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总去年所打造的综合性平台,快要服役了。真是一把辛酸泪,他活生生地把自己逼成了一个王八。
经过一改二改三改,始终没有达到他所想要的效果。
这段疫情期间,在家里闷了几天。经过反复考虑,一边等软件下来,一边做着以前的老软件。
年前承包给一家软件公司开发后台。但一直没有做完,半年的合同。现在已经过去三个月了,只完成了一大半。
大部分功能是能实现了,小部分功能实现不了。
之前,他自己在公司里边请了一个技术员,专门给他管理和开发后台。
技术太菜了,一有问题处理不干净,经常让老梁自己去给擦屁股。
那技术员,嬉皮笑脸的,一脸懵逼。感觉很诧异,他没明白老梁自己明明会搞,为啥还要开工资请人来干,不浪费钞票吗?
可老梁不这么想,他宁愿花点小钱请人来管理,也得把自己抽身出来,然后再去做其他更有溢价的事情。
角度不同,格局也不同。
这些天,他竟然自己一个人开始开干了。行动倒是很快!这点出乎我们大家的预料。
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开工了。
他所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类似某同城服务。乱七八糟的服务一大通。
我们的想法跟他不一样。我们是想做精,做垂直。然后以点带面布局!
他正好跟我们相反。
他很自信,曾经让我们说说他这个有什么缺陷没有,我们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总觉得他这个项目不太靠谱。
但他认为,他这是轻资产运作,不用投入太大的资金。玩的是人力杠杆!
人脉倒是挺广泛,能够整合这些资源为他所用,倒是有效果,我觉得能成。
难的是这些资源这些人凭什么信任你呢?你又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利益呢?
人跟人在再熟悉,再要好,短期内利益交集可以无所谓,但是时间久了,那就不好说了!
这是有个时间限制的,有G点。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说翻脸就翻脸了!
很多人,利益面前是挡不住表情的。
若是能够整合这些资源一起共事,他的综合平台是可以运转的。
他最大的优势就是各行各业都有很多熟人。也是基于这一点,他才敢去做。
在四五线打拼的人,格局上是要输掉一大截的。虽然很多东西都是从一线走向三四五六线,但有的东西却是从四五六线走向一二三线。
比如,农产品。
将来,会搞农业的人一定有出路。但会搞农业的人,基本上不愿意去五六线吃苦创业。
挣扎在五六线的还是原来的农民。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还停留在传统上面。
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不走传统线路了。
开始直播卖农产品了,不经过批发商,直接卖货。
将来那些批发商日子也不会好好过,没有他们的戏份了。
你看那些网红带货,很多人都在为本县农产品代言。
现场直播,现场采摘。
让人看了都流口水,那营销,那视觉冲击,比什么营销都管用!
很多人怕产能过剩,如今多少家庭能够每天都有水果吃的?
如今的水果,经过批发商几道转运,市场价早已翻倍了。
这就像二十年前的土鸡蛋一样,要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吃上蛋炒饭那么个情况。
所以,很多家庭为了节约开支,是很少买水果吃的。
说远了。
有人曾说过,任何东西任何产品必须得配合营销才能获利。
光有好的产品,没有好的营销方案,那是赚不到钱的。
有了好的营销方案,没有持久的盈利模式,也是一场空。
老梁设计好了盈利模式,也有营销方案。基础设施没有搭建完善!他基本上每隔几天就要问下开发的怎么样了!
前几天,那边来了电话,说他有些功能实现不了。
气得差点吐血。
无奈之下,那就修改修改吧,先把能够实现的功能先给实现了再说!
这几天运作下来,他要哭了。
每天寥寥无几的业务。
问我,到底哪里不对路数了?
我说,粉丝量太小了,不足以支撑你的梦想。
他说,通俗点。
我说,就是人太少了,很多人还不知道你这玩意儿干嘛的,有什么优势,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他说,这倒也是。看来还得花点成本做点广告。
我说,那必须的。
他说,你做的项目我看你们每天都有收益,要不咱们合作吧?
我说,合作什么?
他说,你们现在最缺什么?
我说,最缺资金。
他说,还有呢?
我说,其他暂时不缺,有了资金就可以放大经营。
他说,你朋友圈发那个信用卡怎么回事,好像不沾边吧?
我说,那是我自己的一个副业吧。没事儿的时候可以做做,毕竟是趋势行业。可以做个十年,不影响主业,后期收益不错。
他说,有时间你给我好好说说。
我说,很简单,跟着做就行了。
他说,你觉得我项目是不是太多了。我总认为,这个不挣钱,总有一两个会挣钱的!
我说,话没错,难的是如何控制好。稍微管理不当,就会亏本的!
他说,不管了,先做了再说。
我说,我就佩服你这点,说干就干,毫不犹豫,干脆利落。
他说,别急着夸我,我是没办法,已经到这个份了,不努力都不行。
有时候,我们替他着急。因为一直不盈利,一天白忙活!
