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兼着职业规划师的工作,经常有新入职场的小朋友跟我吐槽,领导只会查考勤、讲制度、摆资历、安排事情,在这位领导手下又痛苦又迷茫,不禁替双方都捏了一把汗,希望小朋友走出学生思维,同时也希望这位领导能够走出管理的误区,还在用传统方式管理下属?已经不适合了!来试试教练式的管理吧~
《高绩效教练》这本书,通读完之后的感觉就是非常的综合,心理学、哲学、经济学内容都有涉及,如果你希望学习到教练的实操方法,来看这本书吧,如果你希望了解教练文化背后的各种原理,来看这本书吧。
赋能是什么?不存在的
很多领导觉得,开会沟通,分享交流都是浪费彼此时间,更别提头脑风暴、有书共读了。然后他们会发现员工是一种极度被动的状态,需要用力推着才能行动,一旦他不关注,下属就开始摸鱼。双方对彼此的态度就是有点敌对和抗拒。做为教练式的领导,一定是往伙伴这个方向走的, “我们必须授权自己的下属”,从推到拉,赋予下属一定的权力、义务和责任,而不是不放心,不关心,赋能能更好的提升下属的主人翁精神;
压力完全压制住动力
很多企业和领导都倡导“棍棒管理”文化,相信在高压下面,员工会高效执行,可能短期内会出不错的效果,但这种血汗工厂的模式,只会让员工变成毫无思想的螺丝钉,毫无动力可言,更别说主人翁意识了。想想吧,各位领导们,你们需要行尸走肉还是需要同心同力的积极员工。教练文化,希望的是适当的压力,然后再辅助一些动力的激励措施,让动力和压力并存。
希望大部分领导可以慢慢转化为教练专家,如果没有,那么希望员工自己可以用教练的方法要求自己,90后95后的员工的创造性不应该被传统管理的方式所影响。
点一波关注掌握一些心理经济的规律,欢迎留言讨论,让自己要越努力,越幸福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