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廊、梁柱、斗拱、挑檐、鸱尾,木构为股、碣瓦为盖,千年的时光在这里凝结,与钢筋水泥共生的它们,赋予了这个时代新的生命力,而它们的背后有着一位共同的建筑师。一辈子一座城,她从此与这座城市血脉相连,扎根于祖国西北半个世纪,她让大唐风韵重新流淌在西安的街头巷尾,她营造了这座古都,这座古都也营造了她。她就是大唐气象建筑师——张锦秋先生。
张锦秋先生她是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弟子;
她是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奖者;
她是首批“中国工程设计大师”;
她是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她是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第一位获奖女性;
国际编号210232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
单看这些辉煌的成就,我觉得称呼她老师,似乎不能表达我对她高山仰止的崇拜,如此大师,应当称呼其为“先生”。
川蜀少女的作家梦
1936年,金秋十月,张锦秋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毕业于高等学府的建筑系,常年奔波于建筑工地。1948年,举家迁往上海,张锦秋进入上海务本女中读初中。在学校里,她几乎读遍了学校图书馆所有的书籍,从唐诗、宋词到三国、红楼,从罗曼罗兰再到托尔斯泰……和许多文青一样,她有一个作家梦。
高中时代,张锦秋开始展望自己的作家梦。她提笔向巴金写信求教,并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巴金这个笔名的“金”字来自于克鲁泡特金,但这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你怎么可以崇拜他呢?巴金回信解释说:“人在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追求和崇拜的目标。”巴金的回信让张锦秋兴奋不已,就在作家梦正酣时,父亲的一席话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临近填报大学志愿前,父亲要求张锦秋放弃当作家的想法,理由是从事专业文学写作必须具备非凡的天赋,光作文写得好成不了大气候。他还分析了张锦秋的学习情况,认为她的数理化成绩不错,美术也不赖,适合当建筑师。父亲期待她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她的兄长已经在学习造船技术了,父亲希望两个孩子一个造海上的房子,一个造陆地上的房子。
徜徉清华园
张锦秋听父亲的话,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命运之神把她交付给一位著名的建筑大师指导她的专业学习,这位大师就是鼎鼎大名的梁思成先生。
1963年,梁思成去广西考察,造访了真武阁,回来后准备写一篇关于这座古建筑的文章,他约张锦秋去作笔录。
这是一个阳光温热的上午,窗外一片郁郁葱葱,在洒满阳光的书房里,梁思成先生一边踱着方步,一边斟字酌句慢慢口授他的文章,偶尔停下来推敲一下用词,又继续口述下去。张锦秋坐在梁先生的书桌前一字一句迅疾记录,也不过四五十分钟的时间,梁先生口授完了,一篇精美漂亮的文章通过张锦秋的笔录就此诞生了,不用改一个字,不必换一个词。
张锦秋说:“就是在那天上午,我才知道什么叫大学问家,我才对‘仰之弥高’这句成语有了更深的理解。梁思成先生给我树立起了一个人生奋斗的标杆,引导我一生为之努力……”
后来,张锦秋又跟着莫宗江教授学习中国的园林建筑。莫宗江对张锦秋的研究指导自有一套,他先让张锦秋研究颐和园“意迟云在”、“重翠亭”和“千峰彩翠”这三个处在游览道路上的建筑的景观特色,再让她把昆明湖中的龙王庙这个岛屿作为景点进行研究,然后给她定的毕业论文课题是研究颐和园后山西区风景点的园林现状和造景经验。
她说,“莫公就是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一步步引领我进行学术的攀登。”
除了学术上的引领,莫宗江以自己的文人性情影响着张锦秋。他曾经说要带学生去看大雨之后的香山瀑布,尽管最终没有成行,但那样的情景让张锦秋至今依然神往。
一生筑梦西安
1966年,张锦秋告别清华园,来到古城西安,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开始了她的建筑设计师生涯。
1978年,创作设计阿倍仲麻吕纪念碑,是张锦秋积聚了多年的才华、知识和创作激情首次得以酣畅的宣泄。她以其女性建筑师特有的细腻,设计了这座依岗面湖、周环草坪、碑身挺拔、尺度亲切、唐风十足的纪念碑。她不忘将碑主的《望乡》诗文和李白悼其逝世的《哭晁卿》诗篇以草书体镂刻于碑身两侧。碑顶碑栏饰以日本樱花和中国梅花,以及日本遣唐使船的浮雕,使整座纪念碑气质古朴,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
以这座纪念碑的成功设计为嚆矢,张锦秋在建筑设计界脱颖而出。青龙寺空海纪念碑院,被人们誉为“三唐工程”的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唐艺术陈列馆,法门寺博物馆珍宝阁、华清宫唐代御汤遗址博物馆、钟鼓楼广场…一个又一个的建筑构思,从她脑海里倾泻到图纸上,又见她娇小的身影奔波在工地现场,将图纸上的一切化为一座座实实在在的建筑物。
