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无戒学堂第五期国学与传统文化
【无戒学堂】刘整:从名将到叛徒,左右了战争走向,他其实也有自己的

【无戒学堂】刘整:从名将到叛徒,左右了战争走向,他其实也有自己的

作者: 沐子恒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14:30 被阅读37次

    在蒙古消灭金朝以后,和南宋对峙四十多年对峙中,襄阳一直是个焦点地方,对于南宋来说,襄阳是北部重镇,决不可丢。但是在六年的襄阳防卫战中,有一个关键人物,曾给襄阳带了巨大的麻烦,最后终于失守。这位起先为宋将后来又投奔蒙古的人,叫刘整。在他率所辖15郡、30万户归顺蒙古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深深的无奈,这也是后来吕文焕等名将无奈的命运。

    在生死存亡的时刻,南宋真的没有站出来的名将吗?其实,这只是南宋官僚集团重重矛盾所爆发出来的反抗而已。

    从名将到叛徒

    刘整,本是邓州穰城人(今河南邓州),属于金国治下,金末年投奔了南宋,在名将孟珙麾下做事。《元史·刘整传》称其“亦有智谋,善骑射”,其实并不能完全表现他的才华,不能展示刘整的才华,他曾经在孟珙猛攻信阳的时候为前锋,在夜间带着12个骁勇之士,先擒金军守将,率先拿下信阳。

    刘整

    孟珙非常赏识他,到1260年,刘整屡立战功,已经升任泸州知府,兼任潼川路安抚副使,正当他声名鹊起,正欲大展身手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

    刘整本身是北方金国来投奔的人,看到他升迁速度这么快,很多南方将领不免非常嫉妒和怨恨,他们处处处心积虑地排挤刘整,其中就包括了后来守襄阳的吕文德。此时恰逢贾似道为掩饰鄂州大捷的真相而大肆排斥异己,在全国各路武将,推行打算法。就是对外地的军队进行的一次大范围财务审计,这样一场大清洗让很多良将都没能摆脱厄运。

    湖南制置副使向士璧和另一位名将曹世雄更是被逼死,吕文德利用这个机会,捏造罪名谋害刘整。

    刘整得到了后方的情报,哪里还有心思打仗,派人去临安上诉,只希望皇帝能相信自己的申诉。当时宋朝在位的皇帝是度宗,一切事务交给贾似道打理,根本没机会听到这些话。在焦虑的等待中,刘整越来越焦虑,对朝廷也越来越心寒,这时候又传来了向士璧和曹世雄的死讯。绝望的刘整在1261年终于做出一个艰难决定:率众归顺蒙古。

    议取襄阳

    刘整的投降给南宋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在此之前,宋已经苦苦支撑了近30年。但在他投降之后,一切完全改变了。

    忽必烈给了刘整优厚待遇,封夔府行省兼安抚使,赐金虎符。刘整也毫无保留的献策,提出进攻襄阳的计划,而主管当时襄阳事务的正是赶走刘整的荆湖制置使吕文德。

    刘整的计策,主要有三条:

    第一是给重礼贿赂吕文德,请求在襄阳外开榷场(市场),吕文德一口答应。

    关于这一个决策,吕文德后来其实也很后悔,他叹息说:“误国家者,我吕文德也。”本来早在榷场设立之初,吕文德的弟弟吕文焕就看出了其中暗藏杀机,屡次提醒哥哥注意,但吕文德都不为然。

    那么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呢?

    其实和物资紧张,通货膨胀有很大关系。当时的南宋,对外几乎失去了所有邻国,完全丧失了关税收入,官府拼命发行纸钞,无奈连年备战,军费越来越高。何况被重兵围困的襄阳,吕文德面对暴利,实在心动。后来蒙古又以防卫盗贼为由,又让在城外筑造围墙。

    等到蒙古兵马悄悄靠近城外,纵马骚扰时,吕文德竟毫无发觉,等发现时为时已晚。

    第二条是重点进攻襄阳,减缓西路和东路攻势。1267年,刘整再次向忽必烈进言,强调围攻襄阳的方略,因为“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如得襄阳,武汉,江南可平也。”这两句话显示,流着,绝不仅仅是个勇猛的武将,在整体战略规划上也非常了得,他对于襄阳形势的分析恰好击中了南宋的要害。

