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是“心里有鬼”?

作者: 杜影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8-11 18:39 被阅读470次

    昨夜和二三小友谈起鬼故事,笔者自来胆小,对鬼故事抱持“自动屏蔽”模式,尚未听到故事已是一脸惊慌。而其中一位小友见了我的表情,嘴角勾起一个坏笑,突然兴致勃勃地讲起他看过的鬼故事,而我只能迅速伪装出“风平浪静”的模样,被动地接收那故事里隐隐的惊悚。

    有一个小朋友,半夜肚子饿了起床找东西吃,他没有开灯,犹记得睡前母亲在客厅的茶几上放了一包饼干,于是他开了房门,摸到客厅,茶几上确实有那包记忆里的饼干,他一把扯开包装,吃了三五片,突然从右侧传来一句:“也分我一点吧。”小朋友头也没抬,下意识地向右边递去两片饼干,瞬间,他睁大了眼睛,屏住呼吸,眼中几乎要坠下泪来。他的父母还在房间安睡,而他是家中独子。。。

    故事到这里结束,然而其中一位小友已然有些面色如灰,他说他有起夜的习惯,经常半夜爬起来喝水、觅食甚至打游戏,这下子,他已完全不知所措了。

    而我也在内心产生了些许不安,一人独居的夜晚,关灯以后,入睡之前,一点细微的窸窣声都能引起我无限的联想和惊慌,时常杯弓蛇影把自己吓得精疲力尽才能沉沉睡去,次日醒来,因为睡眠不足而头昏脑涨之余,只剩对自己胆小如鼠的无奈和嘲笑。

    可是“鬼”从何而来呢?它真的存在吗?为何许多人都会怕“鬼”呢?

    从传统文字来看,在甲骨文时期已经出现“鬼”字,它的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跪着的“人”,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或者是一个带着可怕面具的巫师,表示人因害怕而向“鬼”臣服。

    在上古时期,我们的先民已经接触过“鬼”了。那时候的人们在一些无法解释的情况面前,由巫师给出了“鬼”的概念,说人死后会有灵魂,而这灵魂就称为“鬼”。是否真的有“鬼”,他们无法考证,只能迷信巫师的说法。于是,在先民们的心里种下了“鬼”的符号,如果不听话,不向善,会被鬼魂缠身,得到报应。

    甲骨文中的“鬼”

    时间大河,浩浩荡荡,穿越几千年,而“鬼”也跟着先民的脚步走进世世代代的人们心中,却从来没有人能拿出证据证明它的存在。也正是因为无法考证,我们的老祖宗又流传下来一句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在谁也说不清的情况下,造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究竟有没有鬼,只在个人的一念之间。

    虽然有没有“鬼”是一个看似简单的相信与否的问题,但我们的文化里却有许多文学、习俗、宗教信仰对“鬼”进行了绘声绘色的塑造和描摹。传统典籍如《礼记》,古代小说如《西游记》,电视剧里有扮鬼吓坏人招供的情节,还有三月三的“鬼”节、七月半的中元节等,诸如此类,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和日常生活。于是有没有“鬼”就不再只是一个相信与否的问题,而变成了一个要不要相信有“鬼”的问题。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许多我们先民无法理解的现象都得到了明确的科学解释,对于是否有“鬼”这个问题也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没有。人会觉得有鬼的可能因素有三:其一是心理作用,其二是精神疾病,其三是环境因素。但这解释对许多人而言都只是一段文字,并不产生实质的观念上的变化,对“鬼”依然有着无法言说的恐惧。

    为什么呢?因为许多人都---心里有“鬼”!

    一方面,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即使是学者大家都不免会遇到无法解释的疑难杂问,这时候“鬼”作为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能给人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只要你敢想,它就能实现你的所想。而在我们的文化里,多数人能想到的和“鬼”相关的画面都有充足的素材和源泉。

    另一方面,我们许多人心里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野心和私心。人生路漫漫,无论是追求野心的实现还是私心的满足都可能让人做出或多或少的伤害或者妨碍他人的举动,这些可能轻微可能严重的伤害,日积月累成了人们心中的道德负担,而负担会导致愧疚、惭愧心理,这就给了“鬼”可趁之机,让它见缝插针地住进心里去,它像一只眼睛,窥视着人所有的想法和行为。

    于是在外界的某种触发之下,可能是夜黑风高的环境,可能是阴森可怖的事物,就引出了人们心中恐惧的“鬼”,它仿佛对人所做过的一切了如指掌,能洞悉人心中所有的阴暗和弱点,放大人心中最深的创伤,给人最致命的精神严打。而当触发因素消失了,人也能恢复到日常平静的状态了。

    人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但终究,人都是平凡的,心里有“鬼”是平常,只是多与少的问题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怕不是“心里有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td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