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理科生的我喜欢、羡慕文科生女子的才气,即使有心想通过学习以弥补内心的那么一点缺憾,但受限于自身能力不济、精力有限、有自知之明的我始终是停留在远望、喜欢却涉足不了的原地,而借助于网络来欣赏。
很喜欢李煜的词,但又对他悲惨的结局感到惋惜。倘若他不是生长在帝王家,潜心钻研诗词,那他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
或许如同古时其他诗人们那样一生都沉浸在诗词世界里,过着平凡而富有诗意的人生,即使贫穷也不至于有亡国之恨而郁郁寡欢直至人生尽头的结局。
当然,世界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如若那样,我们也就看不到那绝美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 ·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喜欢这首词,不仅仅是那经典名句,也可能是太过伤感,而让人心疼吧。
百度百科注: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