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生活不是一种缩衣节食的清教徒式的生活,而是通过清醒地自我认识,挣脱物质的束缚,探索精神的自由,最终抵达内心的安宁和富足。
那么,哪些是值得保留的好东西的共同属性呢?
首先,要好用。比如家具界的温莎椅或伊姆斯椅,它们具有经典的设计,大小适中,支撑力恰到好处,使用起来令人心情愉悦。
其次,要有品质。近来消费降级这个词频频出现,十元商品店越来越多,无形中降低了大家对物品价格的接受度。
但是,如果决定将拥有物品的数量控制在最少,选择最佳品质的产品就成了必要。有三块差的手表,不如有一块好的手表。
对于使用频率很高的物品,当它表现完美时,我们就不想再换掉它,它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就像穿着合脚的鞋子一样舒适。
最后,要耐看。都市中总有些叛逆少年需要彰显个性,喜欢穿着奇装异服招摇过市,吸引路人的眼光。我们知道,这不是生活的常态,更经不起岁月的考验。
一件担得起“耐看”二字、具有高级感的物品,往往是低调、朴实的,即“中性”的物品。中性,意味着能够很好地融入环境,无论是服装、家具还是日用品,能够做到不张扬、不惹眼,却让人由衷地感觉到和谐与妥帖。
所谓大道至简,这才是精致、考究和趣味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仔细想想,有时物品让我们付出的代价远比当时支付的价格更昂贵,因为我们不仅付出了金钱,还在情感和精神上付出了代价。
其实,有很多占有物是多余的,很多麻烦是可以避免的。通过减少需求,我们不用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时尚媒体不停地传播潮流趋势,但你知道自己不必追赶。
在不经意间,我们的步调慢了下来,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眼前所做的事情,与家人好友共度时光,全心全意地投入吃饭、散步、看电影这些美好的事情,按适合自己的节奏生活。
选择简单生活以后,我们不再因为同事拥有的新包包而眼红,暗自攀比的念头消失了,身边的人爱慕虚荣也好,贪得无厌也罢,我们都仿佛置身事外。
那些潜伏在内心的阴暗念头不会再滋生,也无从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
少即是多,做减法带来高级感。通过给家做减法,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我们热爱的家有了一种精致的美感。当家中的每一件东西都是自己真正需要和珍爱的,这种物我合一的境界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奢侈享受呢?
越是贫乏的人,越需要物质带来的充实感,也更加难以摆脱与生俱来的囤积欲。
如果我们承认没有绝对的安全,那么被不确定性威胁幸福的机会就会减少。而后,尽可能地摆脱对物质的依赖,这将帮助你战胜恐惧,重新定义幸福的内涵。
最终,你会认识到,幸福并不依赖于你所拥有的,而是取决于你所经历的。去尝试各种各样的生命体验,跨越山和大海,穿越人潮,这是找到幸福生活的最佳行动方式。
实践简单生活,首要原则是做好物品分类。把同类物品放在一起,好处是:一可以减少重复购买,节约钱财。二是增强判断力,简化物品取舍。三是节约时间,方便随时取用。
让我们回归物品的使用属性,判断一件物品是否值得带回家,取决于是否需要用到它,而不是它自身具有什么功能。
我们说,简单生活只是途径,而不是目的本身。我们在物质领域上节俭,以便在其他领域更好地达到生活的富有。真正宝贵的,是你借由简单生活重新获得宽广的心灵空间与丰裕的可支配时间。
生活化繁为简、去伪存真以后,我们从追求物质的麻木状态中觉醒,可能会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习惯简单生活以后,我们将进入低物质欲望的状态,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这是一种对当下时刻高度的感知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思绪,觉察到万事万物的美好之处,享受当下时刻,充满智慧地使用自己的感官、心智以及我们所具有的自然力量。
我们很容易进入专心致志的“心流”体验中,这是一种类似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会产生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
每个人的心中都积蓄着能量与知识。唤醒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意识。没有了无穷无尽的欲望杂念,我们可以享受世界的美好和缤纷。除了自由之外,我们别无所求。
生活在朴实的世界中,一杯粗茶,一碗淡饭,只保留必不可少的,却有隽永的滋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