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原则#3 无论我多努力,我都没法改变我的伴侣。(变回老样子或改成新模样。)
2.幸福生活的三个指导方针:
•放下期望。
•为自己的感觉负责,对其做出回应。
•百分之三百的关系:沟通时,带着百分之百的诚实、负责、还有认错的意愿。
3.甘地的名言:“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
别再等着你的伴侣回心转意;为了得到你想要的,你才是那个必须改变的人。
4.通常,人们想要改进的愿望是以评判为基础的。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伴侣必须符合美好的理想。
评判以及对改变的期望事实上让你丧失了机会,让你无法看见,和你生活在一起的这个人实际上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存在。
5.一旦你停止改变伴侣的努力,你便敞开了自己,去体验成长的机会。
在关系中,改变(与评判相关时)和成长是有天壤之别的。
成长=更多接纳、觉知和欣赏。
改变伴侣或自身=更多排斥、迫求和操纵。
6.原则#4 关系中的问题只是故事而已。
当人们处于人类旅程的无意识阶段时,故事就是一切。在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被评判为好的或坏的,而好坏取决于他们对事件的感觉如何。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故事来定义一切。
7.“故事囚牢”模型: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91514/ebd4cb0c0326b2b9.jpeg)
•受害者,代表的是你的核心信念。受害者在面临问题时,会先体验到遗弃、不配得、心碎中的一两项或所有三项。
•迫害者是你的一个部分,在愤怒地寻找那个坏家伙。首先它力图指出引起问题的邪恶力量,然后不遗余力地挑出这个敌人的所有毛病。
•拯救者进一步与感觉脱离,改用理智、逻辑和分析来理解为什么问题会存在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只要你是通过这三者,对所谓的问题做出反应,你就会在你的故事囚牢中服刑。
9.“为什么”会导致谎言!一旦你开始问为什么,你就是在邀请你的心智去编织故事,好让自己弄清楚,获得控制感,并希望找到离开当前困境的门路。
10.回忆也是故事。你可以随便编任何故事,来解释你为什么要这样看待你人生中的事件,甚至人生本身和活着的目的。
11.故事的作用就是把你指向一个特定的体验。
12.有故事没关系,我们只需要知道何时放下故事。
一行精华:
无论我多努力,我都没法改变我的伴侣。
幸福生活的三个指导方针:放下期望;为自己的感觉负责;百分之三百的关系。
关系中的问题只是故事而已。
故事囚牢: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
触动,反思,改变:
1.把注意力放在改变伴侣上面,只能是缘木求鱼。当你用一个手指指向对方的时候,你没意识到另外几根手指都指向了自己。所以问题还是在自己心里,而不是你的身边人。
放下期望,珍惜当下,要知道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和理所当然的,这样我们的心态会更平和。
2.人们天生就是编故事的高手,因为要寻求认知协调,让自己内心平衡。但是故事就是故事,其中大量的信息是我们自己虚构的,与事实完全不符。
在这样不牢靠的基础上,搭建出的宫殿再漂亮,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除了麻痹自己,让自己陷入故事囚牢,没有任何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