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6
作者 l 穆宁
来源 l 穆宁说(ID:穆宁talk)
2011-2020,微信9岁了。
9年以来,微信发展可谓迅猛。在超越腾讯自身内部社交产品QQ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拓展疆土,与支付宝、今日头条等平台,在支付、内容输出等领域激烈竞争。
站在9年发展的时间节点上,微信开始了新的思考。
“微信团队现在这么大了,我们面临的问题,从早期的‘怎么做’,到现在的‘做什么’。” 1月9日,2020年微信公开课上,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表示。
张小龙承认微信过去的两大失误,其中一个就是短内容创作生态的不完善,并预告“新版本即将上线,微信将发力短内容”。
微信足够大,每个新功能都会引发热议,也搅动行业竞争,但像这次主动强调某个新业务,并不多见。
那么,张小龙口中的“短内容”会是什么呢?
网上的分析文章已经多如牛毛,在此不再赘述。为了得出结论,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从过往张小龙在饭否上发布的日记中,我们能否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这个叫@gzallen 的饭否用户,就是张小龙。
最后一条饭否发表于2012年4月9日,那时微信已上线一年有余,而就在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突破1亿。
从2010-2012年,这2359条饭否,一如大量饭否用户那样,表现出来的是自言自语,又像是随时在捕捉与表达日常生活下内心的一些小灵感、小想法。
而在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微博开始了井喷式的发展,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万。
在微博火热之前,网络论坛、博客、新闻跟帖一直是三种最强大的网络舆论载体。但在2010年,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更多地转向微博。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22%。
2011年开始,微博将持续快速增长,并从精英走向草根,从“围观”名人到网络社交。
张小龙口中的微信“短内容”,被认为是对微博的最大冲击。
我从他2000多条饭否记录里,摘录出了7个有关于张小龙评价微博的内容。
并希望从这些内容里,找到张小龙对微博,这一短内容的元形态的认识,以及他对微信下半场发展的野心。
01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
张小龙: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微博像是一个环境,但它不会主动刺激人,所以是个伪环境。到微博看东西是不人性的,哪有到环境里逛逛再决定做什么的,那不叫反应。而是当环境发生了点什么事情刺激到人了,人做出的行动才叫反应。所以,微博之后,将是推送。”
2011-11-07 03:48-饭否
张小龙对对信息互联有很深度的思考。
张小龙说,当前人们看到屏幕上的视觉信息,超过了现实中眼睛看到的信息。人们看到的是远方的图像,听到的是远方的声音。从前一个人的世界,他的大小,是由他的脚的行走半径来决定的,现在一个人的世界的大小,是由他所获得的信息的宽广度来决定的。
在张小龙眼中,信息的宽广度和质量是第一位的。
但是,当前人类对于信息的广泛连接带来的影响的思考 ,是落后于网络的发展速度的。张小龙担忧:人们真的能驾驭这种信息互联吗?还是说,技术在引导甚至控制人们的生活方式?
当前很多人是被动信息获取的。被动获取信息的坏处在于,“系统”给你推送什么信息,你就只能看什么信息,信息也决定了你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这也正是张小龙曾说的,人是环境的反应器。微博像是一个环境,但它不会主动刺激人,所以是个伪环境。到微博看东西是不人性的,哪有到环境里逛逛再决定做什么的,那不叫反应。
02 真实环境的再优化
在被动获取信息的背后,其实是人与技术及“技术价值观”的重要课题。
张小龙说:你所看见的,或者说,你所阅读的,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想法。用户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决定了他的格局与视野。
互联网让信息唾手可得。可是,从信息的海洋中获取什么样的信息是个很有挑战的问题。
所以,微信公众号做到了基于微博形态的第一步优化,即“推送”。用户不是进入环境后再决定作什么,而是收到环境的反馈后,再决定是否进入环境。
但本质上来看,仍未解决信息茧房的问题。因为用户对信息的选择是有限的。张小龙认为,看似我们面对海量信息可以自由选择哪一些看、哪一些不看。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有时间去一一筛选,导致我们看到的总是局部。 包括公众号,看似可以随便关注,但是你的选择其实是有限空间的。
