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城市打拼奋斗的小伙伴们大多都会遇到灵魂的拷问:买房还是买车?
拖天一向坚定地站在买房派一边,七七八八的理由和分析都不用谈,只说一句:车想买随时都能买得起,房可未必。所以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买房?
首先要清楚一点,买房的真实成本不是房价,而是首付。
从资产角度来说,任何不用足额缴纳资金就能(名义上)拥有资产的行为都是动用杠杆。合理利用杠杆,能使资金的价值得以最大化甚至超额发挥。
就买房这个事情来说,不要看着房子全价几百万,真正阻碍你从无产进入有产的门槛只是那几成的首付。一旦上了车,剩下的票钱可以慢慢补,考虑到货币贬值的大趋势和不动产自带的保值属性,肯定是不会让你吃亏的。当然,闭着眼睛抢房连基本条件都不考虑一下的除外。
所以,如果现在还有能按揭买房的机会,尽量抓住。
其次,不要想着攒钱存首付。
如今的房产市场那是妹子的心情,不仅说变就变还一天三变。跟大家想象得不一样,攒钱交首付的最大风险其实并非房价上涨,而是半夜鸡叫的一纸公告直接掀桌,让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忽然没有资格买房了。这种事情不仅在一线城市屡见不鲜,放到全国范围里也算不得新闻。
比起这种直接掐灭你内心购房欲望小火苗的极端操作,更温和更软刀子放血的办法有的是,比如:
每次看到这种消息,是不是心里都有一万句MMP不知当讲还是当讲?
任何觉得自己可以攒点钱在几年后买房的,都是对政策力量一无所知。就算到时候理论上存得够钱,也有可能因为这些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飞来横祸,让你凭空多出一大坨购房成本。
另外,某些地图炮式的政策还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限制房子售价,明面上的确是房价环比不涨了,但实际操作中要么首付比例大幅提高甚至冒出一些奇怪的费用,要么一堆人蜂拥而上抢便宜导致一房难求,最后躺枪的还是刚需。
所以要问如何能在一线城市买房,答案也很简单,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凑够首付尽快上车。父母帮忙自不必说,找亲戚朋友借钱也不丢人,讲好什么时候连本带利还多少就是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规划好还钱和还贷的节奏,一个可以遵循的原则是,房贷月供不要超过月收入的一半。毕竟亲朋好友还能跪求宽限几天,房贷断供的话银行可是不会跟你讲道理的。
至于在这个时间点上对房产价格涨跌的看法,我建议刚需就不用多操心了。因为从长期来看,只要不发生极端情况,不动产价值一定是缓慢上行的,而中途短周期波动的幅度和时间任何人都无法准确判断。
明白以上这些足以要命的知识点之后,我们接下来可以考虑买什么房子的问题了。
对于刚需族而言,一定要有受气和失望的心理准备。尤其是奔着新婚去买房的小伙伴,怀揣着对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美好幻想走入售楼部或者中介,然后被各种奇葩楼盘奇葩户型奇葩卖家来一番现实主义教育,多半会失去梦想变成咸鱼。
正确的姿势是,放弃阳台种花、落地窗看雨之类的小资幻想,紧抓刚需二字的内涵,专注最核心的人生需求。
具体有什么需求?很简单,居住、日常消费、交通三大基本点。如果打算要孩子,还有未来的户口。
居住的含义很简单,属于自己的私人生活空间。这一点看似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遇见过神奇室友的小伙伴,一定会感谢他们在自己的生命里消失。
日常消费则是指饮食和必需消费品购买尽可能方便且便宜,代价是小区和周边环境质量相应地不够好。但很显然地,周围绿化良好的房子不仅贵,要买个菜逛个超市什么的也颇为不便,没有车的话生活起来举步维艰,所以对于刚需族而言,维护成本太高。
交通方面主要是指上班通勤的需求,从效率上讲,最理想的交通工具是轨道交通。假设每天能在上下班路上少耽误1个小时,不但能多做不少事情,是读书锻炼还是下个副本,全是属于你自己的时间,想想都觉得极度有利于心理健康。如果是修仙党,通勤时间短还能让你多睡一会儿,有效缓解早起带来的人生幻灭感。
户口问题就不说了,孩子落户在什么地方对于他今后有多大的影响,大家都清楚。唯一要提醒的是不要强求学区,真正的优质学区房同样不是刚需族能负担得起的。
综合上面的因素,最适合刚需的房子就很明显了,市区老破小地铁房,或者二圈层的近地铁小户型。
这样的房子,虽然不能让你感受岁月静好,但起码可以保证你平安度过每一个春暖花开。尽快跻身有房阶层,日后的继续奋斗也有了立足点和根基。毕竟连千年前的古人都明白,先安居,而后才能乐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