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只爱一张脸」文艺的描述,应该是「爱过你之后,我爱的人都像你」。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最近重映的《情书》:男主未婚妻跟初中时暗恋的女同学长得超像(干脆就是一个人演的)。

看起来毫不相关,但其实共享一套机制的浪漫场景,还有「你明明没有很出众,但我就是对你一见钟情」。
小说和诗歌会把这升华为命中注定,但也有可能,只是这个人恰巧符合你早期对异性印象,但你并没有意识到而已。
这倒未必是总体长得相似,也有可能是特征的相似:比如笑起来很淘气或身上有特定的气味又或者只是笑起来的面部小表情。
这种早期的异性印像也可以是消极的:
有些时候,因为我们过于讨厌的人有某种特征,我们在择偶时,往往会不自觉地讨厌有类似特征的人。就像林青霞和佐佐木希和大帅哥纠缠痛苦之后都会选择大众印章的特殊长相的男性。
所以啊,无论是积极或消极的印象铭刻,虽然会给我们强烈的「感觉」,但未必会真的导向幸福——但只要我们意识到感觉的来源,拒绝下意识地被摆弄,就可以不断修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