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说两堂“同课异构”课

说说两堂“同课异构”课

作者: 荆芥草 | 来源:发表于2017-05-06 06:32 被阅读113次

    我们六中和十一中合作举行了一个“同课异构”活动,语文组的教研题目是《中考语文的识字和写字专题》。“青年节”这一天,我们参加了听评课,受益匪浅。

    郭老师的课堂

    郭旺兴老师的课:有味。

    郭旺兴老师设计的是讲“六书”。他的板书从头至尾都是用毛笔蘸着清水在黑板上书写,仅这一点,就让听课的老师报以青眼有加。他的课堂线条极其清晰:出示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练习,在讨论点拨中让学生领会要旨。“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郭老师以学生能够辨识“六书”为目标,展开课堂。我发现他分析例字时,诗词典故,随口就来;例字的渊源用法如数家珍。我们都听得入了迷。这些传统的文字学知识,又有多少人知道,课上,他深入浅出地奉献给学生。学生通过对“六书”理解和共鸣,点燃了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原来他注重的是“大语文”观啊!我平日上课,着力于文本解读,立足在“文章说了什么”,但郭老师自己开发课程资源,上了更高的层面。他的淡定沉着是让人惊叹的,他总是能够给予学生非常充分的思考时间。他的课堂大部分时候很静,很理性。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比较陌生,郭老师也不着急。学生回答不上来,他便说:“请听老师讲。”他便从容地讲,让学生记笔记。在讲台上,郭老师儒雅得让人感动。他对学生的礼貌谦恭几乎表现在每一个细节中,“请”和“谢谢”是那么自然地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课堂上可以看出郭老师和孩子们很融洽。

    我观摩着郭老师的课堂,心生感慨。他对语文知识的敬畏,对语文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他的不造作不矫饰,他的坦荡和儒雅,他的平民化的教学风格,都让我深深自省。

    评课时,他又抛出自己下一节课的内容:书法中的汉字有变化、书法临摹、临摹与抄袭比较……我们心生向往,只能拷回课件领略了。

    郭老师的课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这节课如果放在初一或者初二,会更好,学生在不断的反刍中,会掌握得更扎实。当下面临中考,孩子们没有宽裕的时间消化。

    郭老师理性、厚重、成熟,我也会慢慢消化……

    刘老师的课堂

    2、刘雪梅老师的课,有料!

    刘老师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梳理了“中考认字与写字”这一专题的知识点。她从课标的要求说起,娓娓道来。她的音色甜美温婉,令人舒心。我一走神,觉得她当个播音员,定会展现有血有肉的人物情感,迷倒一片。

    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生,她却丝毫不紧张,课堂上居然如此温情,你是想像不到的。她的语气语调神情,举手投足,无不体现着对学生的关爱。她就是那么慢慢地和学生靠近,不急不躁,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失。她不是上课,而是像拉家常,有一种和谐温情的东西氤氲在课堂上空,让你的每一个毛孔都很舒适。

    当孩子们上达下应时,刘老师就蜻蜓点水一般闪过知识点;当孩子们面露不解时,刘老师就放慢速度,多举几个例子,直到他们明白。孩子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随着空书,兴味盎然!是啊,经过几次的会考模考,孩子们对浩繁的汉字音形义,确实一筹莫展,有点犯怵。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下,孩子们许多滞点在这一节课得到贯通,那喜悦,溢于言表。课堂随学生意愿而流动,关注了学生,尊重了学生。但时间的流逝也是无情的。最后,精心编印导学案,没有时间全部完成,就必须下课了。

    我想,课堂的“收”与“放”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也是永远的教研问题。只要学生能真正收获,为什么教师不能多讲?为什么一节课必须听说读写样样齐全?

    评课活动

    3、谢谢郭老师,谢谢刘老师!

    我们知道:做课,太难了!课堂的突破好像鲤鱼跃龙门,每一次腾跃都需要全力以赴。即使久经沙场的老师,且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准备,也会在课堂上留下许多遗憾。那就微笑着听一听褒贬,褒贬转瞬就如烟云飘散了,哈哈!

    我们的课堂追求的是给学生一次新的学习体验,也给听课的老师们一些新的思考。希望珍视自我,独行特立!

    有争论就是有活力,有突破就是有未来。新课程理念进入师生的毛细血管,需要我们在讲台上反复折腾。愿我们携手共进,彼此取暖,相偎前行!让语文更有味道更有料更有色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说两堂“同课异构”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le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