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相信,打开一本书,就是开启了一场同作者的灵魂对话。
这场对话是趣味多多,还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取决于读者如何同书籍展开交流。边读边思考,作者和读者相谈甚欢,读者满载而归;只读不思考,双向对话变成了作者一个人的独角戏,读者流于形式,入宝山却空手而归。
同书籍展开交流的最好办法就是制作读书笔记。汲取书中的精华,融入自己的感想,加深对原文的理解,最终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解决生活中的烦恼,这样方可说“我同这本书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
作者奥野宣之认为一场完整的阅读旅行应该包含四个步骤:选书、购书、读书和活用。这一点上,作为经常阅读和购书的人来说,我表示认同。但需要做出一点改变的是,购书这个步骤,我认为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一个能够自主选择读哪些书的人来说,在购书如此便捷的今天,购书已经是一个不需要多做说明的事项了。
那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核心内容可以浓缩成三个步骤:1. 选书;2.制作读书笔记;3. 活用。
1. 如何选出适合自己读的书?
见过了很多想要开启阅读之旅的读者,常常陷入一个小小的陷阱之中:我到底该看什么书呢?
拿起一本书,就有幸能够享受精神食粮的机会毕竟不多。现在的图书营销太厉害。翻开之后才发现这本书不过尔尔,这种情况太常见了。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自己的书单体系。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对书,是高效阅读的前提。
秋叶在《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书中提到,如果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读什么,就打开你的电脑,直接在搜索引擎中输入“XXX书单。”此处省略的文字表示你想要阅读的主题。
跨校考研的学生也许有过这样的经验。在最初了解目标院校的专业课考试上,都会在网上搜搜“某大某某专业考研书单”来帮助自己了解专业课的复习难度。这种方法其实也可以适用于你想要阅读的主题上。
作者奥野宣之在书中分享了一个小技巧,就是以一本好书为枢纽,尽量把作者提到的相关书籍列出来,做延伸阅读。以这本好书为基准,阅读范围会不断扩大。
一个初入门的读者,如果能够有效把这两种诀窍,很快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书单体系。
在我初学翻译的时候,就是从各种论坛上搜集的书单。经过筛选,先从《曼昆经济学》微观分册开始入手,到雅思真题,再到各种专业类翻译书籍,渐渐地就有了自己的书单。
在阅读各种专业翻译书籍之后,留意到作者提及的各种翻译书籍,就渐渐扩展各种老外撰写的英文翻译教材,比如William Zinsser的 《On Writing Well》,Brooks Landon的《Building Great Sentences: How to Write the Kinds of Sentences You Love to Read》,Douglas Robinson的《Becoming a Translat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等等。以枢纽书为基准打开的阅读视野,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楚自己读书的目的。
2. 制作读书笔记
读书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前提条件是你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走入了书的世界。
前面已经提到同书籍进行交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做读书笔记。那具体该怎么做读书笔记呢?
学生时代,每个人都学会怎么写读后感。有过这种学习经历的人,其实不应该害怕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难度,低得超乎你的想象。
读书笔记可以从一句话开始。这句话可以是当时你最真实的反应,你对书中人数的想法,比如是不是这个人太厉害了,在体力和精神都受到双重极限的情况下,还可以完成常人不可以完成的事情。一句话就可以整理了你的想法,增进你对图书的理解。
一句话的笔记,人人都可以做。
除了这种入门级别的方式,我们还可以采用“摘抄+点评”的方式来制作自己的读书笔记。摘抄,就是找那些你认为或是优美或是击中你内心的句子。我不记得在哪一本书上看过,但我始终记住了这个简单的句子: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走进情况不明的房间。”
对于一个女性来说,这绝对是保障自身安全的黄金准则。初见这个句子,这个句子激发了我内心对自我最为谨慎的保护防御机制。我对此的点评就是两个字:“分享!”
好的读书笔记,会激起你的灵感和你的思考,最后变成自己的语言,藏在你的灵魂和气质当中。
3. 活用读书笔记
做完了读书笔记,一定要学会把这些内容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读书才能产生最终的价值。否则很容易读完了一本书,偶尔大脑灵感闪现,冒出来的东西还是别人思想上的碎片。
这种活学活用在致用类书籍上尤为明显。
职场人士都有一个深恶痛绝的体验,那就是很多会议都是在浪费人生。多少人在会上讲着讲着,就变成了口若悬河的个人演讲秀,或者变成了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会,完全不顾其余参会人员的感受。大家要么盼望着会议结束之后完成工作,或者能够按时下班接送小孩。这种会议,简直就是一场心灵上的酷刑。
有很多书讲述如何提高会议效率,避免浪费参会人员的时间。如果书中的建议能够执行下来,这种无聊的会议其实可以避免。
会议上的讨论事项,只要抓住三点就行:
1. 什么时候开始落实?
2. 列出时间表。
3. deadline是什么时候?
其余的话,都是废话。会议主持者可以打断。
开会,就会有会议记录。为了避免把会议内容记成流水账,职场里的会议记录只需要三点:
1. 记录得出结论之前的讨论要点;
2. 记录会议的结论;
2. 记录会议的“下一步安排或建议”。
这样得出的会议记录,结果落实和跟踪,也就清晰明了。
我们都相信,读书可以很好的提升自己。但并不是说打开了书本,就能有所收获。只有掌握对方法,才能得到硕果。
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中提到了很多关于如何利用纸质笔记本和书写笔制作读书笔记的方法,读者需要判断是不是适合自己。对于我来说,敲击键盘已经是最高效的方式,拿起书写笔重新书写,不仅仅是提笔忘字的问题,还有书写速度和书面整洁程度都是考验,这也算是憾事一件了。电子工具滋养出来的惰性,对于我来说,已经积重难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