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春秋时期的道家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出现了一些有道术的代表人物。如:比孔子略早的詹何,就颇有些神通。一次,詹何在屋里听到牛叫,他的弟子冥想后,说:“这是头黑牛,额头却是白的。”詹何说:“对。这是头黑牛。但是,有白布在它的角上。”弟子出门去看,果然是詹何说的对。⑴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詹何与他的弟子都在练习“视于无形,听于无声”的工夫。《吕氏春秋》云:“故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詹何、田子方、老耽(聃)是也。孔子小时候的玩伴原壤一辈子吊儿郎当的,后来却也研究长生不死之术,孔子因此骂他为“贼”⑵。由此可知道家当时是很盛行的。
孔子多次向老子请教,崇尚“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当然不会无视神奇的道术和修行方法!《论语》中一些说法,也证明孔子研究过道术,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最初,孔子静坐冥想,很难入定。于是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⑶孔子始终静不下心来,所以很难做到“什么也不想”。
后来,孔子改变方法,辟谷不食,终于能够入定。于是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⑷看看,孔子不吃不喝来思考“无”的道理,就能够入定,其中的好处,与日常学习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这种境界无法用语言表达。
最后,孔子体悟到“无我”就是最大的智慧。他说:“莫我,知也夫!”意思是:“‘莫(无)我’,才算真智慧!”子贡摸不着头脑,问:“什么是莫、知?子也!”孔子又说:“不怨天命,不忧人事,放下所学的一切,上达感知的本源。能感知我的那个更高层次的感知,与天是一体的吗?” ⑸
孔子体悟到“无我”的境界后,就不想再说话了。他对子贡说:“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⑹
在编撰《论语》时,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众弟子都认定孔子有很高的道术造诣。但是,与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子贡,却予以了否认,说自己也没听过老师说“性与天、道”。
《论语》中“天”字出现49次,“道”字出现89次。孔子还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⑺所以,子贡所说的“性与天、道”并不是指“性和天道”,也不是“性和天、道”,而是“性与天的关系”以及“性与道的关系”。
孔子完善了“象形、形声、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六书造字,当然懂得“忄+生=性”,所谓“性”就是指人的意识、意志、灵魂等形而上的不可言说的那个存在。所谓“天”就是既是物理意义的天空,又指冥冥之中的天意。所谓“道”就是支配万事万物的,无所不在,却又无法说出的那个存在。
子贡的意思是,从来没听孔子说过“性与天之间的关系”以及“性与道之间的关系”,自己并没得到老师的“秘传”。
孔子主张“讷于言”⑻,虽然悟通了许多道理,但是,没有十分把握,是不会说出来的。所以,子贡也就没得到什么秘传。
【注释】⑴见《韩非子》
⑵见《论语》14.43。原文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⑶见《论语》17.22。原文是: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⑷见《论语》15.31。原文是: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⑸见《论语》14.35。原文是: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⑹见《论语》17.19。
⑺见《论语》17.2。
⑻见《论语》4.24。
至此,《论语》中孔子的语录,都已在《论语阐幽》中出现了——多则十几遍,少则一遍。然而,这并不能完全阐发《论语》的微言大意。
古代词汇匮乏,语言凝炼,言简意深。尤其是孔圣人的言辞,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结集《论语》时,又经孔门贤哲含咀英华,斟酌再三,才形成定论。因此,《论语》中关于孔子言论的每一个字都不可更改,我们只能尝试从不同角度解读而已。
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集中了我国古代人伦、教化、政治智慧,虽然只有区区1.5万字,却已汇成汪洋之势,足以泽被万世了。
远看成岭侧成峰。《论语阐幽》只是选择部分角度来看孔子思想,有挂一漏万之嫌。不足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论语阐幽》暂停在这里。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希望能够得到高人指点,更加深入地阐发圣人之旨。
—暂告一段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