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肾 俞
位置取穴:在第二腰椎下的外侧,上层为腰背肌膜和骶棘肌,下为背最长肌,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正坐或伏卧,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取之。
主治:虚劳赢瘦、面目黄黑、肾虚耳聋、水脏久冷、腰痛、梦遗滑精、娇脚膝拘急、身热头重、振寒、心腹䐜胀、两胁满痛引少腹、少气溺血、便浊淫乐、赤白带下、月经不调、阴中痛、足寒、洞泄、身肿
针5——10分 灸5——15壮
24.气海俞
位置取穴:在第三腰椎下的外侧,皮下为腰背筋膜和骶棘肌,当第十五腰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伏卧,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取之。
主治:腰痛、痔漏
针7——10分 灸3——7壮
25.大肠俞
位置取穴:在第四腰椎下的外侧,皮下为腰背肌膜和骶棘肌,当第十六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伏卧,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取之。
主治:脊强、腰痛、腹胀、绕脐切痛、肠癖泻痢、食不化、大小便不利。
针7——10分 灸3——7壮
26.关元俞
位置取穴:在第五腰椎下的外侧,第五腰椎横突和骶骨侧部之间,当十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俯卧,从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取之。
主治:泻痢虚胀、腰痛、癥瘕、小便难。
针7——10分 灸3——7壮
27.小肠穴
位置取穴:在第一骶椎下的外侧,腰背筋膜和骶棘肌中,当第十八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伏卧,从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取之。
主治:津液少、溲赤不利、淋漓遗尿、小腹涨满、泻痢脓血、脚肿、心烦短气、五痔疼痛。
针3——7分 灸3——7壮
28.膀胱穴
位置取穴:在第二骶椎下的外侧腰背肌膜中,骶棘肌的起始部,当第十九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伏卧,从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取之。
主治:小便赤涩、遗尿泄痢、腰痛、阴疮、脚膝寒无力、女子癥瘕。
针3——7分 灸3——7壮
29.中膂穴
位置取穴:在第三骶椎下的外侧腰背肌膜中,臀大肌起始部,当第二十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伏卧,从第三骶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取之。
主治:肾虚消渴、腰肌强痛、不得俯仰。、肠冷赤白痢、疝痛汗不出、胁腹胀痛。
针5——7分 灸3——7壮
30.白环穴
位置取穴:在骶骨裂孔的外侧,当坐骨大孔内缘臀大肌中,第二十一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伏卧,按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取之。
主治:腰脊痛不得卧、疝痛、手足不仁、二便不利、温疟、筋挛痹缩、虚热闭塞。
针5——7分 灸3——5壮
31.上 髎
位置取穴:在骶骨部腰背肌膜及骶棘肌中,当第一骶骨孔挟脊陷中。伏卧,按取十八椎下骶椎第一节下左右两孔中,与小肠俞相并处取之
主治:大小便不利、呕逆、腰膝冷痛、寒热疟、鼻衄、妇人绝嗣、阴中痒痛、阴挺、赤白带下。
针5——8分 灸7——15壮
32.次 髎
位置取穴:在骶骨部腰背筋膜中,骶棘肌起始部,当第二骶骨孔挟脊陷中,伏卧,按第十九椎下,既骶椎第二节下之左右两孔中,与膀胱俞相并处取之。
主治:大小便淋赤不利、心下坚胀、腰痛足冷、疝气下坠引阴痛不可忍、肠鸣泄泻、赤白带下。
针5——8分 灸7——15壮
33.中 髎
位置取穴:在骶骨部腰背肌膜中,正当第三骶骨孔挟脊陷中,伏卧,按取第二十椎下,既骶椎第三节下之左右两孔中,与中膂俞中相并处之。
主治:五劳七伤、二遍不利、腹胀飧泄、妇人少子、带下、月经不调。
针5——8分 灸7——15壮
34.下 髎
位置取穴:在骶骨部腰背筋膜中,正当第四骶骨孔挟脊陷中。伏卧,按取第二十一椎下,既骶椎第四节下之左右两孔中,与白环俞相并处取之。
主治:肠鸣泄泻、二便不利、下血、腰痛引少腹急痛、淋浊不禁
针5——8分 灸7——15壮
35.会 阳
位置取穴:在尾骨下端至两侧,臀大肌起始部,当阴尾骶骨两旁。跪伏,在尾骶骨端外侧上方约五分处取之。
主治:腹中寒气泄泻、肠癖便血、久痔、阳气虚乏、阴汗湿。
针5——8分 灸7——15壮
以上穴位,主治:肠及生育、小溲、前后二阴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