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开学的前一天
我都会在“噩梦”中惊醒
回想起梦中
老师检查作业时——愤怒的表情
不得不起身,不得不拿起笔杆
钟表滴答滴答地走着
告诉我此刻的时间——凌晨一刻
笔,像垂危的病人
挣扎着扭动了两下身体
再也站不起来……
重新进入梦想的我,没有“噩梦”
很安稳的,在奶奶的呼喊中
起床吃早饭
忐忑地来到学校
我突然笑了
因为我发现,同桌也没有写完作业……
不知道同桌有没有做过“噩梦”
但我知道
下个礼拜,老师还会出现在我的梦中
就像诅咒一样,惩罚着我的懒惰
这是怪喵在高中日记本里写过的一首打油诗,题目为《学渣是怎样炼成的之拖延症》。
拖延症真的很可怕,而且!每个人多多少少总会有一点。就像怪喵打油诗中,读书期间一直摆脱不掉的“噩梦”一样。因为怪喵很乖,她的意识中,认为写不完老师留的作业就是犯了一种十恶不赦的“罪”一样。
所以每次临近假期,她就开始在脑海中制定了一份完美的计划——完成作业,逆袭学霸!
放假的第一天,赖床!玩手机!
放假的第二天,赖床!玩手机!
放假的第三天,赖床!玩手机!
……
直到怪喵发现,第二天就是开学的时间了,她开始慌了,开始疯狂地补作业,可是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她哈欠连天,一桌子狼狈的试卷,依然空白。
终于,她的意识败给了身体,当放下笔,钻进被窝的那一刻,她的世界,又亮了。
一次
二次
三次
每次都是这样,不仅仅在学习方面,生活方面也是。想好了上午洗衣服,下午打扫房间,结果吃了早饭后:
“咦,这条抖音好有趣呀,我就看10分钟……”
午饭后:
“咦,阳光真好,正好睡觉……”
晚饭后:
“额,明天再洗衣服也不晚吧……”
人类不断的在对抗着拖延症。比如,胡适先生也提供了这样一个例子:
《胡适留学日记》
7月12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 《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看到这里怪喵也笑了,内容太过真实,不忍直视。
王小圈说过:
当一个人既不愿意为“正事”付出太多,又嫌弃“消遣”回报太少时,一种困惑、迷茫、犹疑、不悦的感觉就出来了,我们称之为——无聊。
你无聊的时候,不是没事干的时候,相反可能你还很忙:暑假还剩一周假期作业一点没动,下个月要考的证还没复习完,明天开会要讲的PPT还没写,可还是觉得“什么都不想干!好无聊!”
有些人会用消遣来代替正事。消遣的时候有事可做是不无聊的,但等到消遣完正事一点未动,deadline又近了一步,此刻积蓄已久的无聊感裹挟着愧疚感如开闸放水奔腾而下,我们称之为——拖延症。
要想战胜拖延症,我们首先得明白我们为什么会拖延。 许多时候我们之所拖延,是因为我们觉得某个任务很难,所以我们就会拖着不做,直到非做不可,才开始乱做一气(好熟悉的场景!)。
当我们碰到一个比较棘手的任务,比如写一篇二十页纸的论文,或者备战高考数学,我们就会感受到精神上的痛苦。
这时,我们的大脑就会驱使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其他更容易的任务,比如看抖音的吐槽视频,或者刷朋友圈。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暂时的愉悦。
知乎上有人评论:拖延带来酸爽。人是习惯的动物,久而久之,人就会把拖延养成一种习惯。
怪喵也在知乎上搜了一些关于克服拖延症的方法,众说纷纭。但印象最深的只有一种——强制监管执行。
最简单粗暴的方法,但怪喵认为这又是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
如知乎上所说:
很多成年人、大学生能够回忆起来,自己在中学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严重的拖延症,是到了大学和工作的时候才出现的!
为什么中学生就不会拖延呢?很简单,因为有外力强制执行。
大学生可以拖着赖床不上课,高中生敢吗?
工作的时候可以把项目任务拖到下个星期,高中生敢吗?
不敢的,因为有强力的外部监控,并且强制执行。比如你硬是拖着不做作业,那就把你留住晚上不准回去,做完了再走。
大学生和成年人由于缺乏这样的强制执行和监控,拖延的成本太低,这是拖延症泛滥的重要原因。当然,高中生也会有拖延症,比如自习课没人管的时候,比如周末和寒暑假在家没有监控的时候。
总之,有外力强制执行的时候,拖延症就不会犯了。所以,如果我们是真的想要认真工作学习,可以找人来监管我们,甚至强制执行!
外界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而一个人的自律甚至可以决定他的人生。
所以,从现在开始,再也不要做积极废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