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曾经被自己的直觉吓到过?
比如,课堂提问的问题刚巧是自己不会的,在紧张的祈祷千万不要叫到自己的时候,内心却暗暗的生出一种“自己马上要出丑了”的预感。然后,下一个瞬间就真的很不幸的被点了名字。
坐在候机室,广播响起“前往……”的一霎那,会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完蛋,可能是要乘坐的航班要晚点。这个时候,广播里就真的开始“非常抱歉的通知您”了。
直觉最准的时候,莫过于在谈恋爱时期了。男女双方一旦进入恋爱关系,对于对方有没有背叛或者有没有撒谎的判断,简直犹如开启了上帝模式。而那些只是单凭直觉就意识到的某个事情,最后十有八九都是真的。
在最近正在热映的电影《萨利机长》中,男主角萨利机长在飞机遭遇鸟群撞击双引擎都停止运转、飞行高度仅仅900米的紧急情况下,瞬间凭借直觉做出了“迫降哈德逊河”的决定,在208秒内拯救了155人的生命,而这个决定,经过飞行员和计算机在事后十几遍的模拟,才能确认是一个在当时情况下几乎唯一正确的决策。
1
很多时候,直觉比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看起来更慎重的判断准确率还要高。比如考试中凭着第一感觉“瞎蒙”的答案往往是对,而经过长时间犹豫、最后一刻还改了又改的答案,很多时候都会让人后悔不已。
甚至有时候,直觉比科学仪器更靠谱。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加州的一家博物馆准备购买一尊雕像。由于这尊雕像不论从艺术角度还是收藏角度,都非常有价值。谨慎起见,博物馆请来了专门科学家来检查雕像。
在借助立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电子微探针、大型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荧光仪等设备复杂而缜密的检测后,科学家认定这尊雕像的材质,是一种必须经过数百年时间才能形成的方解石。换句话说,这尊雕像绝对不可能是现代的赝品。
与此同时,博物馆也遵循旧传统,请了一些文物专家来品鉴。和科学家的结论刚好相反,大部分文物专家看到这尊雕像的第一眼就认为“有问题”。其中一个专家在描述自己见到这个雕像时的第一感受是:本能的厌恶。
后来,在经过14个月的调查之后,终于证实了文物专家们那些看起来非常不可信的“第一感觉”是正确的。那尊雕像表面必须经过上百年“风华”才能形成的方解石,完全可以经过人工“做旧”来实现。
这个例子来自美国畅销书《决断2秒间》,这本书的作者在描述这种莫名其妙的“第一感觉”时,提到了一个叫做“简短片段”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正常的逻辑思维之外,人们的大脑中还存在着另外一个“运算”系统。这个“运算系统”可以凭借很少的信息,快速的给出一个答案。
当我们遇到一个需要交流的陌生人时,当我们不得不在短时间里为不知道的题目给出一个答案时,当我们对一个新想法做出反应时,所有这些不得不在压力下做出决定的时候,这个第二系统——我们通常称之为“直觉”的东西就会恰当的跳出来帮我们。
2
可以说,直觉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麻烦,就是我们根本无法准确的描述或者解释自己的判断依据。被质疑的萨利机长,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些凭感觉说话的文物鉴定专家,在提出自己判断的第一时间,往往会被认为是荒谬的。
索罗斯在谈到自己为什么会在投资中改变操作时,曾经表示“自己后背疼痛”就是改变操作的早期信号。是不是听起来完全就是糊弄人的假话?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这真的是索罗斯十向自己的儿子解释时的说辞。
关于“直觉”究竟是如何形成和运作的,有一种解释是,人们过往的经验累积会在潜意识中给我们提醒。这些提醒不经由大脑的逻辑系统运算,而是凭借对“简短片段”的解读,在短时间内快速给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直觉”通常都出现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这似乎有点像运动员的“手感”或者“状态”,在场下无数次的练习,才可能出现“手感好”或者“状态好”的情况。
著名的棒球运动员特德•威廉斯曾经不厌其烦的向人们描述,自己之所以总是能够选择恰当的击球点,是因为在棒球与球棒接触的一刹那,可以看到棒球冲向球棒的位置。但是目前人类的研究证实——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棒球和球棒接触的瞬间只有3毫秒,这个时间运动员是根本不可能看到棒球的。
这个观点的核心是:直觉实际上只是人们基于过往的经验和习惯,做出的推理和反应,由于时间太短,推理过程被大脑忽略,就形成了“直觉”。比如前面提到的萨利机长在危急时刻的判断,其实是基于长期飞行经验做出的快速反应,而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他当机立断把安全检查手册上排在第15的开启辅助动力,放在了第一位来进行。
电影中的萨利机长有一句让人十分触动的台词:“过去四十年我安全运送了上百万名乘客,但我一生的功过,还是要靠这208秒来决定”——不过我们想一想,萨利机长这208秒的奇迹,不正是建立在他四十年丰富工作经验之上的吗?
3
但是,这个观点无法解释所有的“直觉”,因为人们并不总是只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才会出现直觉。在“笃定”中被老师点了名字,或者在路上莫名其妙的感觉自己会遇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平时不爱赛马也没有多少赛马知识的人,却能够在观看电视转播中,突然灵光乍现的意识到某匹马会成为冠军。
诸如此类的“直觉”,根本无法找到确定的“经验”或“习惯”来源。还有些时候,直觉跟我们通过过往的经验或者习惯得出的结论,会呈现完全相反的结果。比如一个人在恋爱前通过理性思考,以及社会性实践给出的伴侣标准,和凭借“第一感觉”开始交往的伴侣往往相差甚远。
总的来说,直觉从来都不是专属于某些人的奇异禀赋,它几乎是属于全人类共通的一种重要能力。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关于“直觉”的研究,还停留在“承认存在,却无法完全解释”的阶段。
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让我们千万不要从嘲笑“直觉”的一个极端,走到盲目相信“直觉”的另一端。毕竟,直觉不准的时候也常常有的,比如那些输红了眼的赌徒,哪一个不是在下注前嚷嚷着自己“一定会翻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