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早已印入脑海中,多年后,当随意翻开孩子的课本,再读时,才恍然发现,自己早已是书中人。
年少不知愁滋味,方能阳光灿烂。少年的闰土无疑是充满活力的,没心没肺地活着,天不怕地不怕,不论是被谁惹怒了,抄起家伙就能干一架。直到走进了社会,方知棱角是生活阻碍。中年的闰土磨平身上的棱角,规矩、懂事、木讷,在曾经好友“迅哥儿”面恭敬地称“老爷”,还诚惶诚恐地解释曾经的行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他靠着种地与地主家的照顾,堪堪养活八口之家。
这就是成年人的宿命。因为肩膀上有了家庭的重担,任性的胆量早已消逝在风雨里。
最残酷的现实就是:生活让我们都变成当初自己最讨厌的人。
曾几何时,憧憬着自己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造福世人;梦想着自己能够顶天立地,是一名叱咤风云的英雄;希望自己能够坚守初心,成为千万富翁,用不变的善良诚恳对待每个遇到的人,而不用因为没钱看别人脸色……
但现实,曾经的憧憬依旧,梦想还是梦想,如今只有睁眼工作、闭眼做梦,成为曾经自己最不屑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聪明人”,为了获得更多报酬,尽最大努力地去满足老板的要求,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炒鱿鱼……
当初的意气风发、鲜衣怒马已经变成油腻的中年大叔,耗尽大半生终是发现:自己仅是泱泱大众中的一个普通人,做着普通的工作。
上有老,下有小,中间夹杂着数不清的房贷、车贷的生活凑着过,明知生活很苦,依旧像一头牛羊,卯足了劲苦苦支撑,把眼泪吞进肚子里,如石像般沉默着,吸两口烟、喝瓶小酒,然后睡觉,准备着明天的工作。
中年人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己早已不再年轻,没有了仗剑走天涯的雄心,那些优秀年轻人旺盛的经历、灵敏的让自己自愧不如;家庭、事业、生活压得自己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所谓的梦想及不上一张毛爷爷,各种困境让人不得不全力以赴地去争取一线生机。
中年人的沉默寡言,不是麻木、不是不懂得发泄,只是埋着头做了一件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他们懂得人生的艰难,怀念并原谅着曾经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宽恕着周围冷嘲热讽的小年轻,孝敬着生养自己的父母,与爱人相互扶持,尽最大可能地多赚一点,给自己后代留一点本钱,让他的路比自己轻松一点。
即便生活在羊群里,没有了搏击蓝天的雄心,但属于我们自己的责任也从来没有放弃过。人到中年,纵使有诸多无奈,哪怕是脚踏钢丝、手戴镣铐,毅然接受自己是普通人的事实,将所走的每一步活得坚实而可靠,成为家的顶梁柱,为亲爱的他们遮风挡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