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有个刘姓的财主家。刘家虽有钱,可人丁不兴旺,已经五代单传,到了刘财主这一代,情况也没有好转。他体弱多病,娶了几房妻妾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刘安。
话说刘安,和他吝啬的老爹不同,他为人心善,慷慨大方,只是相貌平平,很多名门闺秀都看不上他。
刘财主为了儿子的婚事,整天焦虑不安,身体健康状况愈发不容乐观。
终于有一天,媒婆传来了好消息,说邻县孙财主家的千金孙玉娇,长得肤白貌美,还知书达礼。不过,孙家有一个要求,要100两金子作为聘礼。
刘财主听了大喜,“区区百两金子又如何,此事若成,老夫必有重谢。”媒婆听了笑得合不拢嘴,说此事包在她身上。
话说,这媒婆还真有些能耐,不仅促成了此事,还让他们刘家少出了10两金子的聘礼。
结婚那天,刘家热闹非凡,一大清早就派去了接亲队伍。
话说这孙财主,是个贪财之人,原本他们孙家和镇里的赵家十年前定下婚约,无奈赵家这几年在生意上不如意,不仅家产变卖一空,还欠了不少债。所以,孙财主毫不犹豫毁了婚约。
婚期前几天,县里来了一位来此远游的阔绰周姓公子,无意间他看到了美若天仙的孙玉娇,一时间看得愣神了。
周公子身边的一位随从心思玲珑,很有心计,他笑嘻嘻说道,“公子,这件事就交给小的去办吧。”
回过神来的周公子,很满意地点点头,“此事若成,本少爷定会在老爹面前给你美言几句。”
不多久,随从回来了。他面露难色对周公子轻声说了几句,谁知,周公子哈哈大笑起来,“有钱能使鬼推磨,本少还没见过和钱过不去的傻瓜。至于出钱的事,你不必担心,本少自会和爹爹解释。”
回到正题,刘财主派去的接亲队伍人数不少,刘安骑着高头大马很是威风。虽然路途遥远,但还是很顺利地把新娘子请上了花轿。
此时正值炎炎夏日,接亲队伍都热得口干舌燥,走了几里路,前方出现一个庵庙,众人见了不禁大喜,想进去讨口水喝避避暑。
虽说良辰吉日很重要,但刘安更体谅接亲队伍的辛苦,心想若是继续走下去,肯定有轿夫吃不消,所以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众人进了庵庙,庙里的尼姑热情招待,还给新娘单独配备了一个房间,让她安心休息。
不一会儿,尼姑还端来了可口素食斋饭,众人都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长了个心眼的刘安,他悄悄拿出银针试毒,见饭菜没事,也终于放心吃了起来。
吃饱喝足,众人恢复了些力气,又开始继续赶路。
就这样,接亲队伍走走停停,到了天黑时分才赶到刘家。
等候多时的刘家人,忙不迭地开始举行拜堂礼,接着,开宴招待各方来宾。
等新郎新娘进入洞房时,二人都已疲惫不堪,很快就倒下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新郎刘安醒来后,才想起昨晚是洞房之夜,不禁讪讪笑了笑。
他揭开新娘面纱,不禁流露出一丝失望。
媒婆说新娘貌美如花,气质如兰,可眼前的新娘虽说姿色不差,气质上终究是差了些。
忖思间,新娘醒了过来,她见到刘安,面色一红。刘安笑了笑,“娘子不必拘谨,以后你就是刘家的媳妇了。”
婚后,喜娘很勤快,经常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刘安多次劝说,“娘子,你身份高贵,怎么能做下人之事?”
新娘听到后,总会面色一红,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精明的刘财主,也发现儿媳不对劲,他派人暗中调查儿媳的身份,得知真相后气得吐血。
原来,新娘竟然被掉包了,她根本就不是孙玉娇,而是孙玉娇身边的一个丫环,名叫莲儿。
他本想亲自去孙家说理,无奈气急攻心,加上他身体本来就不好,几天后就去世了。
临终前,刘财主告诉儿子真相,让他务必去找孙家讨公道,找回新娘,不然他咽不下这口气。刘安得知真相后也是愤怒不已,给爹爹办完后事,他准备前去孙家。
这时,莲儿哭得梨花带雨找到他,“刘公子,莲儿劝你还是不要孙家了,我们家小姐已经嫁了人……”
“什么?”刘安大吃一惊。
莲儿哭着说出了事情经过。
原来,那天迎亲队伍在庵庙休息,就是周公子和贪财的孙财主设下的局,新娘在庵庙中被掉了包。真正的新娘孙玉娇,那天已经被周家人带走。
“父母命,不敢违!莲儿,你走吧,我不为难你。”刘安得知真相后,想起老爹的死,一脸哀愁。他叫下人送来不少银子,让莲儿回老家。
莲儿很感激地对刘安磕头行跪拜礼,“刘公子,我家小姐手臂上有三颗黑痣,你若见到她时,希望你能带一句话,说莲儿一切安好。”
说完,莲儿哭得像个泪人似的,可见她们二人感情很深厚。
“行。”刘安点了点头。
当天夜里,刘安躺在床上睡不着,犹豫一番后,还是决定完成老爹的遗愿,去周家找新娘。
第二天一大早,刘安带着行李就出发了。
打听到周家的消息,刘安大吃一惊。想不到周家,竟然在遥远的两广地带,相聚千余里。
