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白眼嘲笑,仍守望红楼梦的唐国明,是“笑话”还是“传奇”
(本文作者唐国明近照)
原标题:守望者
作者:杜同权
来源公众号:老杜的视界
有一个人让我感到震惊,有一件事让我感到震惊。他是唐国明,最近听说他考古复原了《红楼梦》二十回。已经出书《红楼梦八十回红楼梦曹文考古复原:第80至100回》。
前些天看到周立波中国梦想秀,他的出场,我原以为他是说相声的。一身青布长衫,一双黑色布鞋,一把折叠扇,一卷书。有如历史教材中曹雪芹的模样。结果不是,他自诩一介文人。他复原了《红楼梦》二十回。如加上雪芹的八十回,那会是怎样一部《红楼梦》?
可惜在节目上他并没有完成他的梦想。因为没有出版社愿意为他出版。唐国明这样评价自己:他有曹雪芹的水平,可以与他平起平坐,而且这是颠峰之作,他——就是曹雪芹附体!节目中周立波在听完他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读完自己写的诗后,反应是作呕,观众是狂笑。我无言。对周立波我不作评论。但我看到唐国明的脚却是在发抖。颤巍巍的踱着脚步。而他一张嘴,一挪步,台下所有人都在笑,笑得前府后仰,笑得波涛汹涌,笑得人仰马翻!
他是一名全日制自考生,华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上完大学已是三十岁。从这点看,他是勤奋的,是执着的。自他十四岁看过《红楼梦》之后就痴迷其中,今年四十多了,痴迷了二十六年,其花费了十一年,隐居在长沙岳麓山下,在一个十来平米的房里,过着如苦行僧般的生活,可谓呕心沥血写了这二十回。
随行的还有他的妹妹,她可怜自己的哥哥,她含泪的双眼却又透着无奈:若不是哥哥痴迷《红楼梦》他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落迫,窘困,身无分文,甚至颠狂,甚至三道五迷。但又能做些什么呢?一、希望有出版社为他出版了吧,二、希望他不要再写了。但这又谈何容易!之后她还带来了一段话,也是一段录像。那是他朴实的农村父母的话。年迈的母亲泣不成声:你如果不想再写了,就回家来,娶个媳妇,家里还有几亩良田,房子也还算宽敞。而老父亲也双眼泛着泪光说:若你不想写就回家来,回家来过个年,一家人也热闹热闹,娶个姑娘,把地种好。而镜头里的家却家徒四壁,木墙上顶着青色瓦片,四周杂草丛生。
看到这真是让人心酸。年过六旬的父母唤四十的儿子回家!娶个姑娘,种好地……似乎是在讥讽大学的教育。望子成龙不成,成了精,成了妖,成了魔!
《红楼梦》小时也看过小人书(连环画)十七岁时也认真的看几遍,也听过吴清武老师的讲座。母亲未读过书,担心我看坏了眼睛:这书厚的像土砖。最后眼睛还是看坏了。而父亲则不然,他是断然不会让我在他面前看的,他则怕是我看坏了心。
显然,家人认为唐国明是把心看坏了。
唐国明是执着的,认真的。他时刻记得考上大学时父亲临行的话:要做一番事业,要名扬天下!
他是一个狂人,在普通人是否有耐心看完《红楼梦》都成疑问的时候,他却让人望尘莫及,更何况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若不如此,他不会数年守着一个人、守着一盏灯,守着一本书,守着一个梦……正所谓: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红学会研究《红楼梦》的人很多很多,没人敢续写,而且是不可续写,续写就会失败。但唐国明却称复原了……他说要还原《红楼梦》他发现的遗失的曹文。
这让我想起了塞万提斯中的《唐诘诃德》,那个勇敢的充满幻想的骑士,勇往无前向一个个幻彩的气泡发起冲锋。
他是高傲的,甚至有些不食人间烟火。数年时光之后,他终于可以走出梦的世界,然后又要实现这个梦。可还有很多未准备好:身体到了极坏的境地,甚至可以随风摇摆,多年一个人的世界,与人交流似乎也有些问题,否则不会那么狂妄。镁光灯摄影机下的舞台显得很大,但此刻却很小。因为他怀揣着一个自认为炫丽的彩色大气泡,而台下却是一群从未认真读过或者从未读的观众,所以什么也没有听明白!既然不明白,众人就戮破了他炫彩的气泡,碎了,碎得无影无踪。
王小波说:打着火把夜行的人,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在那里;不打火把,就如同穿了隐形衣,让知道他在那里的人知道他在那里,不知道他在那里的人不知道他在那里。只是,他打了火把,没人知道他在那里,不打火把,也没人知道他在那里。他就是一气泡。
宝玉是女娲补天随手扔在青峰山脚下的一块石头,林黛玉总是有些抑郁的生活在大观园里。在贾宝玉成亲的那天,所有人都去看热闹了,她的房间显得很冷清,她病焉焉的已没有了力气,咳嗽都咳出了血来。最后大观园里也是一片落败,充军的充军,被贬被贬,出嫁的出嫁,死的死,贾宝玉也跟着那疯颠的一僧一道遁入空门,任众呼唤,消失了。
按理说,它已经很完整了。可他似乎钻进了死胡同,他发现了胡同里的另外一个世界。它不像《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可以翻拍无数次。可它,那怕一次都不行。它太神圣了,以至于不可触碰。唐国明说了个精致的笑话,也是一个传奇。但这个世界不缺这样的笑话与传奇。至少他让妹妹为他担心,母亲为他流泪。
郭敬说可以让他看看,看写怎么样,能否出版。他讲现在已在美国的《国际日报》上连载,但《国际日报》有多大?
