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14 二十四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语音整理
论语第二篇为政,从第五章开始,接连用了四章来解释孝道。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为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夫子则强调了敬,“不敬,何以别乎?”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孔子针对不同人的提问,给予了不同的回答。这既体现了论语他的这个对话的特点,就是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中,孔子给予针对性的回答。同时呢,也体现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方针,具体到每个人,他的要求又不完全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呢,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这一点呢,恐怕也是论语这本儿书的魅力所在。它是开放的,它是灵活的,它是发展的,它不是教条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呢?论语几千年来都是读书人进行启蒙教育的主要教材。
回到我们今天的文本上。“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这些人我们前面已经多次提到了,就是卜商,有的版本儿称卜子。他有一天向孔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回答两个字“色难”。对于这两个字的解释呢,争议很大,而且这个意思呢,相差也比较远。
第一种解释比较常规,就是说儿子在父母面前总是能够保持和颜悦色,这是很难的。他把这个色解释成脸色,问题应该不大。
因为我们知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尤其是在父母年老生病的时候,能能够总是保持和颜悦色的这种表情,确实是比较难的。尤其是我们现在社会,(遇到)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还有长期卧床的,还有大小便失禁的,对于子女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修行。
这种解释似乎是正确的,但是联系到后边的内容呢?好像也不够准确。“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就是说有什么事情由年轻人去效劳,有什么酒肉好吃的年长者先吃。“曾是以为孝乎?”难道竟然就认为这样就是孝道了吗?
从他的内在逻辑来看,孔子的意思很明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这本身已经不错,但他绝不是孝。他把“色难”两个字放到了前面,说明他更强调前者,就是脸色的问题。问题是这个脸色到底是谁的脸色?
是儿子的所作所为,让父母保持和颜悦色,那说明他对儿子的表现是满意的。
或者说,儿子对父母始终是和颜悦色,这一点很难做到。
其实我觉得这两种解释呢,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在我看来这个色难呢,应该是这样解释:就是没有给父母好脸色,就是我们现在话说的给父母甩脸子。为啥这样讲更符合逻辑呢?因为它里面有一个转折,我们来看怎么转折的。前面说,没有给父母好脸色,给父母甩脸子。你既然已经做了,就算你后面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那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
和上一章连贯起来比较,那我觉得他的意思就比较明确了。像子游问孝,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强调了这个尊敬的这种意思。那在这一章里边,在子夏问孝的时候呢?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如果理解成它是一个转折关系,那就更容易理解了。
我们知道,人的天性就是贵少壮而贱老弱。在史记里边,曾经叙述了匈奴人,他们的生活状况就是“少壮食肥美,老者食其余”。啥意思?就是说当时的匈奴人呢,被中原人认为是一个野蛮民族,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少壮食肥美,年轻力壮的打完猎以后吃肥美之食;而年老者呢,只能等他们吃完以后再接着吃剩下的,老者食其余。
而中原地区呢,经过教化,和他们就不一样了,就是年长者先吃先喝,然后呢,他老人吃完以后,然后年轻人才能吃。像打仗啊,耕种这些事儿呢,那无论是野蛮人还是文明人啊,都是弟子服其劳。但是做到这一点,孔子并不认为是真正的孝,而是要“色难”。
那这样来理解,我觉得就比较准确了。你如果脸色不好,给父母甩脸色,就算你做到了“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这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
“曾是以为孝乎”,它实际上不是疑问,它是个反问。反问这样的句式,实际上就强调,它起了一个强调的作用。
今天的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杨伯峻译注
〔译〕
子夏问孝道。孔子道:“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
〔注〕
色难:这句话有两说,一说是儿子侍奉父母时的容色。《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可以做这两个字的注脚。另一说是侍奉父母的容色,后汉的经学家包咸、马融都如此说。但是,若原意果如此的话,应该说为“侍色为难”,不该简单地说为“色难”,因之我不采取。
曾:céng,副词,竟也。
李零讲解
子夏的年龄也比较小。此问也是孔子晚年的事。
“色难”,上一章是说内心,这一章是说脸色。孔子说,脸上有没有孝敬也难。光是替长辈办事,有吃喝先紧着长辈,内心不恭,脸上不敬,也不算孝。
“曾”,音zēng,是乃、竟之义。
以上四章,都是问孝,但孔子的回答不一样。宋人指出,孔子施教,往往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特别是缺点,如程颐(此章《集注》引)、张栻(《雍也》6.21《集注》引)都指出这一点,后人叫“因材施教”。
中国人喜欢讲孝道。孝是周道,伯夷、叔齐投靠周文王,就是“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史记·周本纪》)。李逵落草,宋江上山,也要先考虑老爹老妈怎么安置。有人说,这是中国特色,绝对优越于其他民族,不一定。
司马迁讲匈奴人,说他们“贵壮健,贱老弱”(《史记·匈奴列传》),好吃好喝紧着青壮年,老弱病残只能吃剩下的。我们觉得太不像话。其实,这是由生存环境所决定,并不是说,人家的小孩就不爱父母。同样,现代西方也有类似问题,他们的小孩很早就离家,自强自立,闯荡天下,不靠父母;老两口,只要能动,也不要人养,实在不行,才上敬老院,晚境凄凉,但很自尊,未必道德比我们差。
现在的中国,孝道在解体,原因是环境越来越像西方,时过境迁回不去,非要回去,那也是纲常倒转:有了儿子就变成儿子,有了孙子就变成孙子——光读《论语》有什么用?(子夏问孝)
〔按〕“曾”的读音,两个人两个说法,但义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