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学课文《小猫钓鱼》,小猫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追蜻蜓,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小孩子记住了大人讲的道理,做事要专心,应该一心一意。
这个道理虽然早知道,但是做到却很难。做不到的人大概很多,所有古人也有类似的表达,“逐鹿者不顾兔。”(《淮南子·说林训》)追鹿的人顾不上看兔子,强调目标专一。
做事情,最忌目标有变化。
目标不能始终如一,等于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自然也就无法抵达。
目标选择犹疑,即使最后没有改变,但是也会因为选择的不坚定,而在执行过程中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大大影响目标完成的效率和效果。
成年人所以也犯小猫的错误,或者逐鹿顾兔,主要的原因在于常常分不清蝴蝶、蜻蜓、鱼或者鹿、兔究竟那个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有这类困惑的人应该很多。有时候,自己明明选定了一个目标,努力了一程,发现离目标的距离仿佛没有改变,就怀疑起自己的目标。其实,这时候的人,要掂量的不是目标,而是自己,要问问自己的内心,这个目标是自己真心想达成的么?这件事是自己真正热爱的么?自己能够为它吃无数的辛苦而无怨尤么?如果回答确定,那么就不必犹豫,坚定地走下去就是了。如果回答不上来,那么就需要调整自己,寻找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重新规划目标。
有时候,自己选择了目标,但是听到周围的声音,与自己的想法很不一样,或者自己跟周围去做了比较,发现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就打算改变目标,想调整成与大家差不多的目标。这种盲目从众也是不必要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要走的路,且你之为你,一定有仅属于你的特质,发展的目标,还是按自己的意愿,走自己的路为好。当然,也可以听师长朋友的建议,但是,最关键的决定,还是应该由自己把握和拍板。
所以,先寻找确定自己“鹿”,然后就穷追不舍下去。在逐鹿的过程中,不要怕吃苦,并努力学习猎鹿的本领,最后,总会抓到自己心仪的那一只鹿。
时间总是有限的,越早思考,早确定自己的目标“鹿”,就能越早接近自己的鹿,并捕获它。早早动手,也许自己都能建一个鹿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