醒醍醐。
醍醐灌顶下凡来,五朵山庄筵席开。
酒肉穿肠还入梦,扶将帝女上瑶台。
瑶台游罢访杜康,老屋湾中米酒香。
腊月当燃蔸子火,吊锅且煮岁月长。
骚人好酒势如虎,借问沽春谁作主?
酒庄主人本姓胡,辞官创业实离谱。
天生我材有爱心,助学扶贫撒万金。
两袖清风存远志,一怀肝胆尚披襟。
歌行此日话桑麻,好景从来恃物华。
幸借东山灵气盛,低吟浅唱不须赊。
君不见,车如流水马如龙,游人皆赴游家冲。
君不见,红男绿女焕酡颜,双双饮醉老屋湾。

樱  子,湖北麻城人。爱读书,喜欢静静地在书海里任心灵肆意的遨游;也爱弄下文墨,喜欢静静地在文字里让心灵纵情的释放。《当代文摘》《武汉文学》特邀专栏作者。

相关文章

  • 诗意栖息在田园

    诗意栖息在田园——漫谈李世明先生的田园诗词麻城/樱子 李世明先生网名伤逝,因其姓名与唐太宗李世民谐音,故被诗友们戏...

  • 栖息在诗意里

    你可明白 快乐的笛子吹不出痛苦的音调。 我是靠灵感给养的人, 我是张着眼的梦游者。 在现实的舞台上, 我上演梦中排...

  • 栖息在诗意和远方

    原创作者:伊儿 我常梦想可以长出一对丰满的羽翅,在我疲惫时可以让灵魂随意栖息在梦中的地方。或栖息在云端,或栖息于烟...

  • 我的诗篇

    生活不是诗意 ,但我们可以选择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息在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字和书香世界! ...

  • 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

    也许日夜思念 仍不得相见 也许终日求索 仍不得通透 也许百般流转 仍未如期而遇 也许千般努力 仍归于平凡 也许强忍...

  • 在充满诗意的田野栖息

    今秋的银杏叶又黄了,有的叶子接受了秋风的邀请,在空中展现了自己完美的舞姿,随后归于尘土;而更多的金黄的叶子则牢牢抓...

  • 诗意地栖息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世事繁忙 每个人都在每天的俗事中忙碌 没有时间看一看天空的蓝 没有兴趣闻一...

  • 诗意的栖息

    春日里,阳光正暖,清风徐徐。 空气里,飘着手机里播放的歌曲。或舒缓,或轻快;或悲伤,或欢乐;或沮丧,或励志。 我,...

  • 诗意地栖息

    每周六,似乎都是我的大难日,一上午的课外加一个早读,每次上完周六的课,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是每次上这样...

  • 诗意地栖息

    疲倦的白昼垂向黑夜,喧闹的波浪起始静息。夕阳西下,而月亮沉思地在苍空浮行。岑寂的山谷在聆听平静的小溪的潺鸣。幽黯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意栖息在田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zl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