    刘整攻城用的回回炮

    此前很长时间内,蒙古对南宋主要有三个进攻方向,西路重点进攻四川,东路主要在安徽。20多年来,南宋虽然一直被动防守,但蒙古国也不能大有作为,双方基本僵持阶段,如果襄阳拿下,东南的鄂州就丢了,鄂州也丢了,等于撕开了南宋横向长达千里的防线,西边掐断南宋与四川的联系,这时战舰顺水而下,就可直逼临安。

    这一点可以拿三国时期举例,为什么周瑜、鲁肃等这些上游统帅的地位那么高?为什么要费劲心思抢夺荆州?其实,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刘备控制着中上游地区,他们随时可以顺江而下,对于吴国来说如鲠在喉,时刻被捏着命门,所以存亡之地,不可不争。

    忽必烈再次采纳刘整的建议,以阿术为主帅,刘整为都元帅,率军直逼襄阳,这一次蒙古再没有打招呼,而是按照刘整规划,直接在白河口和鹿门山建造两座城堡。这一年是1267年,镇守襄阳的正是京西安抚副使兼襄阳知府吕文焕,看到蒙古人大兵压境,还建造城堡,他情知不妙,立刻给吕文德报信。

    吕文德却闻报大怒,但他怒的并非刘整,却是吕文焕:“胡说八道,你不过是想趁机邀功而已,即便蒙古人筑城,也不过是假城。襄、樊二城池坚固,兵力粮草储备足够支持10年,你放心坚守就是,若刘整真的要攻城,明年春天汉江水涨时,我就去灭了他,就怕他等不到我去,就已经逃之夭夭。”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刘整随后又提出第三条建议:建立一支水军。

    蒙古重骑兵

    刘整认为蒙古突骑擅长陆战,无往不利,但一到水里就不行了,因此蒙古必须有自己的舰船和水兵,才能在水陆两方面全面压制襄阳,本来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但在1270年,刘整已经让这支水军已经完全成型,船5000艘,水军7万,蒙古军队最大一个短板被刘整完全补上了。

    这一年前来增援的蒙古相国史天泽,又在襄阳城南发动攻势,彻底断绝了襄樊两地的粮道,至此,襄阳和樊城被孤立于南宋疆土的北端犹如困兽。

    心路历程

    刘整一连串的策略沉重地打击了南宋,后来的吕文焕困守襄阳六年之后,也最终无奈投降,但他一改变阵营,马上亲自攻打郢州。他们的选择竟然惊人的相似。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内心世界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这一切其实是宋朝长期以来文臣武将地位不平衡,矛盾激化的结果。南宋长期以来,连着几任奸相,而武将屡屡被打压,当文臣的能力退化,却又要保住自身利益时,势必把责任推给下面,那么驻守前线的武将处境就很尴尬。

    文臣在中央活动,有什么事直达天听,掌握机要,自己流血流汗可能还不如皇帝耳边吹几句风管用,流血都不怕,消息不通怎么办呢?求援信屡屡被扣下,皇帝压根不知道军情啊!当时有位大臣范文虎也屡屡向襄阳派援军,却一波波被蒙古军截杀,送了不少武器粮草大礼包。刘整和后来的吕文焕是真的心累又心寒。

    但是蒙古大汗忽必烈就不一样了,不仅能带兵建功立业,献出的计策大汗也采纳,武将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实现。更何况,还可以让打压他的人看看,当初的决定多么错误。

    后来,忽必烈就曾问那些投降元朝的宋将,为什么投降,他们就说:“贾似道弄权,跟皇帝无关,你们为什么还是投降?“

    那些降将都说:“奸臣专权,我们无用武之地,只有大汗可以重用我们。”

    可见,他们心里一比较,还是蒙古人更适合他们。

    刘整虽然只是一个降将,但从一个人的背后,可以折射出一个王朝没落的深重矛盾,还有无数个个体的复杂心态。蒙古人虽然有着顽强的意志和团结的精神,但在统一后的几十年,也走上老路,被无数的内斗和分裂继续消耗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戒学堂】刘整:从名将到叛徒,左右了战争走向,他其实也有自己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hb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