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盼望有一双温柔手,能抚慰我内心的寂寞”,这是曾被广为传唱的一首流行歌曲中的主题句,歌手温柔如水的演绎诠释着孤独生命对于温暖应答的如饥似渴的诉求。
这里所有的只是寂静——老人的听力不好,外间即使再喧嚣,在他听来也近乎昆虫的低吟。他老了,八十多岁的高龄,陈旧性骨折,全身瘦弱得只剩下骨头,中风过两次,身患多种疾病。因为苍老,因为疾病,他的精神大不如前,再也不能似年轻时那样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他现在所能做的,只有躺在床上,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他无从诉说,孩子们工作忙,对于他这位老人的孝顺,也只能是把他送到医院里,工作之余来探视、陪护;对于他的种种痛苦,他们早已司空见惯了——老人病得太久了。白天,他们为他请了位护工,护工是男的,护理老人应该已有时日了,照看一位年老体弱的病人不是一件轻松的活,护工如和尚撞钟般做他自己认为份内的事儿,大声地喊老人吃饭、吃药,提醒或协助老人翻身,防止老人跌倒……他和老人的交流在我们看来似乎有点简单粗暴,时而会引来护士们的轮番巡视,但老人的听力和表达能力使得护士们不得不借助他的翻译与老人交流,因为毕竟他和老人在一起呆的时间更长久,更能够明白老人的意思,更能够掌握交流时适宜的语音高度——既能让老人听得见,又不至于听起来像是在吼叫。
她很同情老人,当她听护工对老人那样大声说话的时候,她内心时常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怜悯;即使她心里知道,那护工也是迫不得已,不这样大声喊,老人就可能听不见,老人的孩子们对老人说话也是用喊的,这使得她内心里更增添了些对老人的同情。
作为护士长,她没有时间全方位护理老人,但她每天上午上班、下班,下午上班、下班,都会去看望老人,不太忙的时候,半天班的中间,她也会抽空去老人床旁。如果时间允许,她会轻轻掀开老人的衣服,仔细查看老人身体受压部位的的皮肤压痕,用一双温柔的手为老人轻柔地按摩,发现老人指甲长了,她为老人剪;老人哪里痒了,她为老人轻挠,并请护工帮忙嘱咐老人不要自己挠,因为老人不仅瘦得皮包骨,还患有糖尿病。
老人睁着眼的时候,她会满怀关切地看着他,用眼睛传达对老人的关心;老人有时不想睁眼,她也能从老人的表情感受到老人接受皮肤按摩时的舒适和惬意。一边替老人按摩,她有时会想起自己的父亲。在父亲呆在ICU里最后的日子里,照顾父亲的护士,该是也如她这般充满同情地为父亲按摩吧。
轻轻柔柔地按摩,用手轻抚老人的身体,用手上力度的差异示意老人配合翻身,一边温和地对老人说话,她知道老人多半不会听见,但她习惯了像对自己的老父亲一样地对老人说话,她想老人也许能慢慢学会看她口型的变化、感受她手的动作。果然,时间长了,她察觉到老人似乎能比以前更迅速地明白她的意思,配合她,有时,老人看见她的时候,惯常的漠然表情中似乎带了些笑意,有时,老人甚至似乎能听懂她的轻声细语,她略感有些诧异,也十分欣慰,她觉得自己的手,不仅减轻了老人的病痛,更抚慰了老人的孤独,温暖了老人的心。
语言无疑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重要方式,但对于一位几乎完全失聪、几乎说不清楚话的病人来说,护士的一双温柔手,则不仅仅能够高效地完成护理任务;更重要的是,这双温柔手,还能适时应答那因病陷入孤独和痛苦中的生命,传递白衣天使春天般的温情。
清泉写于2010-09-26 20:29: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