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大年三十,我就会羡慕起北方人来。
倒不是因为吃饺子本身,而是因为包一顿饺子这件事更省事儿,而我们筹备一桌年夜饭年三十那天中午就得开工了。
以前物质匮乏的时代,我们总能被那顿大餐激励的干劲十足,而现在做年夜饭的热情全得靠情怀来驱动了。
我时常在想,饺子能成为北方过年必吃的美食,省事儿是否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呢?
那我们得往回看,去历史上看看它是如何演化的?
关于饺子怎么来的,网上最知名的一个传说,那就是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为了治疗冻耳病,就把驱寒的药材像羊肉和胡椒裹进面皮里,做成耳朵的样子,取名“娇耳”,煮熟后和一碗热汤一起给病人喝。
病人吃完以后寒气尽去,然后身体就康复了。于是越来越多人因为吃了它治好了病,这个方法也被流传了开去,后人为了纪念医圣的这个事迹,在寒冷的冬至(古时这一段时间有好几个节日)开始吃起了饺子。
当时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如果这个故事的本质是因为饺子和耳朵有点像的话,馄饨更像吧?!
后来才知道,饺子的名字源于宋代的角子,角子以前才是娇耳,而在大多数历史文献里,统一都称为馄饨。
也就是说饺子只是馄饨的一个分支而已,
直到明清时期,饺子和馄饨才开始正式的进行区分,并且饺子因为蹭上了春节这个大热点,从而开始赶超馄饨,变成了中华美食的绝对代表,没有之一。
具体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据文献记载,在东汉饺子这种食物才真正出现在文献里,但是并不代表以前就不存在。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不可小觑的,在春秋战国后期,小麦磨成粉的工艺已经成熟,各种饼的制作也开始流传开始,那么菜和面的融合肯定已经有了很多种吃法,其中就有曾经出土的青铜三角形饺子。
但是真正流于记载的,当然得有一个名人来背书,最好还具有故事性,这就是咱们中国文字传承没有断层的好处了,不像埃及和苏美尔文明,翻译个古代文字要折腾上百年。
这也许才是张仲景发明饺子的真相,当然那时候都是叫做馄饨。
在唐朝出土的墓葬里,有饺子和馄饨非常鲜明的区分,但是文献里一直是混称的,这也造就了饺子和馄饨相爱相杀上千年的的原因。
就像我们家和外婆家,同样的覆盆子和树莓,方言称呼竟然是相反的,小时候两伙人经常吵起来。
后来因为其食品特色而出现的名字牢丸(包裹牢固的丸子),在宋代出现的别称角子,都是对于馄饨和饺子的统称。
同时在这上千年里,饺子因为制作方便,四季皆宜,好吃暖身管饱的特色,一直被当做节日必备美食之一。
那么最后饺子是如何蹭上春节的车的呢?而且一吃就是五天这么霸道的呢(初一到初五都吃)?
大约在明代,春节期间,常常有正月前几天、除夕之后几天里不能动刀、不能做菜之类的传统。另一方面春节了总得让厨房里做了一年饭的人休息一下呀?
很多春节期间不能这,不能那,本质上都是想让这一群人好好休息一下,享受物质匮乏年代里不容易的
再加上新春佳节,新旧交替的日子,团聚幸福的日子,就需要那么一道美食,一道方便烹煮,容易保存,味道又得配得上过年要吃好吃的硬需求。
最后还得材料容易寻找,做出来的食物还得精致有面子。
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美食,饺子当仁不让,慢慢的大家都开始发现它的好,并且也为它的别名之一“角子”赋予了新旧交替之意。
实际的物质上硬需求,加上文化上又赋予了意义,最后还加上了张仲景的传说,一个流行趋势便势不可挡。
馄饨和饺子的千年纠葛,终于以饺子夺得春节专属权的胜利而告终。
另外,我非常喜欢吃饺子,特别是荠菜猪肉馅的,简直完美!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