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实习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了,和家人闲坐聊天的场景也不是第一次在睡梦中出现了。
仔细数了数,今早那场应该是第六回了吧。我真的非常非常想家了。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恋家的孩子,身边的朋友们也都这样评价我。不管在哪里,离家多远,只要有距离在,只要是一日三餐午法回家解决,我都觉得好难过。
当然,这个“家”指的是有爸爸妈妈在的家。少了谁都不能算是“家”。
记得还在读高中的时候,学校是在市里,离家有四十多公里,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从高一开始便补课,没有两天的周末也没有两个月的寒暑假,想家想得最厉害的时候,都会趁着仅有一个下午的休息时间冲到车站,然后踏上带有熟悉乡音的那趟班车。到家后也只是和家人简单吃顿饭,在村子里逛一逛,然后赶着最后一趟班车回学校上晚自习。
虽然晕车,时间也很赶,也没能在自己的房间里好好睡上一觉。但还是好满意。
再后来离家越来越远,回去的次数也就少了许多。由原来的周末亦或是法定节假日到现在的寒暑假,像极了传说中的那句话“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是的,再无春秋。有时候连“夏”也变得好艰难。
02.
前天刷朋友圈,刷到老乡同事晒飞机票的那一刻,实不相瞒,我真的心动了。
她回家了。从厦门到南宁,16:30落地,带着我的羡慕。
后来我也偷偷的查了一下机票。看了看,内心挣扎过后,还是觉得算了。“算了”,这是一个非常丧气的词语。因为很多时候打败人的往往不是事实或是道理,而是别人对我的“算了”,还有我对自己的“算了”。
倒不是机票太贵,也不是时间不够,而是自己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上班,身上的钱已经不剩多少,如果一咬牙就买了这两张机票,后面的生活会变得很艰难。的确是很冲动的一种行为。
很欣慰,自己能够控制得住自己的“欲望”了。回家的欲望。
03.
煮早餐时,床上的时候突然震动起来,拿来一看,原来是老妈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她问我明天弄的道法是不是可以用我房间里的书,带着小心翼翼的询问。这个女人向来都是如此,什么都很尊重我的感受,什么都以我的喜怒哀乐来行事,爱得小心翼翼,却又保护得明目张胆。
我真是爱死了这个女人。
农村里向来迷信,总觉得没有什么事是一场法事不能解决的。去年年底,姑婆建议老妈带我去道长家算命,原因是那年的我出奇的“黑”,也就是一切都不如意。老妈翻出箱底的八字带着我一起去到算命老先生家时,我格外紧张。因为这是我们家第一次“迷信”。
我在桌子旁边坐着,老妈和老先生在一边讨论着我的八字,很多词汇都是我无法理解的,也是解释不通的。总之,我听到的结论是坏的。
还是决定做一场法事驱散霉运,也是为了我能够顺利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日子订在了明天。
嗯,这是一场从去年年底就开始谋划的活动,久远得我都已经忘记,若不是母亲的提醒,还真以为那个飘着小雨的上午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
我问母亲可不可以用另一个书架上的书,那里摆放着的都是高中课本和练习册,比较有意义。她连连说好,没有一毫的争论和大道理。
母亲说明天姑婆和外婆都会来帮忙,东西已经买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啊,我这个“主人公”竟然不在场。
嗯,挺遗憾的。
外婆和姑婆真的是两个极疼的的人,童年记忆的一大半都与她俩有关。
可惜,我只能在一千五百公里城市“参与”着这场为我而起的活动。
04.
你脑海里的故乡是什么颜色的呢?
是夕阳西下的“红”和外婆浅唱的歌谣,还是清晨迷雾的“白”附和着公鸡的鸣叫,亦或是夜里的“黑”和窗外的蝈蝈声?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寒假变得格外漫长,对于只有春节假期才能回家团聚的人来说,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变成了加长版,而对于无法回家的人来说,却是格外煎熬。
尤其是刷朋友圈时看到那一张张类似复制粘贴上一个朋友发的红薯窑和竹筒饭图片的时候,心痒的程度是无法形容的。
红薯窑和竹筒饭简直就是我对故乡最深的回忆。因为那是我们从小便开始体验的快乐。
再和同寝室的同事聊起这两样快乐时,她们都无法理解我的激动和渴望,因为她们从未参与也没有见过红薯窑和竹筒饭是如何做的。
我想,这便是故乡最大的不同。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的故乡也就都不同。
但每个人又都一样,一样怀念和喜爱自己的故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