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问大家还有其他意见吗?”
“都没有了吗?”
“没有就按这个来执行,下课。”
班主任站在讲台上,问大家关于文理选科的事情。
由于这个班大家的理科成绩大多都比文科好,于是班主任建议大家都一起选择理科,这样高考考一个好大学的几率更大一些,并且如果大家一起选理科,班级就不会拆散,班主任也不会换,同学们就不需要花时间再去适应新同学、新班主任,一举两得。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完美的决定。但程唯却不这样认为,她陷入了困惑。
“前段时间,有好几个同学不是和我说都想学文科的吗?为什么这次没说话?”
“大家为什么这么听话,都选择了理科?”
“文科有什么不好?选择文科就考不到好的分数吗?”
程唯心中有一万个为什么,想弄明白刚刚在教室里整个班级鸦雀无声的现象。
“你刚刚怎么没和老师说你想学文科呢?”
程唯跑去问之前想学文科的同学。
“因为其他人也没说啊。”
“但你可以说啊。”
“其他人没说,我就不想说了。”
这位同学觉得程唯的问题有些咄咄逼人,想快点结束这样的聊天。
“你为什么不跟老师说你想学文科呢?”
程唯又跑去问另外一位同学。
“老师都说理科更好,更容易考大学了,那肯定听她的啊。”
“但你的文科成绩不是更好吗?你不是更喜欢文科吗?”
“我相信老师和班上同学的决定是对的。”
这位同学也觉得程唯问这样的问题没有意义,既然这是大家的决定,跟着做就对了。
程唯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去放弃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变成一个随大流的跟风者,包括她自己。
“桨爷爷,我又来打扰你了。”
带着问题,程唯又去了孤独画馆找桨爷爷。
“不打扰不打扰,我正想有人可以聊聊天,你就来了。”
桨爷爷看到程唯又来到画馆,满脸喜悦。
“我今天来,是因为我内心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疑惑,我想不通。”
“说来听听!”
“我们班主任今天下午问大家学文还是学理,她建议大家都学理科,因为大多数人的理科成绩更好,一起选择理科就不用再分班级。于是当她说完,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意见时,班上没有一个人做声,一个人都没有。”
程唯把自己那时那刻的惊讶写在脸上,和桨爷爷讲述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你呢?你也没说吗?”
桨爷爷转头看向程唯,相比其他人没有回答,他更关心程唯有没有提出不同意见。
程唯停了几秒,然后唯唯诺诺地挤出来两个字:“没有。”
“那你为什么也没说?”
“因为我不敢。”
“为什么不敢?”
“因为其他人也没说,我说了别人会不会对我有想法?”
“还有其他原因吗?”
“我喜欢文科,但我也想考一个好的大学,如果选择理科可以考一个更好的大学,我应该听班主任的,不能任性吧。”
回答完桨爷爷的问题,程唯突然一脸惊讶,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回答几乎和她问过的同学一模一样。
“桨爷爷,我也问过其他同学这个问题,她们的回答竟然和我的大同小异。”
“因为你们都是同一类人,做出了同一类行为。”
“什么行为?”
“从众!”
桨爷爷拿起画笔开始在纸上画画,然后和程唯解释着为什么大家会出现从众现象,包括程唯自己。
我们之所以会出现从众现象,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规范影响】,它来源于我们想要获得别人喜欢的渴望。如果我们偏离群体规范,常常是要付出情感代价的,比如拒绝、谩骂、排斥,于是为了获得喜欢,避免付出情感代价,我们选择从众。
就像你刚刚说如果你在当时站起来,说自己想要学文科,那同学们就会对你有想法,觉得你不合群,不考虑大家,也许,班上的同学就会开始排斥你,你会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吗?
“我不愿意,我害怕。”
程唯表达着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从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信息影响】,来源于我们想正确行事的渴望。当遇到困难的决策时,我们更相信群体的决策是正确的,而我们希望正确行事,于是选择从众。
比如班主任说了理科更容易考大学,你们相信班主任的选择,害怕自己选择文科后是错误的,所以宁愿放弃选择,听班主任的。
“是的,我害怕自己的决定是错的。”
程唯觉得桨爷爷像是一位智者,知道自己内心想的一切。
“那你还纠结什么?你已经选择了从众。”
“因为我内心还是想学文科。”
“可是你被我刚说的两种因素困住了,做了那个和谐主义者,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对吗?”
“是的。”
“你看到我画的这幅画了吗?”
“嗯,画里面有很多人,他们都很小很小,正在结伴而行,朝着一个方向走去,只有一个女孩,她正在往完全相反的方向走,她是这幅画的核心人物,你把她画得很大,大得如果不注意,都看不见那群小小的人。”
“你观察得很细致,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什么?”
“我还看到了不同的风景,那一群人走去的方向,是看不见尽头的路,而那个女孩走的路,前方出现了阳光。”
“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你就像画中的那个小女孩。”
桨爷爷停下手中的笔,看着程唯。
“如果,你和其他人一样,选择和他们走一样的路,那么你只会一直走在别人为你选择的路上,看不见风景,也不会有蓝天白云的尽头,因为那是别人的路,不是你的;可是当你挣脱从众的枷锁,选择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那么在你的人生之路,你有可能看见路边鲜花盛放,也有可能看见荆棘满布,但最后,你会遇见最美的阳光,属于你的阳光。”
“只有选择自己想要的,才能遇见自己的人生之路。”
程唯明白了桨爷爷让自己看这幅画的用意。
“小姑娘,不必期望从任何人那里得到什么,也不必害怕自己做错选择,相比做错了选择,失去选择权才是一件更可怕的事。”
“我知道怎么做了,谢谢你,桨爷爷。”
第二天,程唯到了学校,她没有进教室,而是直接去了班主任的办公室。
“班主任,我想学文科。”
“为什么?大家都学理科。”
“因为,我想走自己的路。”
程唯走出办公室,清晨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校园,走廊上有人正在读《格式塔的祈祷者》: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我的生活不必符合你的期望。
你的生活也不必符合我的期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