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视窗原名叫乔哈里视窗,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之为自我意识的发现与反馈模型。
乔哈里视窗根据“自己知道——自己不不知道”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道”两个维度将人际关系分为:公开象限、隐私象限、盲点象限、潜能象限。

这个模型和领导力有什么关系呢?
公开象限(自己知道,他人知道)
这是沟通中最理想的一个区域,说的是在企业中领导和员工在沟通的时候,因为受到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影响,能做到同频共振,信息互通。
隐私象限(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
作为领导的你在布置工作的时候或许都有过这样的困惑,你认为自己已经表达的很清楚的,但是下属却一脸茫然,于是这个时候你开始反问员工:“还要让我再说第二遍吗?”
盲点象限(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
作为领导者也并不是全能的,也会存在很多知识的盲区。如果领导者在布置工作的时候如果能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与员工的沟通就能通畅很多,单事实上很多领导喜欢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做决策。
潜能象限(自己不知道,他人不知道)
作为领导经常会掉进自己的能力陷阱里却浑然不知,虽然与员工朝夕相处,但是并不清楚每一个员工的实际能力,更别提充分挖掘发挥员工潜能了。
如何通过沟通视窗来提升领导力水平呢?
1.公开象限——信息共享
领导者扩大公开象限的方法就是通过构建方便、快捷的信息共享的机制来实现高效沟通。
比如,当聊到我们企业价值观时候,大家都知道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团结协作”,同时领导在布置工作任务的时候,员工也因为这一企业文化的影响,很快与领导达成共识,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2.隐私象限——自我揭示
在隐私象限领导者最正确的姿势是不断自我揭示,同时也要鼓励员工自我揭示,减少彼此的隐私象限,扩大公开象限范围,达到信息共享的局面。
如何自我揭示呢?
常见的误区有两种即:“不好意思说”和“忘了说”。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比较含蓄,因此领导和员工“不好意思说”的局面时有发生,纵观历史会发现因为“不好意思说”而导致的惨案比比皆是。而且往往因为“不好意思说”最后导致企业老板来为这个结果买单。
还有一种情况是领导者“忘了说”,比如领导布置工作的时候以为员工都清楚,但事实并非如此,最终带来的后果并不亚于“不好意思说”。以下沟通漏斗示意图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忘了说”。

如何避开因为沟通漏斗导致的坑呢?
教你一招:布置工作五步法。
第一步:给下属交代清楚,明确具体的任务;
第二步:让员工复述一遍,防止领导陷入到“知识的诅咒”;
第三步:给下属交代或者询问下属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不同,想法和思路就不一样;
第四步:工作当中如果遇到意外怎么办?什么事需要请示,什么事可以自己做主,也就是责权利在这一步要分清楚;
第五步:如果这件事让你做,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这一步是充分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员工的参与感。领导者在不确定情况下要充分给员工赋能。
3.盲点象限——请教反馈
请教,即有效提问。有时候提正确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高效。
反馈,即有效聆听。对领导者来说,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技能就是“有效聆听”。
不管是提问,聆听,双方都要有反馈,无论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都需要领导者积极探索、主动获取、及时给予,而不能等着别人主动来告知你,尤其领导者的地位比别人高的时候,更要积极、主动、及时的向他人请教和反馈。
4.潜能象限——GROW模型
GROW 模型出自《高绩效教练》这本书,G(Goal) 代表目标设定,R(Reality)代表现状分析,O (Option)代表方案选择,W(Will) 代表意愿。

当领导者在面对一项大家都是零基础的工作任务时可以用GROW模型解决这个难题,既能解决问题也能充分激发员工潜能。
实际工作中可参考以下常见问题:
G(Goal)目标设定
我们做这个项目的目标是什么?
什么时候实现?
实现的具体标准什么?
R(Reality)现状分析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做哪些努力?
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目前的差距是什么?
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O (Option)方案选择
可提供的方法有哪些?
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可以参考?
目前方案可行性有哪些?
W(Will) 意愿即行动计划
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需要哪些资源或支持?
领导力的诀窍就在于不断扩大公开象限,减少隐私象限,避开盲点象限,不断提问从而挖掘领导者本身和员工潜能象限,才能真正体现管理的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