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很多人的娱乐方式都离不开电脑和手机,玩游戏、晒朋友圈,不论大人小孩都习惯整天盯着屏幕。尤其是网络游戏,有的人甚至达到了痴迷的地步。总之,如果一天没有网络我们就会觉得很难受。可是在中国古代,那个时候连电灯都没有,就更不用说手机电脑了,那古人平时是不是就会很无聊?
超乎你想象!古代人娱乐方式多种多样。文人墨客会选择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把酒言欢,而贫民百姓的找乐子方式也让人回味无穷,看过之后绝对让你想要回到从前。
1、投壶
投壶,是众人轮流将箭杆投抛至酒壶内的游戏,乃古中国自春秋时代到清末时流行于汉民族的游戏,也流传到朝鲜半岛、日本、越南。早期为上层贵族宴会余兴节目,后来见于各阶层
据《礼记·投壶》记载,以盛酒的壶口作标的,在一定的距离间投矢,以投入多少计筹决胜负,负者罚酒。常在宴会上玩以助酒。

2、曲水流觞
是源于中国的一种游戏,后来流传至日本、朝鲜半岛。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种游戏非常古老,逸诗有云:“羽觞随波泛”。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相聚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修禊祭祀仪式后,举行流觞曲水的游戏,四十二人人饮酒咏诗,所作诗句结成了《兰亭集》,王羲之为该集作《兰亭集序》。从此流觞曲水,咏诗论文,饮酒赏景,历经千年而盛传不衰。

3、射覆
射覆。据《汉书·东方朔传》记载,射覆是用巾盂等物覆盖东西让人猜。后来,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一种间接曲折的语言文字形式的射覆游戏,其法是用相连字句隐寓事物,令人猜度,若射者猜不出或猜错以及覆者误判射者的猜度时,都要罚酒。得饱读诗书的人才能玩。
4、飞花令
飞花令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一种”行酒令”的游戏。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属雅令。”飞花”一词则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以此类推,花在第七个字位置上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答不上的则罚酒。
在酒宴上可以有一些变化,如直接说一句带花的诗,花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应到自身,则罚酒。

5、养宠物
养宠物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得而知,也不必深究。据记载,东晋王羲之喜欢养白鹅,支道林喜欢养骏马、丹顶鹤,一时传为美谈,流传后世。王羲之养白鹅,喜其高贵清闲之形象。支道林养骏马,喜其神采;养丹顶鹤,喜其体态轻举洒脱,有青云之志。
张大千养猿不养猴,因为猿有灵性能比君子,而猴子却比作小人。从前人养宠物的心态,可以观其志趣,也可看出古人鉴人之风,由人及物,虽然是物,却仍以平等观对待,当然如果不是至虚至静心境是达不到的。
6、斗蛐蛐
斗蛐蛐是中国民间搏戏之一,用来争斗的蛐蛐除了头是圆的,下身和平头的蛐蛐一样。简单的斗法是把罐里放土捣平,两只斗蛐蛐放在罐里。用蛐蛐草,农民有的叫热草,引一下就斗了。清代小说家蒲松龄《促织》中记载了在明朝宣德年间,皇室爱好斗蟋蟀的故事。

7、斗鸡
斗鸡中国古代一项民间传统博戏活动。斗鸡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就是说季平子将芥末撒在它的鸡翅膀上(或云以胶漆其羽毛,使之类似铠甲),郈昭伯在他的鸡距扎上金属刀子。
斗鸡,又称咬鸡、打鸡和军鸡,属玩赏型鸡种。斗鸡是中国古老的珍稀鸡种,其外貌威武雄健,生性好斗,是历代贵族观赏之物。斗鸡比赛勇猛激烈,精彩有趣。斗鸡的选择、饲养、调教、训练都有一套严格、科学的方法,极富乐趣。

8、斗百草
原为端午习俗。端午踏青归来,带回名花异草,以花草种类多、品种奇为比赛对象。此习早在南北朝时已形成。后世由此衍生出不用实物,而以花草名相对。 斗百草之戏之所以受欢迎,最初是因为古俗认为五月为恶月、毒月,必须采集百草来解厄,以渡过难关。到了六朝后期,斗百草逐渐成了一种中国游戏习俗。
唐以来,斗百草愈渐成为妇女和孩童的玩意儿。斗草以后演变出专属妇女的斗花比赛。上至宫廷贵妃,下至乡野村妇都热衷参与。有意思的是,民间男女往往借此机会,自由交往,选择心目中的情人。斗百草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如今,斗百草之俗仍在南方某些地区流传。

9、传统冰嬉
冰嬉是一种带有节令特色的体育活动。我国古代冰雪运动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存在了,而且是北方的少数民族首先掌握的。《隋书》里,记载了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大兴安岭的“室韦人”曾经“骑木而行”滑雪,它是脚踏在两个滑板上,相当于现在的雪橇,进行滑雪。
清代宫内有冬季冰嬉的习俗,并将其视为“国俗”,乾隆皇帝说“冰嬉为国制所重”。每年从八旗官兵中挑选“善走冰”的能手入宫训练,冬至到“三九”时在西苑冰上举行冰嬉。皇帝率王公大臣等前往观看,赛后皇帝分等次,恩赏银两。

10、六博
一作陆博。两人相博,每人六枚棋子,故称六博。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偶然性很强,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李益的《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写道:“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分曹”就是“分拨”。玩六博的时候笑语喧哗,很热闹。
11、双陆
一作“双六”据说由握槊演化而来。又称“打马”,因为双陆的棋子称“马”。博局如棋盘,左右各有六行道,“马”作椎形,黑白子各十五枚,两人相博,掷骰子得彩行马。白马从右到左,黑马反之。还是王建那首《宫词》,看后两句:“各把沉香双陆子,局中斗垒阿谁高。”
双陆棋在唐代、五代、辽代、金代、元代曾风靡一时,连武则天、唐玄宗、后唐明宗、也喜欢下双陆棋。唐朝敦煌的《孔子项托相问书》,出现孔子邀请项橐玩双陆棋的剧情。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古人很会玩?本文只介绍了一点点,后续笔者还会更文介绍古人的娱乐方式,当然笔者提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民间各种娱乐方式可以说数不胜数。方式不但丰富,还高大上很多,不愧是我们智慧的先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