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472963/83ef4a2b6a6acbf0.png)
从此以后,在小五爷的传播下,“三轴子”这个诨名,便代替了三伢子的乳名。
话说这小五爷,幼年生了癞痢头,长大后癞痢疮消了,头顶一片光亮,只有周边几根稀疏的头发,因为排行老五,村人背下都称他五秃子。当然,吵架的时候就顾不得许多了。
小五爷家贫如洗,目不识丁,却有满肚子故事。什么三国、水浒、西游记,说得天花乱坠,虽然和书上讲的不太一样,但三轴子爱听,每天晚饭后,三轴子饭碗一丢,就进了小五爷家。
故事再多也有穷尽的时候,但三轴子听故事的兴趣却永无止境,于是,小五爷的故事主题开始单一化——说鬼。
他要骇住三轴子,不再缠他讲故事。什么水鬼恶鬼吊死鬼,一个个面目狰狞,听得三轴子毛骨悚然,晚上睡觉说梦话都大呼:“鬼来了!鬼来了!”
妈妈把他搂在怀里,一边哄着,一边骂道:“该死的五秃子,尽讲鬼故事,看把我家三儿吓的。”
第二天一早,妈妈就去隔壁打招呼:“不许再讲鬼故事!”
鬼虽然可怕,但挡不住三轴子听故事的好奇心,到晚上照旧还是去小五爷家。而小五爷也并没有把本家嫂子的警告放在心上,隔三差五地仍在编织鬼的恐怖。
可是渐渐地,三轴子不怎么怕鬼了,他似乎觉得鬼故事的离奇情节听起来更有趣。
小五爷没奈何,拍拍光亮的秃顶,又出新招。
一日早饭后,小五爷漫不经心地踱了过来。“三轴子,五爷今儿个没事,带你到大庙集去逛逛,可好?”
自从被蛇咬过,小五爷就一直称呼三伢子为“三轴子”,在村里已叫出名了。
“好啊好啊!”
三轴子雀跃起来,跟着大人去逛集,这可是难得的好事!
大庙集离大薛村约有五六里路,早年只有一座古老的大庙,随着香火的延续,渐成集市。
两人来到大庙集后,小五爷身上没钱,不敢带三轴子逛集市,便直奔大庙而去。
庙门前,竖立着丈二高的黑白两大神,眼如铜铃,獠牙凶煞,那黑大神前面还跪着一个小鬼。
小五爷指着那个小鬼说,这叫溜溜鬼,又叫偷生鬼,每年三十晚上,黑大神放他出去,溜到谁家,谁家明年就要死人,偷到谁家,谁家生下来的孩子就养不活。
“怕不怕?”
小五爷说过后要检查一下效果。
“不怕。”
三轴子满不在乎。
进入庙门内,两边是上刀山、下油锅诸般地狱刑具和牛头马面各路小鬼。大殿上方是十殿阎罗王,旁边是手托生死簿的判官。
小五爷介绍说:阎罗王叫谁生,判官就让谁来到人间,上投胎名册;叫谁死,判官在生死簿上把他名字一勾,那人立即死去。
看看三轴子没什么反应,小五爷又说:凡是在人间做了坏事的人,到地狱都要受刑;你要是借了财主的钱不还,到地狱后就罚你投胎变驴马,为财主效劳。
“你借了人家十几块大洋,”三轴子终于逮住了说话的机会,“你家里又穷,到时候还不了,那你会变成什么?”
小五爷大惊,连忙捂住三轴子的嘴:“不许说!不许说!”
这个三轴子!这要是让阎罗王听到那还了得!
小五爷心想: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三轴子没吓住,倒把自己套进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