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看了一部叫做《流浪地球》的电影——之所以用这句话开头,是因为还有一本小说也叫《流浪地球》,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上面第一段看起来就是废话。
事实上,春节过后,朋友圈天天刷屏着《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评价基本一边倒,都觉得是“好看至极”、“国产电影的精品”,或者“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等等。这是好事,一部好的国产电影,剧本是中国人,导演是中国人,中国人自己的电影赚了中国的票房,肥水不流外人田。
看《流浪地球》成了一个时髦网红现象。倘若竟然有人没看《地球》,那那那,像话么!我一位才华横溢、沉溺于古典传统的同学竟然公然发圈说:“错过了这个春节档的其他任何一部电影,你都只是错过了一部电影。但你如果错过了《流浪地球》,你就错过了历史。”
连从来不爱看电影的先生也催促我赶紧买票,好让他的宝贝女儿开学见到同学后不至于“失语”。
(2)
我先在“微信读书”上看了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虽然短短89屏,却不是那种惊心动魄地吸引人,起码不是“一口气”读完的,完全不像读“三体”的感觉——夜以继日,却又舍不得看完。
不同在哪里?我觉得是节奏的缓慢和情节的冗余。这个问题虽然在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解决得太过于彻底了,以至于我很难将小说和电影联系到一起——这二者基本毫无关系——除了太阳即将吞噬地球,地球兴建发动机开启太空流浪之旅这一情节来源于刘慈欣。
文学作品搬上荧幕改编基本无可避免,这无可非议。但电影《流浪地球》说是一部科幻电影显然难以说服人,从精神本质上来看,它就是一部带着强烈怀旧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的主旋律赞歌,它就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另一部战狼或另一部红海行动。
为什么这么说?
(3)
生于1980年的导演郭凡显然对于“科幻”的理解异于常人,他年轻帅气的外表下藏着一个“老中国”的灵魂。这个灵魂和充满未来感的刘慈欣和科幻小说《流浪地球》八竿子打不着。
大年初一上映;中国元素密布;数百年后的地下城,充溢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酒吧风格;人物形象闪耀着如假包换的前工业时代特征,莫名让我想到董存瑞炸碉堡和铁人王进喜;家庭观伦理观传统而主流,父与子、战友情,个人英雄主义和牺牲主义狂飙突进,顺带讴歌了可以托起未来历史重任的青年一代。
举两个小细节。
电影中初中生在课堂中讨论什么叫“希望”,班长字正腔圆地回答“希望如钻石般珍贵”。可小说中,刘慈欣说:
电影中父子、兄妹和战友之间浓如血的情意在刘慈欣的小说中是不存在的。有个极端的例子,小说中主人公的父亲另有所爱,妻儿听说无动于衷,如下:
看到这一节,我哑然失笑,刘慈欣笔触冷酷无情,他在《流浪地球》第三章“叛乱”里的大胆描写几乎突破人性底线,但也许,他的推理和想象才更为合理。
电影院中热热闹闹、激动振奋的两个小时过去,我习惯性地紧张时牙咬嘴唇几近麻木;可是回头冷静想想,这是一部描述“当代”精神的电影,和未来无关,和科幻,终也无关。
最后以刘慈欣给“微信读书”的题字结束,阅读(包括观影)可能带来的新体验弥足珍贵,“游历那些肉身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更加让人无限向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