张锦秋说,“我的创作方法与中国大部分建筑师没有什么不同,确切地讲是大同小异,在建筑创作的天地里,我却近乎于中国古代的工匠,或者更像一个写小说的文人。”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张锦秋来到西安之后接受的第一项重大任务。当时的任务书上只说明了一句话: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后来,建成后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体现出了唐代建筑的简洁和大气,还打破了皇家建筑惯用的红墙黄瓦,而是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成为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当人们赞许她的“新唐风”建筑艺术成就时,她的回答很谦逊:“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张锦秋先生亮相《国家宝藏》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一期节目,八十一岁的老人,精神矍铄,谈吐清晰,优雅睿智,气度不凡。她是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杖图》的守护人,依据这幅壁画,她在生活中盖了真实的“阙楼”。一座镇守西安,就是大唐芙蓉园;另一座面向世界,即上海世博会大明宫展馆。她在节目中说道:“中国传统建筑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们镌刻了困难抗争和辉煌;中国传统建筑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彰显了质朴优雅、灵动豪气;中国传统建筑是我们中国建筑人文化自信的根基,保护中华传统建筑遗存,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爱惜它,就是爱我们的先人;欣赏它,就是欣赏智慧和创造;传承它,就是延续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
长安塔作为西安世园会四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从设计之初就备受关注。如何表现世园会"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成为设计成败的关键。"它不是简单的观光塔,而是文化标志性建筑,首先要体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宇宙观哲学思想。这就要求塔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塔成为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同时人在塔中也有融于自然、能与自然互动之感。"唐诗中"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等名句,使张锦秋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找到了灵感。
张锦秋在长安塔的设计中,突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设计把握了远观塔势、近赏细形的原则。远望长安塔,具有唐代方形古塔的造型特色,每一层挑檐上都有一层凭座,逐层收分,韵律和谐。各层挑檐体现了唐代木结构建筑"出檐深远"之势。但檐下与柱头间却用金属构件组合,抽象地概括了传统建筑檐下斗拱系统。玻璃幕墙设在外槽柱内侧,通过玻璃肋与立柱和横梁固定。这一系列处理,使长安塔蘸满唐风唐韵,又不失晶莹剔透的现代感,它生于斯、长于斯,而非"天外来客"。
张锦秋说:"长安塔,'天人合一'是它的'灵魂',唐风方塔是它的'形态',现代钢结构是它的'骨架',而蕴含高科技的超白玻璃和不锈钢的造型构件则是它的'肌肤'。"
对第二故乡西安,张锦秋曾饱含深情地说,长安既然是都城,当然就少不了要修建大量的宫殿,像汉代未央宫、唐代大明宫、兴庆宫等,然而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流逝,在灾害、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下,虽然宫殿的建筑实体已经不复存在,但其出土的遗址却向世人展示着它曾经的辉煌,也体现着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要提及的是西安最大的历史遗存——明城墙,它不仅保存十分完整,而且恢宏巨大,被外界誉为“世界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堡”,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天上有颗“张锦秋星”
2015年5月8日,张锦秋先生获得了一份特殊的荣誉。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210232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锦秋星",浩瀚星空中,再添一颗被以中国科学家姓名冠名的小行星。
在命名仪式上,何梁何利基金信托委员会主席、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宣读了"张锦秋星"国际命名公报。公报显示,"张锦秋星"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9月11日在江苏盱眙观测站发现的。公报称赞张锦秋是建筑业中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应用于当代建筑的领军人物。
"我要感谢三秦大地的哺育和父老兄弟提供的创作平台,使我和我的团队能实现一个个小小的梦想。"谈及这份光荣时,张锦秋用了四个"属于"来表达,她说:"这份光荣属于中国的建筑界,属于古老而新生的陕西,属于焕发青春的古都西安,属于正在'一带一路'奋斗的西部建筑工作者。"
所谓“一生只做一件事”,说的就是张锦秋先生这样的人。五十载春夏秋冬,她与西安这座古城紧密相连,她的所有梦想和事业,也在这里得到实现。
张锦秋先生作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 长安塔 大唐芙蓉园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黄帝陵轩辕大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