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书院旧称载酒堂,是苏东坡谪居儋州时讲学会友,传播中原文化的场所遗址。它被美誉为“天南名胜”。天气不错,有云,气温不算高也不算晒,陪老伴儿来这儿转转,算了一下,我这已经是第三次来(海南)东坡书院了。
几年前第一次来这里记得是,只要能熟练背诵出来苏东坡两首诗就可以不用买门票了。第二次来书院发现有些亭台和殿堂正在进行着修缮工程,景区的管理也加强了许多。这次来书院更感觉有些惊讶了,因为整体景区面积扩大了近十倍。最明显的是挖出来一个湖泊,并且修建了曲桥及水榭楼台等等,据说是为了增加游客对“东坡文化”之体验感悟空间,东坡文化旅游区面积由原来的46亩扩大到了近400亩。另外发现,来拜谒参观东坡书院的游客应该是越来越多了,今天曲桥上更是挤满了游客,都‘人满为患’了。
为什么老百姓对苏东坡如此喜爱和熟悉,为什么苏东坡影响力这么大,群众基础如此深厚!我想除去苏东坡的多才多艺和人格魅力之外,应该和他人生经历及逆境中越挫越勇的豁达乐观态度是分不开的。
不合时宜的‘偏执’性格
参观游览中,一名带队男导游用高倍电用喊话器(喇叭)介绍着:“…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美食家,但他唯独不是政治家。如果说他的文学成就可以获得100分的话,那么在官场中他的政治头脑也只能得40分,应该算不及格…”虽然说导游的话有些过激,但也算有几分道理。
史书记载,苏东坡求真求善,宅心仁厚、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很少计较个人利害得失,有时缺乏“政治敏感性”,造成他在官场上树敌较多,往往容易得罪皇权贵族。典型的就是在针对王安石‘新政变法’时表现的前后反复。一开始的反对得罪了宋神宗王安石新党一派,后来被重新启用又赞成新法从而得罪了以太后司马光为首的保守一派。里外不是人,成为了他当时尴尬政治处境的绝好写照。有人说仕途生涯中苏东坡的政治智慧远不及欧阳修和韩琦。
由于苏东坡这‘偏执’及“不合时宜”的性格,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地方官,被史学家戏称“不是在外地做官,就是在被贬外地的路上”。但让人称奇的是,苏轼每到一个地方“都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勤政爱民,政绩斐然!
这就是苏轼,直抒己见,慷慨激昂,坚持自己心中已有的想法不肯放弃。只要是看不惯、或者与自己既有想法不符的政策,总要直言以对,抗争到底,绝对不会迎合权贵,不惜以仕途为代价来抗争。这是一代文豪的怡然风骨!
流放逆境中‘越挫越勇’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对自己一生功绩的总结,就凝结成了这12个字。但其实,这段时期也是苏东坡仕途最失败的时期,也是他在生活上遭受最多苦难的时期。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千辛万苦,但他都能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灾祸困苦,反而使苏轼越挫越勇,穷困陪伴却从未见他潦倒,“此心安处是吾乡”,多么苦难的日子苏轼也能过出诗和远方!
眼前的“东坡书院”,恰恰是60岁高龄的苏东坡先生被流放到海南的地方。抚今追昔,遥想当年苏轼所受苦难艰辛,怎不令人唏嘘。
海南儋州这里远离中原、孤悬海外,在古时被视为“蛮荒之地”,更是“瘴疠之乡”,暑热交织,毒蛇猛兽遍地,凶险到了“非人所居”的程度。据记载,苏东坡来这里后特地托人从中原带来了各种种子,还研制了插秧机,开始教授百姓种田。
在这里,种田、挖井、修路、建桥、治病,教书、制墨等等都成了苏东坡的具体工作,他带着未开化的百姓一步步变革,慢慢地将儋州变成了一块宜居之地。而苏东坡在儋州任职流放期间,海南破天荒走出了第一位进士。
三年后,苏轼离开海南时,却留下了“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的情深之句,流露出他对这块土地的依依不舍。
“东坡不幸、海南幸”,后人将会永远铭记先生的福泽与恩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