03 短内容形态的猜想
未来来看,微信短内容一定会保留“推送”的机制,以保证微信环境的科学与秩序性。
张小龙在分享中说:我们很重视人人都可创造的内容。朋友圈之所以默认是发照片视频的,是因为当时我有一个认知,对于十亿人来说,让每个人发文字是不容易的,但是,发照片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所以,相对公众号而言,我们缺少了一个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因为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天天写文章。公众号发文对普通用户而言,门槛依然过高。
从张小龙的发言来看,微信的“短内容”将围绕朋友圈进行,并利用更多的参与者和强大的协同过滤机制来向用户推送内容。
微信“短内容”的筛选将依托社交关系中的人对有价值的内容的判断(用户转发、点赞、评论、收藏),通过用户行为来判断内容的价值等级,再通过微信朋友圈把内容分发出去形成扩散。
在这个过程中,社交关系链里面,人人都是内容生产者,人人都是是编辑,人人都是渠道”。
02
他人即“地狱”
张小龙:
“他人即地狱,那么,微博是地狱的复数。”
2010-12-14 16:30-饭否
“他人即地狱”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1905-1980)在其戏剧《间隔》(又称《禁闭》)中的一句台词。
萨特后来的解释说,有两层意思:
1、与他人关系恶化时,他人即地狱。
2、一个人的判断太依赖别人时,他人即地狱。
一个人丧失自我主观意识,处于被环境的支配下,这个人即沦为“他人”。这是很可怕的。
微博有它的优势,他让新闻不再容易封锁,让言论更加自由,在一些非常时刻总是只剩它能用。
但同时,它让我们置身虚妄,如果哪天说句什么话或者摘录了个段子转发了几万,你会觉得满大街都在传诵你的名句,赶上个什么事件,人们总是情不自禁投身其中,而且会以为塔克拉玛干里的仙人掌们都在讨论这事。
如果沉迷其中,除了一点点启发和在其他地方也能看到的资讯,你收获的全是情绪。
就像赵小龙在饭否中说过,“饭否上能看到很多真实的情绪外泄,不像微博都是围观别人的苦难和炫耀。”
如果你想保持客观冷静,又会在甄别各种消息的真假里花费了太多时间。你刷了半天,觉得知道了不少大道小道消息,第二天全忘了,反倒是和朋友的一次长谈,和家人的一次聚餐,和女儿的一次外出更能触动人。
微博的生态和中国社会其实差不多,千分之一的人本来就有点身份和话语权,千分之四的人用心在经营自己,剩下千分之九百九十都是草民,风吹草动一地沙子,乐观的草会以为自己是风,悲观的草会觉得自己是沙。至于那还有千分之五去哪了……他们正在冒充那千分之一。
之于微博,微信让用户找到了自我的存在感。
“这个不对”是张小龙的口头禅。
张小龙 2010 年在饭否写道,“凡是有老板参加的会议就拼命发言的人,凡是有抄送老板的邮件就拼命回复的人,直接炒掉根本不会影响任何业绩,而且团队的开心度上升了。”
微信本身在践行着保持自我意识这一准则。无论什么情况下,当其他app在春节期间变成喜庆的红色logo时,微信始终是绿色。
就连微信好友数5000,以及群聊二维码加入人数100人的限制,也是在数年后才进行更新。
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说,社交的本质是一个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一个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设,希望别人能够接受,这本是就是在为用户建立独立意识。
理解自己的人设跟别人认为自己的人设是不一样的,和别人沟通的目的就是让别人认同你所认为的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不是让用户成为别人认同的人设。
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1亿用户,使用了微信朋友圈的“三天可见”功能。
微信的朋友圈变成了工作圈,从最初的有趣和分享,变成了满眼的广告和乏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离朋友圈。
现在微信面临的问题是,用户并不想社交。微信让生活和工作完全融为了一体,用户觉得有压迫感,没有了喘息的机会。
微信短内容的形式,一方面既是对用户“逃离朋友圈”行为的召回,也是在为用户创造一个新的输出环境,宣泄社交压力。
03
用畏惧保持“清爽”
张小龙:
“那些微博上收听一个人还要弹个框的烂体验,真实意图是,提高用户的收听门槛,让用户以后逐渐畏惧收听,来保持timeline的清爽。”
2011-05-21 14:41-饭否
张小龙对微博的这句评语,非常的耐人寻味。
微博上关注一个用户的弹窗从体验层面上来看是不好的。但从用户的使用场景来看,正是通过了这样的复杂交互,让用户保持克制,谨慎筛选所要收听的内容,保证timeline展示内容的质量。
曾经有一段对微信团队的采访内容,深刻体现了用畏惧保持“清爽”:
Q:为什么要做朋友圈这个产品?
