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好人有好报”。可是令人疑惑的是,现实生活中经常有“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的现象,好人未必有好的结局,比如电影《芳华》中的刘峰,那么前者中的“好人”与后者中的“好人”究竟有什么区别?我想后者中所说的“好人”大概是指老好人这一类人,今天就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为何老好人总是无法使自己轻松快乐以及如何摆脱老好人这个称谓。
1
以我自己为例,刚出来工作那会儿,对于同事们的各种请求我几乎都是有求必应,甚至有时他们不用开口,我总是主动帮忙干活。有时明知自己连上七天班,累的要命,假期会被拆得乱七八糟,还是忍不住答应同事的调班请求。可是这样的我并未收获同事们的尊重与肯定,甚至经常会被说“傻”。我也总是拿“傻人有傻福”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但每当被误解,每当我有要紧事却无法调到班时,心中还是会觉得憋屈难受。相信很多老好人都有像我一样的困扰,那么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2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造成老好人的两个心理动机分别是价值实现和情绪满足。老好人通常习惯通过帮助他人收获认可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换言之,他们的快乐是来自他人的肯定和赞赏。而这类人为了达到此诉求,通常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和原则(有部分人甚至没有清晰的原则和底线),强迫自己去达成他人的请求。所以一旦老好人们的所作所为无法得到肯定和感激时,他们心中往往就会觉得憋屈,久而久之就会累积很多负面情绪,导致自己无法释怀。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摆脱老好人这个称谓呢?
3
第一步是摆脱认可瘾,可以从价值内求及自我满足两个方面着手。
价值内求即寻求自我认可,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过的事中寻找自信,从自己正在做的事中寻找到自我的价值。比如,每天写下令自己自豪的五件小事来寻求自信。
自我满足,指我们可以做些小事令自己开心,使自己成为自己快乐的源泉。比如奖励自己一个心仪已久的礼物等。
第二步是列出修正思维清单。
老好人的惯性思维通常是我应该做什么以获得认可和避免他人失望。为修正这种思维,我们应善于从“心”出发,问自己:我为什么这样做,期盼得到什么,如果不能收获这种结果我是否还愿意做?通过这样的追问我们可以挖掘到自己的深层需求,同时可以遏制自己想取悦他人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
第三步是减少对外诉求。
当主动付出无法被得到认可时,“我应该”就会变成“他应该”,潜意识就会觉得对方没道义,没有以我对他的方式来回馈我。这种有毒逻辑一旦形成,憋屈等负面情绪就会不断被放大,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老好人应该做到的是,不以为对方做事作为获得认可的筹码。具体如当你借钱给亲戚时不会因此而希望他认可赞赏你,甚至即使当你需要他帮助而他没帮你时,你也不会因此而觉得被辜负了。
愿我们都可以做有智慧的好人,而非老好人,从心出发,向内寻找自信与自我的价值,而非单纯依靠外界的掌声。
4382漫天惊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