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张清安这个名字,恐怕很多喜欢关注奇闻轶事的朋友们都十分熟悉,这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称帝”的农民,着实弄出了好大一场闹剧,给那个缺乏精神食粮的时代提供了很多茶余饭后的谈资。直到今天,很多人对其事迹也是津津乐道。
张清安
张清安是四川巴中人,在上世纪八十年“称帝”,以“皇清”为年号,封自己为“正皇帝”,封廖桂堂为“副皇帝”,建立后宫,收纳后妃六人,并赐封自己的亲朋好友五十人为文武大臣。还刻玉玺,颁诏书,并打算通过邮局给台湾的蒋介石寄任命书,想封蒋介石为“威国王”,让蒋为其效力,而他并不知道当时蒋介石已经逝世七年。
张清安给蒋介石的“诏书”
在任命书没有邮寄成功的情况下,张清安“龙颜大怒”,打算“御驾亲征”攻打巴中县城,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被巴中县公安局一网打尽。
张清安的事迹十分滑稽甚至荒唐,可是网上关于张清安的资料十分稀少,可能很多人还关心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今天我就从其言行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试着来分析一下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指出。
张清安制作的“印鉴”
一、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但文化程度不高,愚昧没有见过世面
张清安“称帝”的一整套流程虽然山寨但却有模有样,可见他对这些东西是有一定了解的,他知道皇帝需要用玉玺,知道封建社会的一些官职体系,不仅如此,他还自己编纂了“法律”《天律森吏》,这不是一个文盲可以做得了的事情。但从其首开历史先河封了一个“副皇帝”可以看出,他的文化程度不高,而且没见过世面。所以他见乡长县长有正副之分,也就像模像样的炮制了一个正副皇帝。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在当地有一定名望,这可能是他称帝念头的起源
从张清安写给蒋介石的“诏书”可以看出,张清安的字写的是很不错的,在那个大部分农民还是文盲的时代,识文断字并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可是十分吃香的,什么红白喜事礼簿、春节写春联、或者代写代读书信什么的都用得上他。因为大家都可能有求于他,所以在当地一定是有一些名望的。也许正是这些名望给了张清安一些错觉,认为自己不是凡夫俗子,定是受命于天的真龙,所以才有了称帝的念头。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他极有可能是一个神棍
如果仅仅凭上面所提到的一些名望就想称帝,并让周边的农民主动献上自己的女儿给他当“妃子”的话,似乎可能性并不大,所以张清安一定给自己套上了神的光环,诸如什么“真龙天子”、“神仙下凡”什么的把戏,这类说辞在当时封闭落后的农村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的。否则历史上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而且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证明张清安的神棍行为,那就是他也炮制过《五律归亲》、《四祖礼异想天开》、《古玉观》等不法文件。虽然现在没办法知道这些文件上说的是什么,但是根据文件名称也大概可以猜测里面一定会有一些关于自己“君权神授”的一些证明。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神棍
从张清安称帝后的一些言行来看,他绝不是骗钱骗色的小神棍,他一定是胸怀大志的,虽然他一称帝就纳了六位“佳丽”,不过这并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他是有野心的,甚至他自己都相信自己是“真龙天子”,王霸之气一散发,天下便会归心,从他试图封蒋介石为“威国王”便可见一斑,而且在给蒋介石寄件失败后,他“御驾亲征”巴中县城,以维护自己的威望,如果不是他认为自己受命于天,无往不利的话,区区五十人哪有攻打县城的勇气?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怎样,张清安的闹剧早已结束,无论他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皇帝”的事迹也终将慢慢淡化在历史长河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