Kink:微信除了流通聊天信息以外,还可以流通什么样的信息?我们是带着这样的初衷开始设计这个产品的。
Q:你们做了多少个朋友圈测试版本?
Kenbin:一开始,开发团队选择用英文字母A、B、C来标注版本,可26个字母用完了,都还没有改出一版满意的,于是只能用阿拉伯数字接着标。到产品上线时,内部已测试了34个版本。
Q:“赞”和“评论”为什么要隐藏?
Ts:在最初的设计中,这两个按钮是放出来的,但观察发现对于朋友圈的极简界面来说,放上两个按钮过于抢眼了,为了保证内容在Timeline是主体,后续就把它们收到一个按钮中去了。
Q:朋友圈为什么要取消滤镜功能?
Kenbin: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取消图片滤镜功能,一方面保持了timeline的图片显示风格统一,让界面更清爽。同时另一方面,也让用户保持克制与畏惧,做最真实的自己。
赞和评论收到一个按钮中,一方面保持了timeline的清爽,同时也通过增加一步用户的交互行为,点击按钮后选择“赞”or“评论”,使用户克制自己的内容输出行为,提升互动信息流通的质量。
当微信增加一个新功能时,通常都要用户自己去主动获取,然后才会出现相应的入口。之前的小程序是如此,现在的“看一看”和“搜一搜”也是如此。微信官方并不会主动给你添加这些新的功能入口,尽管这些新功能很棒。
这本身就是一种用畏惧保持“清爽”的表现。
微信的用户体量太大,那么对于每类用户微信的定义都不一样。比如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只想用微信来跟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视频聊天,收收红包什么的,对于其它的新功能需求并没有要求太多。
这样微信因为没有自动添加入口,就不会去打扰这一部分用户,保持了自己的一贯的简单易用。
对于另一部分用户来说,他们对新鲜的事物都很好奇,比如互联网的从业人员,有什么新功能都会第一时间去尝试探索。那么你必须自己去找到入口并亲自打开功能的开关。
就像在现实世界中,你想要得到某个东西,一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只有你自己主动去获取的东西才是你需要的,并且在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后会懂得珍惜。
微信的其它很多小细节都采用了类似的哲学,比如:
公众号的关键词回复:想要得到,自己动手去获取。
订阅号的折叠:订阅号在刚发布的时候是展开的,到了5.0版就被折叠了。再后来,订阅号的未读消息气泡变成小红点,进一步降低了用户对订阅号的打开率。
按照正常的产品思维,一个产品的用户越活跃越好,用户在上面所花的时间越多越好,产品在讨好用户,用户要什么,app就做什么。
而微信在一定程度上,却是反过来的。清楚自己的明确定位,而不是用户要什么就做什么。用户通常并不真正知道想要什么。
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保持克制,尤其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同样作为社交软件的微博,不要说克制了,可能连基本的尊重用户都做不到。
2011-2020,微信陪我们度过了九年的岁月。
在这个信息过度饱和的时代,文章,游戏,电影,短视频,每时每刻都在被生产出来,而这些内容载体不就像是一朵朵小花。
你看到了,它便绽放与你看。你没看到,它便与你毫不相干。这是对内容分发的诠释,也是对“时刻视频”只能保存一天的解释。
而无论内容平台与工具如何发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产品如何蚕食用户的时间,也只是在万花丛中多一点红。人们沉醉在这繁花似锦的内容海洋中,获得了的欢愉,也失去了人们面对环境的敏锐感知,失去了对环境的自我判断,失去了理性与克制。
保持人对环境的敏感性,保持人的自我意识,保持人的克制与畏惧。这正是微信未来要做的三件事。
就像张小龙在微信7.0版本里开屏页面写的那句话:
“因你看见,所以存在。”
扫码加入穆宁的知识星球
和300名优秀的人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