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手机忽然亮了一下,是母亲发过来的一条微信转账,我习惯性的回过去:“我从支付宝转过去给你了。”,母亲又打了一行字过来:“你留着两百。”这是我和母亲对话到最后总会这么嘱咐,但我从未接受过她的好意:“不用了,我有钱。”关上手机后,我望着窗外,又该算算我兼职的工资什么时候发下来了。
上大学这三年来,兼职占据了我一大半的时间。每次我都赶着最后一班公交,气喘吁吁的回到宿舍,闺蜜总会嘟囔:“兼职兼职,你来读书的还是来打工的?”我只能笑嘻嘻的回了一句:“即读书又工作。”其实,我很感激现在的生活。我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样,对生活的挤压因为无能为力而束手无策。
贫穷之于我,就是催促自己成长。从母亲带着三岁的我,不舍昼夜的在广东工厂里靠着劳动力以换取微薄的工资支撑起家庭的时候,我就希望自己快点长大,我以为长大了就可以摆脱贫穷,就不用窝在35度高温的工厂棚里为生存卖命,母亲也不用为了我能得到别人的善待而在被别人明摆着欺负的时候选择低声下气,更不用为了我的父亲的“失踪”而受尽闲言闲语。
后来,09年上了初中,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政策让我免去了学费的压力。但作为外来人员在广州入学,即便我的成绩排列靠前,我依然得被迫的以“自愿捐款”的名义交出8000块的借读费。母亲从学校开完家长会回来,看着靠自己和不太争气的丈夫的积攒开来的小工厂就要面临倒闭,她的眉头的愁绪已经让我明白,这8000块钱无疑是雪上加霜。
生活的压力压在一个本应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身上长达十几年之久,这种压力最终成为洪水猛兽,摧毁了一个本就不幸的女子的最后的防线。
我第一次见到那样抓狂的母亲,她见到我,用手指直直的指着我的脑门,大喊:“你怎么这么不争气,我还要养你多久,我为这个家......我够了,够了。”我没有任何准备去迎接母亲的梨花带雨的哭诉,但那一刻,我就明白,贫穷的可怕。它可以从物质上的施压进而毁灭一个人的精神和心里,我的母亲不就是这样吗?她为了摆脱贫穷,吃苦受累,熬着,忍者,顶着。
到头来,贫穷也没有放过她,放过我们。
为了能赚点钱减少那8000元的压力,我找了很多家工厂、店铺、大排档、甚至地摊。因为13岁的我离16岁还有一段距离,我连成为最基本的童工资格都没,他们都是对我抱着一脸“这小孩真逗”后将我拒之门外。我一直找不到工作,那一刻的我,体会到自己的无能为力的挫败感,所以我就急着快点到16岁,这样我就可以赚钱了。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父亲带着我去到叔家借钱。在那一天,我想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婶婶像看待乞丐一样的眼神,更忘不了父亲堂堂一个男人在一个女人面前如此懦弱地埋下头去。
初中那三年,我觉得母亲变了,她从第一隐忍大度变得敏感计较,从努力坚强变得脆弱埋怨,在她午休无尽的谩骂中,我都自觉地相信自己就是罪人;而父亲,对我成绩一直信任的他,每次周末回来,都会在我的成绩单上挑三拣四并找到缺口进行一顿由攀比埋怨到最后呵斥。我就在她们骂完后,赶紧爬上上铺,对着天花板瞪大眼睛把眼泪酸回去,告诉自己,熬下去,快点长大,快点。
高中的时候,我主动提出了回老家。在广州的“高额”开支,已经让我不敢再在广州念下去了。初中毕业的暑假,我终于16岁,我直接找了个小餐馆就去上班了,两个月积累了2000块钱后,我在母亲的陪伴下经过一天一夜的车程回到老家,下了车出了站口我就看见外婆瘦弱的身影站在站口的栏杆上。
那天,距离我上次和外婆的分别已经八年了,我大步大步地往外婆的身边扑去,顾及不了车站的人来人往,眼睛被眼泪这种液体烧得滚烫,哗哗的往外躺。我不知道,我为什么突然如此失控,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我习惯把眼泪倒灌回眼里,一看到最疼爱我的外婆,眼里没必要再装着了。
高中三年,我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学校、老师、同学。我一年去找一次广州,一次寒暑假看看外婆,我的生活里大部分是自己一个人,那时生活像是突然放了个假,只与学习相伴。
2015年,高中毕业,我选择了一个北方的大学,我想走得更远些。以前长大是我认为摆脱贫穷的路途,现在随着长大真正到来,我明白,真正可以摆脱贫穷的是自己,一切都得靠自己。
离开前,我最后一次去看看外婆,她还是习惯的给我做很多吃的,一边夹着一边叮嘱。三年前回来是重逢,三年后今天又是一场分离。我不忍心对她说我要走了,我握着她皱巴手,第一次以叮嘱的口吻:“外婆,照顾好自己。”
以前我觉得父母变了,现在我也觉得自己变了。我不习惯、不喜欢、害怕别人从我的表情读到内容,大多时候都逼自己面无表情,就如我害怕外婆会从我的脸上看到离别的气息一样。外婆哭了,她对我说:“孩子,外婆就怕你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外婆知道你心里苦,你不说的外婆都知道。你一个人到北方去,一个人,外婆心疼。”我的眼泪就像上次见到外婆一样,哗哗地往外流淌。我想我这一辈子,也只有在外婆面前,我才敢让眼泪这么任性地淌着。
很多次夜深的时候,我总会浮现外婆那天对我说话的情景。外婆说我苦,其实哪有什么苦,外婆说怕我自己照顾不了自己,其实我过得好得很。我吃饱睡暖,可以挣奖学金,可以兼职。身边的人跟我说,大学里你不谈场恋爱,不出去走走,你的大学生活会多局限,以后回忆起来,就只能想到你兼职兼职、学习学习吗?
每个人都有一本关于自己故事书,该怎们往上写,并不需要雷同。坐一趟火车,即便同一车车厢,都有那么多不同的目的地,而人生这条漫漫长路,又何必像别人想的那样过?
我现在,有能力去面对和支付自己的生活,有权选择去过度自己的生活,我已觉得知足。以前贫穷带给我的窘迫,我现在已有能力去应付,而不是无能为力坐以待毙,真的足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