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几年前南墙根处生长着一片山药秧。这次回到家中,只看到那边堆放着一些树枝,加上已经到了初冬时节,没注意到山药秧,也不知道老父亲老母亲进城之前是否把山药刨出来了。走过去看看,树枝上缠绕着几根已经枯萎的发黑了的山药秧,没有刨动的痕迹。
这片山药秧在这里生长了足有五六年了吧?记得好像是邻村的三姨送来的山药,然后,她和我父母一起种下了几块。此后几年,也无人打理它们,而且种在阳光不太充足的南墙根,但这些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却能够每年郁郁葱葱,秧子顺着枯树枝攀爬,竟然爬上了三米多高的墙头,绿色和暗绿色的心形叶片让这种农作物成为农家院落里的观赏植物。过去,郭固集老家地区是极少见山药的,更没有大田种植,因此,这种在其它地方,比如不足两百里外的焦作地区(古怀庆府)寻常的作物和著名补品(怀山药)在我老家平原地区却是稀罕物件儿,有乡亲来我家串门,看到它们总会稀奇地说,“哦,还种着一片山药啊”!
三姨每次来我家,都要看看那片她亲手种下的山药秧,她和母亲老姐俩,有时候还有提前退休的父亲,在那蓬植物前兴致勃勃地聊着。我和父母们其实是生活在姥爷家,也就是三姨的娘家。三姨是一名信用社工作人员,公家人儿,不知道是工作比较有闲暇、更多接触外边的机会多还是天性喜欢,她喜欢种花养草,喜欢引进新生事物,时不时地给我家也就是她娘家带来一些农家稀罕玩意儿。还有一棵当年在郭固集少见的无花果树也是三姨种在我家院子里的,长得那个旺啊,结的果实个头又大又饱满,还很甜。
乡村生活就是这样,亲戚们星罗棋布在周围不远处的村落,使得各个家庭之间来往频繁,亲情就这样持续维持着,并且在彼此之间留下这样那样的纪念物。我们为了更好的生活离开家乡,再也难以像在乡村那样与亲人们耳濡目染,是不是一种遗憾呢?
如今,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新村建设。郭固集南地已经开发出一大片亦乡亦城的新农村社区,旧村虽还未拆迁,但也许旦夕眨眼之间,这个在华北平原腹地、古黄河岸边生长了三五百年的、肮脏凌乱的古村老集便会消失不见,代之以现代化的、整洁的楼房社区和乡野公园。有些人对此如丧考妣,就像当年的孔夫子怀念所谓其命维新的周朝旧邦一样。能够保证人们幸福发展的传统精神当然要继承弘扬,然而,继往开来才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生命冲动和使命,这不是贪婪,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看看乡村新生代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事实上,有关乡村究竟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早已答案分明。少数人依仗资本和权力对乡村这场最后的资源盛宴的瓜分掠夺是贪婪的、无耻的,但那只是一时的罪恶、一些人和集团的罪恶,他们阻挡不了文明的进步,相反,他们很快就会被人类进步的洪流涤荡而去。
哈哈!一边逃离都市温情脉脉地留恋朴素的乡间生活,一边如此艳羡“破坏了乡村宁静”的城市文明,是不是有些精神分裂的嫌疑?
说过无数遍了,还想再说一遍,从来就没有所谓淳朴宁静的乡村,物质贫乏带来的更多人性的丑陋,更多愚昧和落后。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是造物主赐予人类的福地乐土!对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已经为乡村振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其核心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一个民族走向科学理性的必然,无论多么道貌岸然多么顽固的势力都无力阻遏。我坚信,中国的乡村振兴将超越西方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既吸收他们的文明成果,又能避免重蹈它们带来的对人性的异化折磨。
看,乡间生活就是这样,都市生活中的哀怨就这样被四季田野风吹散了,阴郁的心情就这样被四季明媚的、和煦的、灼热的阳光暴晒消散。
我把枯树枝搬开,开始出山药。“出”是老家方言中一种地下作物的收获方式,比如“出花生”“出红薯”,挺形象。出作物是农民们充满希望的收获时光,也是最累人的农事之一,但如今我却回忆不起来少年时期“出花生”“出红薯”时候的腰酸背痛。至于这次“出山药”,只是类似城里人周末农家游的娱乐,因此,我兴致勃勃。想起来挺有趣,祖辈的城里人之所以觉得干农活是快乐的,也正是从周末娱乐中得来的感受。也正因此,我一直认为,不同阶层的人们是无法沟通的,即便是郑州北京一名以理性追求为主要精神品质的知识精英也是难以理解郭固集村民们的喜怒哀乐的。
山药往往扎根很深,尤其是我家这片宅基地是把一片池塘填满得来的,所以,我想着,这几株山药应该藏得更深。所以,我从离开山药秧根部老远的地方开始挖掘。几铁锨挖下去发现,这片土地是沙地,那么,山药会扎根更深。可没想到,仅仅几分钟,一段山药就混在土中被挖了出来。好家伙,竟然是一段铁锨把儿粗细的山药,被挖断的茬口白生生的,渗出喜人的汁液,就像从超市买来的山药。呵呵,自家院子里产出了市场上才有的山药,这种感受让人惊喜。
我又用铁锨小心翼翼地挖了几下,然后,找来一个生锈的小铁铲,用它顺着那根被挖断的山药一点点地清理松软的泥土。这活计不算累人,但我还是汗水满面。我用手臂擦擦汗水,一些沙土粘在脸上,我一下子就闻到了那种熟悉的泥土的清香,儿时干农活时候留在记忆里的泥土的清香。我抬头看看偏西的日头,轻轻地笑出了声儿。
没想到,这么几株没有施肥、没人管理的秧子下边竟然结出了那么多的山药。粗大的像铁锨把儿,小的手指头粗细。大半个小时过去,回头看看,啊,竟然有了一堆粗细不等的、毛茸茸的山药!
周围应该还有更多的山药,就此而至吧,这些足够我一两个月的配菜。我喜欢山药那种滑溜溜、脆生生的口感和微甜的味道,据说它们还很有营养,甚至近些年被炒得神乎其神,这是山药的幸运啊!不过,还是留些种子,以便来年开花结实。
与大自然亲密交流是人类的生命本能和最大快乐,想一想,在乡间生活,拥有一片土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种秋收,本该是多么巨大的幸福。人类一直孜孜以求这样的田园生活,却总在感慨后离开土地,建设和走进城市。依恋土地往往被嘲笑为所谓的“小农意识”。也难怪,大地那么广袤富饶,土地却总是无法满足耕种者的希望。人类对于富足的物质生活的追求,也并非总是贪婪的,造物主创造了人类,就是要让他们适度追求快乐。
我这个农家子弟衷心期待着乡村振兴一天天开花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