他心一狠,还是决定前往。
一开始倒还好,他乘坐马车赶路。无奈,半路上遭遇悍匪抢劫,银两都被抢了,他不得不靠两条腿走路。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老乡,老乡曾经受过刘安的恩惠,得知他的情况后,给了他不少银子。
有了银子,刘安的处境好了很多,至少可以雇佣一辆马车赶路。
就这样,断断续续走了两个月,刘安终于来到了距离周家不远的小镇上,此时,他的银子也用完了。
想着打探消息还要花费些银子,他决定先找些事来做。碰巧,有一户人家要招护卫,正好被刘安给打听了。
一位身材瘦小的中年人打量着刘安,见他面相和善,淡淡说了一句,“你跟我来。”
刘安点头跟随。
中年人带着刘安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来到一处人迹罕至的宅院,刘安心里不禁有些害怕。
中年人见刘安拘谨的模样,他笑了笑,“你放心,我不会害你,这是我们家公子的偏院,所以地方偏僻了些。”
听到此,刘安才放下心来。
进了宅院,中年人吩咐道,“你的职责很简单,不要让夫人外出即可。”
刘安听了不解,准备多问几句,中年人已经离开了。
宅院不大,但是装饰精致,院内景色秀丽,有假山流水,不时可以听到悦耳的鸟鸣,倒也是一处清幽之地。
刘安到来后不久,就听到有个丫鬟在背后抱怨,“周公子也真是的,既然喜欢咱们家小姐,为何不明媒正娶,还派人来监视,这是想不通……”
听到丫环的抱怨,刘安明白了七八分,原来宅院里住着一位富家公子哥的相好。
这位相好他见过,生得肤白貌美,有闭月羞花之貌。一时间,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孙玉娇,不禁叹了叹气,“刘某没有福分啊,不仅没有娶到娇妻,还让老爹送了性命。”
此后一段时间,中年人每隔几天会出现一次,给他送来工钱。每次都会叮嘱他不要乱说话,也不要打听什么消息,只要看好夫人就行,刘安满口答应了。
一天夜里,刘安去巡逻,不经意间偷听到了夫人和丫环的对话。
“夫人,我看新来的护卫是个面目和善的年轻人,要不要我去试试他?”
“唉,没用的,周公子心思缜密,不会随便找个人来当护卫。”
“我不管……”
……
第二天一大早,丫环满脸笑意找到刘安,“壮士,我家小姐体谅你的辛苦,给你送来一条毛巾,你拿着。”
刘安一脸疑惑,接过来后顿时明白了七八分,只见毛巾上绣着一对活灵活现的鸳鸯。
他笑笑收下了,等丫环一走,毛巾被他扔在 了地上,“刘某是正经之人,怎么做出如此龌龊之事?”
中午时分,刘安在宅院内闲逛,夫人也走出来散心。
或许是天有些闷热,夫人卷起了衣袖,在假山边上和丫环玩起了水。
刘安不经意间一撇,顿时大吃一惊。他竟然发现夫人手上有三颗黑痣。蓦然间,他想起中年男子的话,此处是周公子的偏房,不禁嘀咕道,“莫非……莫非眼前之人就是孙玉娇?”
妇人见刘安望着她愣神,以为对她有意,一双美眸春意融融,看得刘安心醉。
到了晚上,妇人独自一人来找刘安。刘安已经等候多时,他连忙开门。
妇人笑盈盈说道,“壮士,可以陪陪我吗?”
刘安毫不犹豫回答道,“当然可以。”
妇人进了屋后,刘安便急不可待问道,“夫人,你是否就是孙玉娇?”
“什么?”妇人大吃一惊,美眸中尽是愕然。
“我叫刘安,是并州人士,刘财主家的公子。”刘安见妇人这般表情,肯定了心中猜想,他郑重其事的说道。
“你……你真的是刘安?”说完,妇人大哭起来。
原来,她就是孙玉娇。
半年前,刘安去迎亲时,在庵庙内被周公子和孙财主掉了包。
当时,周公子拿出160两金子的双倍价钱,孙财主见钱眼开,竟然暗地里悔婚。而孙玉娇,早就听闻刘家公子刘安,是个心地善良之人,认为可托付终身,无奈爹娘以死相逼,她不得不从。
想不到,二人竟然在此处相见了。
刘安见到哭得梨花带雨的孙玉娇,不禁生了怜爱之意,将她揽在怀里,告诉她莲儿平安无事,已经回了老家。
孙玉娇面色一红,推开了刘安,行礼道,“多谢公子。”
刘安却笑道,“你本是我刘某的妻子,该改口了。”
孙玉娇又是脸一红,羞答答地望着刘安,美眸中有了一丝爱意。
当天晚上,孙玉娇决定和刘安私奔。
刘安欣喜不已的点头,很快,他流露出一丝担忧,“若是被周公子发现,我们就麻烦了。”
这时,丫环开口说道,“小姐姑爷,这件事好办,你们尽管走便是,那周公子很怕妻子冯氏,只要我能够出去,将此事告知他妻子冯氏,周公子定然不敢追究。”
刘安二人听了一喜。
当晚,丫环也出了宅院,偷偷去向冯氏报信了。
果然,冯氏得知此事后醋意大发。而周公子听闻孙玉娇和刘安私奔后,他气愤不已,但是又不敢乱来,只得将怒气撒在随从身上,骂他怎么把刘安找来当护院,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刘安和孙玉娇逃了出来后,二人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刘家,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网友评论