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注释】
▲教民:军事训练。
▲弃之:放弃了百姓,放弃了战争,放弃了国家。
【译文】
孔子说:“用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百姓去参加战争,等于放弃了它。”
【学而思】
与上章意思相同,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为政者需居安思危,重视军备,不注重军事等于放弃保家卫国的能力。
参读《述而篇》7.13子之所慎:齐、战、疾。
【知识扩展】
《司马法·仁本》曰:“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身,信见信。内得爱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战也。
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蒐[sōu]秋狝[xiǎn],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古人以仁爱为根本,以正义的方法处理国家大事,这就叫做政治。政治达不到目的时,就要使用权势。权势总是出于战争,而不是出于中和与仁爱。因而,杀掉坏人而使大众得到安宁,杀人是可以的;进攻别的国家,出于爱护它的民众,进攻是可以的;用战争制止战争,即使进行战争,也是可以的。因此,君主应该因为仁爱得到民众的亲近;因为正义得到民众的喜爱;因为智谋被民众所倚重;因为勇敢被民众所效法;因为诚信被民众所信任。对内得到民众的爱戴,所以能守卫国土;对外具有威慑力量,所以战胜敌人。
作战的原则是:不违背农时,不在疾病流行时发动战争,为的是爱护自己的百姓;不乘敌人国丧时去进攻它,也不趁敌国灾荒时去进攻它,为的是爱护敌国的百姓;不在冬夏两季起兵,为的是爱护双方的百姓。所以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备,必定危险。即使天下已经平定,全国欢腾,每年春秋两季还是要用打猎来进行军事演习,各国诸侯也要在春天整顿军队,秋天训练军队,这都是为了不忘记战备。)
注:《司马法》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军事著作,因为古《司马法》早已亡佚,到战国时,齐威王派大夫研究讨论古代的各种“司马兵法”,而把大司马田穰苴[ráng jū]的兵法也附在里边,故而定名叫《司马穰苴兵法》。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认为,把田穰苴的兵法附在《司马法》里边,就定名为《司马穰苴兵法》,未免把田穰苴推崇的过份了。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司马法》原有一百五十篇,可惜的是后来大部分遗失了,现只存五篇。北宋时期,《司马法》与《孙子兵法》等七篇兵书被朝廷汇编成《武经七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