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54060/03c5e040f1f9fa45.jpg)
大凡再好的佳句,说的人多了,听得人耳朵起茧了,似乎也就不值得什么。
正如再美的绝世佳人,若是朝夕相对,也不免生出几分平淡之感。
将名诗佳句丢进角落,多年不问,偶一触景生情,忽从脑中跳出,惊之艳之,恍觉不愧名诗,不愧佳句,叹从前有眼不识金镶玉,怀抱宝器而不自知。
幼时学的诗文,当时只道是寻常,后来回想,常会生出此感。
于《望海潮》一词,初读时,最最惊艳的,却不是那千古佳传的名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反而是那开头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其实都是些很普通很平常的字,但组合起来,偏偏有种妙不可言的味道。
柳色如烟,小桥如画,风吹帘动,翠色袭人,帘后或还有纤纤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一片旖旎繁华在眼前徐徐展开。
从此,那古远的临安城才真正在心里扎了根。
每每看见一棵柳,走过一座桥,就会想起它,想起那一场醉世的繁华。
宋时的繁华与唐朝是不同的。唐朝的繁华是一种蓬勃弘大、兼收并蓄的磅礴气象,而宋时的繁华,更多的,是一种豪奢优雅、绮丽婉约却又满是世俗化的烟火气。
不论是哪一种,都让人心生向往。
风帘翠幕这词,也常让我想起厉鹗的那首绝句:
漫脱春衣浣酒红,江南二月最多风。
梨花雪后荼蘼雪,人在重帘浅梦中。
帘幕重重,花开胜雪,衣衫轻透,浅梦依稀,让人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不甚喜欢《牡丹亭》,却爱极了那句,“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再多的风景如画,若没有那一道帘幕低垂,似乎会少很多乐趣。
重帘,比门和窗更为含蓄,遮住了帘后人一脸的心事,偏偏又并非全然的屏蔽,而是朦朦胧胧,影影绰绰,让这点心事一点一点地外放,如轻烟一般袅袅腾腾,似散还聚。
春风十里,幽梦一帘,那层层叠叠的帷幔,遮住的,又岂仅是帘里帘外的满腔柔怀呢?
——写于2014年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