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层和语义层的匹配,听起来好像很复杂,在做一种复杂的化学实验,没有这么复杂。
村上春树《萤》,是《挪威的森林》的初稿
我打开瓶盖,放在蓄水塔边缘,等待萤火虫逸出。萤火虫彷佛没有把握置身何处,踉踉跄跄在瓶身绕一圈,稍停在墙上剥落的油漆上。一下往右摸索前进,一下往左转,像要确定什么似的,萤火虫花了好长的时间爬上钉帽,静静蹲踞着,彷佛停止气息般,动也不动。我靠着栏杆坐着,静静凝视着萤火虫。很长的时间,我们静止不动。只有风在我俩之间,河流般地穿梭而过。榉木叶子在黑暗里互相摩挲。
我一直等待。
我打开瓶盖,放在蓄水塔边缘,等待萤火虫逸出
就是大白话。通过短句子,形成一定的节奏,默读诵读都可以体会,诵读不要带着感情表演,干巴巴地读来体会即可。
这句呼吸是平稳的,情绪是安静的。
萤火虫彷佛没有把握置身何处,踉踉跄跄在瓶身绕一圈,稍停在墙上剥落的油漆上。一下往右摸索前进,一下往左转,像要确定什么似的,萤火虫花了好长的时间爬上钉帽,静静蹲踞着,彷佛停止气息般,动也不动
呼吸更加缓慢,情绪递进到屏气凝神的程度
我靠着栏杆坐着,静静凝视着萤火虫。
稍稍放松一些,正常呼吸的感觉。 情绪是放松的。
很长的时间,我们静止不动。只有风在我俩之间,河流般地穿梭而过。榉木叶子在黑暗里互相摩挲。
我一直等待。
几乎意识不到呼吸。 情绪进入一种梦境般的宁静。
我们可以看出呼吸的细微变化,情绪也是变化的
这种变化是随着意象流动展开,而不是设计的。它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并不会像音乐那样四分之一拍或者十分之三拍。也不会像跳舞那样三步四步。
自身的呼吸,气息(气息更难说一些,遇到了再单独说),生命的音韵节奏和旋律,是天然的没有什么仪器可以探测的,是自己体会的。
轻重缓急,转折递进或者回环往复,或者停顿顿挫,激动和昏沉,有节奏或者嘈杂,都是自身的流动展开,不能套用任何别的。一个作品一个样。每一段每一节,随着展开,呼吸气息都是不同的。
表现在语音上,也是没有固定套路的,而是顺其自然的。
当我们较快速度读,在审美状态中,语音的起伏变化和字里行间的空白寂静,都是要体会的。语音和空白将我们引向虚无地带,虚无地带是隐匿,潜藏着生命的意蕴(所谓意蕴也就是情和意的蕴藏,意象的源泉)
这说的是原理。并不是要大家这么复杂地去做。
做只有一条,沉浸。
过了许久,萤火虫起飞,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开始展翅。像找回失去的时间一般,在蓄水塔边缘描出一道弧形,稍事停留在风微弱处,一瞬间,穿过栏杆,漂浮于夜色的闇黑,朝东飞去。萤火虫飞走之后,那光线的轨迹在我的心中长期留存。闭上眼睛,厚密的黑暗之中,微微的光芒宛如无处可去的游魂,徘徊不已。黑暗中,我几度尝试伸出手指,却什么也接触不到。一丝微弱的光芒,永远停在指尖的稍前端
最后这段,我着重说它的语音层和空白地带的虚无。
过了许久,萤火虫起飞,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开始展翅。
通过这个句号,似乎我们能听到震动翅膀的声音(听不到也没关系)
一般人不这么写,而是:
过了许久,萤火虫起飞,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开始展翅,在蓄水塔边缘描出一道弧形,
一般人的呼吸不能控制,对语音层是无感的
只会按照惯性一味说下去
我们对比一下。
像找回失去的时间一般,在蓄水塔边缘描出一道弧形,稍事停留在风微弱处,一瞬间,穿过栏杆,漂浮于夜色的闇黑,朝东飞去。萤火虫飞走之后
我们一般人也不会这么写,因为不沉浸,呼吸不是意象的呼吸,而只是肺泡在呼吸。
会这么写——像找回失去的时间一般,在蓄水塔边缘描出一道弧形,稍事停留在风微弱处,一瞬间,穿过栏杆,漂浮于夜色的闇黑,朝东飞去。
没有——萤火虫飞走之后
这里一个重复,不是技巧,而是意象自带的呼吸导致
有什么不同效果呢?
不要当做技巧看。当做技巧就白看了。
漂浮于夜色的闇黑,朝东飞去。萤火虫飞走之后
大家集中注意力。否则今天白学了。
这句有个句号,然后下一句稍稍重复开始
朝东飞去——一种呼吸渐渐呼出的节奏
情绪比较怅惘
萤火虫飞走之后
吸气。
萤火虫飞走之后,那光线的轨迹在我的心中长期留存。闭上眼睛,厚密的黑暗之中,微微的光芒宛如无处可去的游魂,徘徊不已。
好像一团气息在回荡
黑暗中,我几度尝试伸出手指,却什么也接触不到。一丝微弱的光芒,永远停在指尖的稍前端
长吁一口气, 和这个语义也是相符的——尝试伸出手指,却什么也接触不到
——永远停在
就说道理。大家资料整理。然后体会。尤其是老同学,对于呼吸气息,语音层的体会(其实就是语言的主体部分)。@所有人 每隔一段时间,将这个资料看一看。 将《萤》的段落读一读。 注意:不是写作要这么干,而是说这个原理,帮助自己体会呼吸气息是啥样,语音到底怎么起作用的。 再注意:语言也好呼吸气息也好,做起来不是三招五招,就一招:沉浸,聆听意象,语言契合意象。
语言契合不了意象,是对这个呼吸气息没感觉,对语音层无感,契合不了。当然沉浸深度也是不够。
确确实实无感的人,才需要知道这个原理。
有感的人,不需要知道。
通过诵读强化一下呼吸气息的感觉,语音层的感觉。
仍然还不行的人,才需要这个原理来指导。就像不会跳舞的,怎么都不会的,只好教原理喽。
其实跳舞只管跳就好了,揣摩别人怎么跳,自己多跳几次就会了
也可能有的人是舞蹈盲,或者类似唱歌天生跑调的,那么就只能这么在理论指导下进行。
对于大多数人,审美阅读的第二遍,体会一下呼吸气息和语音层(两者是一回事,不要当成两回事),即可提升审美,在写作中也能提升语言。
说完了。大家整理资料。
有些东西,不同的人敏感程度不同,是可以理解的。不断地体会,不断尝试着去做,就可以解决。
就拿三大弊病来说。有的人对抒情比较能克制,有的则不能。有的对讲故事比较能克制,但有的是不讲故事就下不了笔。有的总要讲一通大道理,而有的人天生就知道道理不是讲的,而是表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