有时候,他替我们着急,一直上不去量。
你来我往,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创业的年纪,没进事业机关单位,没进其他企业,都在自行打拼。
图的是自由。
图的是能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不想寄人篱下的人,天生有一副傲骨。这注定,要多经历一些人生的坎坷。
看尽天下沧桑,不冒险,怎么能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打拼路上多荆棘,创业多歧路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假。
我朋友圈有位刘总,见我没发圈了。便评论区留言,放弃了?
他在怀疑我做副业的态度。
在拼的这条路上,我觉得他们足够努力。我总觉得他们是不计后果地在开干。
而我还有所顾忌,我怕发多了,影响别人的审美,怕他们对我有意见。
一点开人家的圈一看,每天都在发布n条文案,真正地做到了持久战斗模式。
松懈了两天,就失去了惯性。
我一直认为做什么都有惯性。就像这写作一样,每天都想写点东西,不论写得好还是写不好,这就是练笔。
练的时间久了,自然下笔如有神。有这个兴趣爱好,就要把它发挥出来,努力去提升,去展现,去分享自己的价值。一年,两年可能看出效果,三年五年也许也看出什么成果,但我相信十年以后,一定会出效果。
十年后,我会成为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的那类人。
十年磨砺,每天笔耕不辍,在没有任何收益,纯属兴趣爱好持续下去,你说会有什么结果?
前二十年过去了就不提了。
但从此以后,持久地干下去,我相信一定会练就一番真功夫出来的,为时未晚,一切都还来得及。
因为,我的人生才正真的刚刚开始!
惯性一词,我提到过多次。
悟透惯性这个词语的意思,说明已经看懂了生活原理。
好的东西,要延续惯性。
坏的东西,要终止惯性。
如何延续,如何终止?
延续,就是持续不断地,用恒心去把事情一直做到底。
终止,就是用意志去克服眼下的事情不让它继续发展下去,悬崖勒马,让一切都停下。
所以,我觉得刘总说得没错,他怀疑得没错。我不是放弃了,而是想换种方式去做。
是全力以赴地去做,不停留在口头上。需要重新引流吸粉,需要找到真正有需求的人,然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我不喜欢自卖自夸,以前我做了什么事情,在别人面前总觉得有成就感。
就有点洋洋自得的感觉。
现在不同了,那种惯性思维被彻底屏弃。我现在是心如止水,什么感觉都没有。
只是想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把心态修正好了,才有做事的冲劲和底气。
计较得越多,失去的也会越多。
哪有什么太多的计较,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吗。没有计较刘总对我的评论,相反,我倒是挺钦佩他的敬业态度。
变相的说明,他觉得我是不错的,是值得他提醒的对象。也许,他还有其他的想法!
好多东西好多人,都是在没有了解的基础下,计较得较多。
产生了很多的不愉快。
我无法解释,我想去帮忙调解,但都在气头上的时候,那是行不通的。
直到昨天遇到一个调解矛盾的高手张佳,他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帮人调解矛盾。
他说了一句话有道理也挺管用:假如有两人闹矛盾,甲乙两人。
首先单独跟甲方说,顺着甲方说乙方的不是,让他消消气。
再单独跟乙方说,顺着乙方说甲方有不对的地方,也让他消消气。
等双方气儿都消了,再说他们自己的不对的地方。
是不是挺有道理的?
他确实也实践过他说的这个道理。很受用!
我说,我最怕跟人闹矛盾,也不喜欢去跟人家调解矛盾。
说着说着就来气,或者自己还会被牵连上去,有可能还会被人家打。
他说,这得自己提前打招呼啊,要让大家听劝,你就要好好磨练下嘴皮子,要会说。两边都不得罪!
我说,你不进司法部门去上班太可惜了。
他说,做个民间司法也不错。
做这样的事情,他乐意啊。而且还很有成就感。
让他娓娓道来,都可以写本书了。
所以,他就是专门救治喜欢计较的人。我是修正一个人的内心,以预防为主,他是修正发生矛盾以后的事情为主。
当每个人对自己有了足够的预防,提高了自身的闹矛盾的免疫力,自然就会一身轻松了。
这画像,感觉自己有点和平使者的意思了。
世间哪有那么完美的事情?
你想和平就能和平?
社会是复杂的。
自己能这样想,别人未必认可。甚至还有人认为,这和羊过的生活有什么区别?
是人,都想过成狼一样的生活,谁想成为羊啊,任人宰割。
根据自己情况吧,自我选择。
我只能说,过着羊一样的生活,那也是一种美德。
也许羊过的是有品味的生活呢?
将来一定有那么一天,物质过剩,精神空虚的时候。
那时候定是羊的天下,而不是狼的天下。
沿着两位老板的思路和态度,我们有迹可循。
认真,执着,敬业,就是他们的标签。
这些标签,就是一个标准创业狗的标配!
你,配备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