他还要继续这个梦,这个梦就是他的麦田,自己就是这方麦田的守望者。
他老在等待一年中最长的时光,是否偏偏还是会错过?他老在等待一年中最长的时光,也许他偏偏还是错过了!祝福他吧!在此我为他附上一首羽泉的《月光》:
哦,月光酒在每个人心上,为想家的人照亮
哦,离开太久的故乡,和我老去的爹娘
哦,迎着月色散落的光芒,把古老的歌谣轻轻唱
哦,无论走到任何的地方,也别忘了故乡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坚强
是什么离去,让我们悲伤
是什么付出,让我们坦荡
是什么结束,让我们成长
哦,月亮高高挂在了天上,让回家的路有方向
哦,离开太久了故乡,好想回去见爹娘
离开太久了故乡,快快回去见爹娘。
●
本文作者简介:
一个具有“似神仙下凡,火烧无用,寻残觅缺,三十一年考古《石头记》,不失长风情怀;如曹公再世,雷劈不倒,食风餐月,一十七载修复《红楼梦》,已具鹅毛风范”创作精神与“死心塌地,刳肝为纸,丢得起用得当学得专积得厚,闲云流水,是非任他众生论;居高临下,沥血书辞,看已透拿已定说已思悟已真,朗月清风,功过自留后人评” 敢于担当淡然处世的作家;
一个“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考古复原红楼梦;修德安和天下,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大声传唱鹅毛诗”胸怀天下的鹅毛诗歌手、红楼梦工匠、数学顽童;
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数哲”论断: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变数的半途之上。
唐国明,男,汉族,现居长沙,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在《钟山》《诗刊》及其他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学、红学、数学方面的文章数百篇。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发表连载、以反复阅读的方式考古发掘出埋藏在程高本后40回中的曹雪芹文笔、以考古的科学方式修补复活出符合曹雪芹语韵与曹雪芹创作原意的“红学”作品《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为实现读到一本完整的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从2001年始深居在长沙岳麓山下8平方米内10多年,其刻苦阅读钻研《红楼梦》与其“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的工匠精神故事于2018年获得河北省第八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一等奖;其追梦事迹已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台,美国《美南新闻日报》《新周刊》《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文史博览(人物版)》《广州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西安晚报》等无数报刊报道。
附唐国明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结论摘要: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即使随自然正整数越大,素数在区间分布个数在减少,但一个偶数越大,它前面包含的素数就越多,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在不断增大。而一个偶数越小,它前面所包含的素数就越少,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越小,而小到尽头的偶数4,却还有素数2与2之和能表示它;因此可以说,比任一大于2的偶数自身小的素数中至少有一对相同或不同的素数之和等于这个偶数;即除“大于2的偶数除以2”是素数外,所以任一偶数表示为两素数之和时的两素数都分布在“这个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且两素数与“这个偶数除以2”的数差相等。所以大于2的偶数可以是两素数之和。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我们未知的偶数素数区间只能说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对于无穷无尽的偶数素数你不可能全部完成验证,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但谁也保证不了在超出某一区间外不会万一出现反例。你不能说它不对,在一定条件下是绝对的,而放置于你不可把握的条件下,又只能是相对的。所以,除素数2之外,任一两个素数相加必是偶数,而一个偶数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只能在没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成立,在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之后,面对无穷无尽的偶数,谁也难以保证成立,并且难以验证,也无法验证。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2、“3x+1”与万有通变规律公式: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数x合1+2n或合2+3n的数群,顺着这些数群回流,会回流出通过“3x+1”“奇变”“偶变”而来抵达4、2、1的无际的数流。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大数据与大信息时代最好最恰当的表述,也是宇宙无为地从无序到有序从始到终,又从终到始地循环往复如此存在于宇宙创造着天生着宇宙万物诗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当的表述,所以此万有通变规律公式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这个“3x+1”猜想“奇变”“偶变”运行模式已经预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大数据与大信息时代最好最恰当的表述。也是人类进入了一个智慧巅峰体验狂欢时代,人类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原则将吸尽人类所有的智慧与人类共同创造的所有智慧成果,以大数据的形式转化为4、2、1循环形式的智能,而输入无限类似于奇数偶数知识数据通过“3x+1”猜想“奇变”“偶变”后进入4、2、1循环有序的运转后,一种人类理想的“神”,超越于人类每一个人见识,甚至囊括人类所有智慧无所不能的“超我”将诞生于这个世界。
不管怎样,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万有的某事某刻与某个历史时期都只不过处在它“奇变”“偶变”数据流中某个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运行形式的数据分离点上,永远处在一个未知变数的半途之上。
3、“半途数哲”论断
由在n是大于0的整数前由在n是大于0的整数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无内,2的n次方就是至大无外,又因通过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唐国明得出了一个“半途数哲”论断: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仍却处在4的半途中……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永远会处在另一个未知变数的半途之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