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见性,修身养性
明心见性——
明,明白,知道。心,路,欲望。
不明己心,不见真性。
明心——
己心,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想要什么,想去做什么。
怎么明?己者,自己也,我也,你清楚的知道自己吗?反正我不知道,怎么办?多看,多读,多听。
多看:多看书,看人,看社会,看世界。
多读:多读书,读人,读社会,读世界。
多听:多听取别人意见,做自己主意。
看是获取,是寻找,是认识,是学习,听是借鉴,是吸取。
你可以选择和别人一样的路,不一样的事别人选择这条路是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选择,而你选择这条路是因为你适合。
这就是明心。
见性——
见,看清,看明。性,性格,性情。
看清自己的真性格,真性情。
当你清楚的知道自己,你就能看清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些怎样的性格,怎样的性情,有些那些缺点,那些优点。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该去做什么。
这就是见性。
明心是因,见性是果。明心是你迈出的第一步,而见性是你的第一站。这就是明心见性。
修身养性——
身,我,心,精神。修身,就是修我,修心,修神。
修就是修行,就是炼,百炼成刚,反复,枯燥,寂寞,孤独,这些都是修行中的苦难。坚持下来就是修行到家了,你就由废铁变成刚了。
那么修身具体怎么修?
1.既然已经明心见性,那么你肯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就去做,坚持去做,不用管别人说什么,笑什么,做就好了。说到这里,有个故事给大家说一下:
以前有两个人都在书法上特别有天赋。
A拜了一个师父,师父教了他三年,觉得他还不错,就想办法把A的作品宣传了出去,A出名了,成为了县一级的书法家,然后又经过几年,A的书法作品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地位也变成了市一级的书法家。之后很多年,A的作品越卖越贵,但始终还是市一级的书法家。
B就不同了,B也拜了一个师父,但是第一年,他师父就扔给他一本字帖,让他临摹三年,B练了三年,三年过去,师父又扔给他另外一本字帖,让他临摹三年,B又练了三年,这个时候,A已经是县一级的书法家了,B却默默无闻。而当A成为市一级的书法家时,B已经练了快10年的字帖了,还是默默无闻。很多年后,A还是市一级的书法家时,B已经悄无声息的拿到了国家级书法家证书,而这时候B还在练字帖,虽然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本字帖了。B没有卖过一幅作品,但他的字已经自成一派,称得上是一位书法大师级人物了。
2.补己之短,杨己之长。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发扬自己的长处。无论从学校,社会,还是家庭,国家,书本也好,世界也好,将自己身上的弱点,缺点一一弥补,此为修,将自己身上的长处,优点,天赋发展起来,此为行。行知结合,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完美。
养性——
养字,不可短,是个时间活,时间越长,修行越细,才能养出真。这个真就是真性,真我。性为最后的果实,只有养对了,才能看清这真真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