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这本书介绍了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实践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等。在最后一讲中,作者王绪溢博士提出了“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的心法,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能力追求提升到至高的境界。
今天我结合教学实践说一说“无才能有”的心得。
1.不照本宣科
“无才能有”建议老师不要照着教材一页一页地讲,不要为课堂制作预设好问题的课件。这并不是让老师不为课堂做准备,不用预设。相反,“无才能有”要求老师做得更多。老师需要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准备度,知道学生的能力层次。老师还需要把握当前教学内容的内涵,在深度和广度上为教学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2.刻意的“无”
“无才能有”建议老师刻意地“无”准备上课,让学生“有”机会持续不断地产出。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把课堂上的生成转化为学习素材,让同学们自己搭架子,构建生成性课堂。
3.生成性课堂
我在八年级《光的折射》这节课中,尝试运用“无才能有”的心法。
这节课之前,同学们学习了《光的反射》,经历了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本节课,可以作为光的反射现象的拓展探究。让同学们自己带着自己去认识光的折射规律。
课堂引入时,我请同学们思考光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现象时,会不会有光进入到水里呢?
同学们做出猜想后,用演示器材演示光的折射现象。这里我把“光的折射现象”演示实验的生成通过手机拍照投影到白板上。学生从中抽象出“光的折射”的物理模型。
演示实验图像拍照上传白板根据这个模型,让学生猜想“光的折射的规律”。学生的猜想有的正确,有的不全面。这里,我都不置可否,而是直接把大家的猜想记录在白板上,让同学们由此展开对话。
同学们在对话过程中,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实验演示验证自己的观点。
我注意到,当某位同学提出一个观点时,总有一部分同学感到疑惑或惊奇。但在这位同学运用演示器材验证了他的观点之后,全班同学都很受启发。
学生动手验证自己观点表面上看,本节课好像是个别同学在表现,但实际上是全班同学群策群力的结果。比如针对某一个问题的对话中,很多同学不等提问就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无形中,帮助了回答问题的同学,甚至可以说对全班同学都有一定的启发。
当然本节课也有遗憾。如果同学们手上有反馈的工具,就可以对某个具体问题进行全班反馈。这样可以落实课堂的参与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把“无才能有”这个心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把课堂变成滋养生成的肥沃土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