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短视频研究

作者: 大细菌 | 来源:发表于2018-01-16 20:53 被阅读91次

     全文共2113字,阅读需要4分钟

    前言

    本文成于2017年12月23日,不做老生常谈,略深入阐述产品、社区核心结构问题,而不是特殊玩法,全面概述请食用2018年01月04日,36kr发布的《短视频行业报告|一篇报告带你领略2017年「短视频」行业的风起云涌》

    欢迎讨论

    一、短视频App类型:

    短视频本身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也能够为陌陌、微博、新闻资讯等聚合平台提供多元化内容和玩法,出发点必然围绕自身发展方向,多说无益此文只讨论「all in 短视频」。根据现有的产品形态,可分为:

            1. 多元化生活记录:快手、火山

            2. vlog:muse、猫饼、footage

            3. 优质PUGC聚合,腰部用户+特定玩法:抖音、小咖秀

            4. 优质PGC聚合:西瓜、梨视频、二更,秒拍

            5. 视频编辑器:vue、小影、哈你

            6. 视频IM:Snapchat

    二、类型对比

            1. 可维持体量:产品维持稳定最大体量上限

            2. 爆发力:产品病毒传播、单点突破能力

            3. 持久力:产品发起冲击后,能维持占领点的能力

            4. 运营成本:产品维持当前体量所需成本

            5. 可替代性:描述产品在本赛道、其他赛道、同质化产品中的壁垒能力,一定程度反映产品用户可流失能力

            6. 沉淀质量:产品内可收集,传播内容质量,可形成版权壁垒

            7. 友好程度:对于新手的上手难易度

            8. 专业程度:对于视频制作、电影制作的专业程度

            9. 可塑性:交互视觉创新可能性及强运营驱动可能性,架构颠覆可能性

    三、进化论

    任何一种生物长到大象这么大,它就会是大象这个样子。如「多元化生活记录」、「视频编辑器」、「短视频IM」依赖技术和产品设计,是有「进化终点」的,也是能最早分出胜负的领域,也更易形成马太效应

    「vlog」、「PUGC」、「PGC」更加依赖强运营,幅度大,变数多,产品形态存在丰富的多样性

    下面围绕这三类,对他们在环境中的竞争能力、进化节点进行阐述:

    1. 内容同质化:对策是「内容多元化」,沉浸式(上下滑动切换视频播放)会带来阅读上的断裂感,为保持稳定的心理预期,瀑布流处理更佳

     2. 主题:「内容多元化」最大痛点在于是否存在多元化的UGC创作主题?用户是否有能力应对相对多元化拍摄主题?整体调性、品质感是否能够维持?刺激力度是否会刺痛老用户?

    3. 创作型用户依赖:和前几年直播大战的经验相似,创作用户是平台形成壁垒的关键,头部用户受利益吸引被挖走,极易流失。即使平台很强势,但抛去所有推广和宣传的费用,一旦有别的平台异军突起,头部创作用户很难维持,这是普遍难题

    4. 「社区」更值钱:根据流量集中特点,「vlog」天生社区形态、「PUGC」集中于腰部网红天生媒体形态,而社区沉淀下的内容更具价值,「PUGC」要突破天花板,产品形态的变化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如抖音的交互也无法承载足够的信息量,「PUGC」的基础是否牢固也是一个质疑点

    5. 垂直社区:短视频的信息负载量十分小,无触及深处形成长尾,垂直社区不可能有建树

    6. 「AR&VR」及新型技术可能性:不如说可玩性...短视频讲究冲击和感染力嘛,同时贴近生活是比较聪明的方式

    四、突破思路:

    本节顺着第三章,仍只讨论三类形态

    1. 为创作用户提供良好氛围,找到更多的创作用户并保持活跃

    创作用户是平台形成壁垒的关键一环,如果要激发一个创作用户的创作兴趣,一是要有环境让其萌发创作欲望:前期用户筛选直到氛围形成,由优质用户带动,官方引导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二是有利可图增加其产量,名利双收离不开底部用户的基数和素质,良好的氛围和社交媒体元素有助于社区良性发展和用户的舒适度。三是有趁手兵器使其任意发挥,坚持第一性原理原则,遗传算法思想让内容进化,视频载体不同之处,拍摄手法高明对于普通用户就是说不出来的赏心悦目,这就是视觉处理的魅力,镜头运用专业性必须存在。四是降低创作门槛让土壤更肥沃,丰富滤镜、模版此举自身携带病毒传播属性,运营驱动吸引更多底部用户,同时不与专业性冲突,头部用户也可以卖模版和配置,发布专业教程供大家参考进一步产出优质内容。满足平台自身挖掘用户、挖掘内容的条件,降低创作用户流失风险,多种手法(运营、利益机制)延长创作用户生命周期水到渠成,如此形成闭环生生不息

    2. 保证话题运营的调性

    好的话题运营也能刺激创作用户产生内容,延长生命周期,做内容做社区,必须定调行讲调性,平台运营功力是刺激创作用户产生内容的关键点。抖音的内容和快手有着明显的区别,抖音偏才艺创作有一定门槛,抖音的话题引导大部分也是才艺和创意为主。抖音和中国有嘻哈的合作看起来很成功(没具体数据),仅从热门内容所包含和嘻哈相关的内容判断,视频的点赞和评论数都很高。大型媒体合作既有热度又符合平台调性的话题,是一个好的运营方向。自建话题相当考验运营功力

    3. 提升内容的分发效率

    这需要强大数据驱动,平台变大,内容会越来越多,分发的效率决定了内容曝光度。活跃用户每天平均拉取了视频数目,与完整观看数目的比例。无论是基于内容还是用户协同,对内容属性高纬度最细颗粒分类,对用户浏览行为、联动其他App行为数据,描绘精准画像。不同时期个性化推荐算法不一样,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做赘述

    4. 扩展内容的边界

    抖音目前以才艺/创意的视频为主,这些视频基于平台预设的音乐进行创作。个人体验而言,打开抖音从兴奋到疲倦经历要15min左右,千篇一律的动作使我感到腻味,同质化十分严重,观看越完整度来越低,小姐姐是否好看成为我继续观看的理由,俨然成为一个看脸的平台,这不是任何社区的预期。扩展内容的边界是一个谨慎的过程,流的内容至丰富势必带来信息架构的改变,随着行业发展如不改变会成为小众社区,vlog或许是最合适的案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短视频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ye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