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井印痕之立萍

作者: 半井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15:50 被阅读3次
半井印痕之立萍

第571枚。

石材:壽山石。

釋文:立萍。

第一,説立。

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說文解字》)

住,就是站住,站立。大就是人形,一,代表大地。人站立於大地之上。

我看到過有一種很牛的解釋:立有三重內涵,一是空間上,與“臥”“伏”相對,強調縱向高度上的延伸,有居高臨下之感,二是時間上,與“行”相對,強調不變不動,三是時空意義上,強調從無到有的過程,創立,建立。

這個解釋也把人的三維空間屬性說到了。突然想起劉慈欣《三體》中的降維打擊,可怕。

幾句詩: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屈原都擔心自己老去時沒有好的聲譽,我們憑什麼還不努力呢?不過更多時候,我們大概不是不努力,衹是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太多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了。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李延年吹她妹妹也是古今第一人了,傾城傾國,這人的美到底如何?沒有人能說清楚,沒有細節卻讓人無限遐想,虛實之間,美至無限。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袁枚捕捉的生活細節讓人讀之莞爾,多少人又因此想起自己的童年?

第二,説萍。

萍,苹也,水艸也。(《說文解字》)

萍就是浮萍,池塘、湖泊隨處可見。

最有名的詩句大概應該是

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萍生於水,看似無根,隨水漂流,位置不定,故有漂泊之義,萍與萍相逢太具偶然性,中國歷來是農業社會,熟人社會,那些常年漂泊之人主要有三類人,一為經商求利之人,二為遊學求仕之人,三為戍邊保國之人,生活所迫,背井離鄉,偶一相逢,感概自不相同。

此種感概即便到現代也不曾減弱多少,曾有一首傳唱度頗广的歌——《萍聚》,大家有興趣可再聽聽。

在詩中、在歌中聽到自己的人生,就聽進去了。

另有一句“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其“青蘋”常被誤用為“青萍”,大概是“青蘋”之“蘋”簡化為“苹”,所以有此誤用。“青蘋”是陸地上的草,大概是四葉草之類,這樣才與上句“生於地”對應,否則上一句説“生於地”下一句就“起於”水生的“青萍”,不合邏輯。

第三,刻印。

兩字字形為小篆字形,“萍”字沒有用《說文解字》韻部篆字,而是用與楷書字形相當的字形。開始刻了一個甲骨文“立”加小篆“萍”的樣子,效果不好,磨了重刻。左右邊框都有加以利用為字形筆劃。

半井印痕之立萍 半井印痕之立萍

相关文章

  • 半井印痕之立萍

    第571枚。 石材:壽山石。 釋文:立萍。 第一,説立。 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說文解字》) 住,就是站住,...

  • 半井印痕之湘

    釋文:湘。石材:老撾石。 字形以甲骨文為主體。三點水中間一劃兩頭出邊框,流轉不息。

  • 半井印痕之孫

  • 半井印痕之雪峰

    释文:雪峰。 石材:寿山芙蓉石。 雪,凝雨說物者。从雨,彗聲 。 ——《说文解字》此处采用《说文》篆字字形,与“峰...

  • 半井印痕之夏

    石材:寿山芙蓉石。 印面大小:1.0×1.4cm 这枚小印章石质细腻,润泽淡绿,难得。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解...

  • 半井印痕之稚

    第566枚。 石材:壽山芙蓉石。 釋文:稚。 第一,説稚。 稺,幼禾也。(《說文解字》)稚,說文解字寫稺,依篆韻部...

  • 半井印痕之懿行

    第591枚。 石材:壽山石,瓦當鈕。 印面大小:2.5×2.5cm。 釋文:懿行。 第一,説懿。 懿,專久而美也。...

  • 半井印痕之朝旭

    第574枚。 石材:壽山石。 葉片印紐。 釋文:朝旭。 第一,説朝。 朝,朝,旦也。从倝,舟聲。(《說文解字》) ...

  • 半井印痕之夢

    夢字甲骨字形三種。 都有很萌的大眼睛以及可愛的眼睫毛。我個人覺得字形絕類純真孩童睡著之狀。 好夢留人睡。

  • 半井印痕之遇見

    遇見。“遇”取自石鼓文,“見”字取自甲骨文。 一生會遇見多少人?又會經歷多少事? 石頭可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半井印痕之立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ql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