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作者: 瘦宅小姐的阿联酋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8-19 11:12 被阅读9次

看见

阿联酋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不是这里高大并且造型奇特的建筑,而是在我们工地辛苦劳作的务工人员。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均温最近一直维持在40度左右,而且因为地理位置临海,湿热的空气在几秒钟之内就会让人闷热的喘不过气来。第一次见到这些外籍工人,吸引到我的不是他们和我相异的着装与肤色,而是在这种炎热天气下依然坚持劳作的执着,豆大的汗水令我瞩目,更令我凛冽。这一幕自然而然让我脑海中浮现出《绿皮书》当中的一个情节,男主角黑人钢琴家唐·谢利站在自己的车边,看着农田里耕作的黑人同胞们,他是那样不同,茫然而无力,但他们又是和那些黑人同胞相同的,因为他的身份属性无法改变,我又何尝不是呢?

进入我们项目工地的门口,会有一排饮水的机器,工人劳作间歇会聚在这里饮水闲谈,他们装水用的不是我们日常所用的水杯,而是发旧磨损了的矿泉水瓶子,有些已经发亮,显然已经用了很长的时间,而另外还有一些工人,渴了便在龙头处仰头大喝。

每每经过这些人时,有些会友好地和我say hello,有些会向我点头示意,而另一些则会默默地注视着我注着我穿过他们。

听闻同事说,这里的巴基斯坦工人每天早上会带着巴基斯塔大饼充饥,饿了的话会用饼子撑整整一天天,因为巴基斯坦人的孩子普便都很多,有些甚至有好几个妻子,他们如此辛苦劳作也都是为了养家。

我们项目上的两个司机也是巴基斯坦人,其中一个司机开车技术娴熟,英语很流利,话不多却很友好。尤记得有一天中午,他载我去送资料的时候,途中我无意间说了一句:hungry,我不确定他是否听到没,我只是有意无意想和他闲聊几句,没想到在沉默之后他便把车停在监理公司门口给我买了羊角包和果汁,这份惊喜让我略感意外,我体恤到巴基斯坦人的辛劳,却不知道怎么接受这份略感沉甸的好意。之后每次见到他的时候,我都会提前和他say hello,下车的时候也会和主动他告别示意,他似乎也感受到了我对他浓浓的谢意每次也以微笑回应。

诚然,人与人之间的壁垒永远存在,或是因为种族,或是因为信仰,或是因为身份和地位,但只有踏出第一步,才有可能改变现状。希望以后能够看见更加美好的存在。

相关文章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看见》就像远方的一个老朋友一样,过段时间,就...

  • 看见?看见!

    喜欢柴静是从高二那年,看过一篇关于她的传记,从夜色温柔那个“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开始,直到非典,到《看见》,到“穹...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看这么多遍。我说,也不知道为...

  • 《看见》看见

    这又是一本搁在书架上两年的“老窑”。之前也好几次的翻开过,但就是读不下去。只读了一段开头,迄今为止我都十分喜欢这段...

  • 看见《看见》

    粗读《看见》,深思于关心人的新闻,感动于跳动着的活着,恐惧于真实的万钧之力,惋惜于灰头土脸的山西,沉默于边缘和创伤...

  • 看见《看见》

    总喜欢围围巾,齐肩短发,大眼睛盯着你忽闪忽闪,似乎是在诉说着什么,声音很沉静,没有什么...

  • 看见《看见》

    或许柴静的《看见》大家几乎都听过,但是我不清楚是不是所有人都看过,而我也是在一直对自己说:要找时间看一下这本书。但...

  • 看见《看见》

    上个月,在某公众号上看到刘心武将《金瓶梅》和《红楼梦》一块提起,说《红楼梦》对《金瓶梅》有所借鉴,还说《金瓶梅》的...

  • 看见《看见》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来自于一位敢于报道真相的记者、主持人,也是《看见》的作者——柴静。《看见》...

  • 看见《看见》

    断断续续,终于把柴静的《看见》看完了。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社会上的百态人生和柴静的心路历程。如同一面镜子,在看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cs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